基本介紹
松滋關歷史,松滋關戰爭,松滋關文化,
松滋關歷史
在這些雄關中,聞名遐邇的當推松子關,瓮門關,銅鑼關、栗子關、青苔關等,而戰事最頻繁的又當屬於松子關和瓮門關。
清代桐城派著名文學家姚鼐在《漢廬江九江二郡沿革考》中,曾提及松滋地名和關名。相傳明末農民起義軍女將紅娘子率部攻打此關時,因交戰激烈,陣前生下一個男嬰,明守將突然聽到嬰兒啼哭,愣了一下神,紅娘子眼疾手快,一刀將守將殺死,接著攻下了關口,故改名為松子關。此關位於鄂皖兩省毗連的要隘上,築城建關始於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翻新加固,清鹹豐九年(1859年)又重建城樓一座,垛城400多米,石壘4座,炮台2個。
松滋關戰爭
公元220年,孫權為了鞏固吳國疆土,防止魏國侵犯,令名將呂蒙率軍攻占松子關,激戰20餘天,曹兵敗走,呂蒙即派將領嚴守。
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江淮招討副使岳飛率部追剿叛將李成至平湖一帶,李成退據松子關,憑險與岳家軍對抗。岳飛率部連續猛攻,斬殺鄭軍副部統、先鋒馬進,奪取松子關,李成只得率殘部逃竄河南豫州。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三月,丞相文天祥派程倫組織江淮義軍抗元,羅田人傅高立積極回響,在天堂寨立營起兵,九月,與元軍將軍屈政決戰松子關,失敗後被俘遇害。
明末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四次攻克松子關後,長驅直入攻破羅田縣城,一個知縣被殺,三個知縣棄城而逃。
清順治五年(1648年),羅、蘄、黃四十八寨抗清盟主、進土出身、明朝河南按察司僉事、羅田大河岸人王鼎,派部將王國喬父子率義軍到松子關阻擊清軍,激戰十餘天,最後憑險擊退了清軍的進攻。
清鹹豐三年(1853年)至同治元年(1867年)的14年間,太平天國及捻軍在大別山主峰一帶同清軍和地方團練進行過數十次交鋒,其中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燕王秦日綱率部在松子關多次激戰,或勝或敗,十分壯烈,每次傷亡人員都有數百計,乃至千人以上。
遙想當年,松子關前,正如唐代文學家李華在《弔古戰場文》中所述:“野豎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在兩千多年的風雨歲月中,松子關飽經戰火,已是滿身瘡痍了。這裡的每寸土地都曾被彈火硝煙燃燒過,每條溪流都曾被鮮血染紅過,每根石條,每塊牆石,也都曾有刀戳彈擊的痕跡。自古以來,戰爭二字總是用火與血書寫的,也就不可避免地給松子關一帶的山民帶來損害,給生態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月明繞樹無鳥鵲,日落居人畏虎狠”大概就是這種蒼涼淒清景象的寫照。
松滋關文化
歷代著名詩人鮑照、杜牧、黃庭堅、張耒、張維屏等紛紛來此游攬聘懷,吟詩作賦,其中清代詩人張晉之寫的《游松子關》最為流傳:
千里中原此劃疆,平分天塹界光黃。
月明繞樹無鳥雀,日落居人畏虎狼。
東去淮肥環鐵鎖,南通雲夢固金湯。
泥丸塞斷雄關險,隱匿長城據一方。
由於松子關虎踞鄂皖要衝,扼守大別山咽喉,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儘管我們現在見到松子關的城垣和關門,並非漢、唐時期的,且已塌毀了許些,但置身期間,撫摸著苔蘚斑駁已成青黑色的石條,厚實的石塊,驚嘆它們穿過久遠的風雨歲月而幸運的遺存下來,仿佛徜徉於歷史巷道,聆聽來自遙遠而漸近的聲息,那聲息厚重、悲壯而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