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橫笛圖

松溪橫笛圖

《松溪橫笛圖》是由明代畫家仇英所作的一副畫作,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溪橫笛圖
  • 作者:仇英
  • :116.4厘米
  • :65.8厘米
  • 文物現藏:南京博物院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該畫作寫隱居仙境人物,畫面為一處憎靜優美的深山幽谷,高山聳主,青峰參天,山下樹木蔥鬱,溪岸老松虬曲,樹叢中茅舍隱現,一輪明月高掛,一隱者跣足橫笛,泛舟溪上,煞是一派出塵仙境,山石的勾勒與鍍法,均極細潤綿密,設色柔和,使意境更臻擁雅幽淡。

作品賞析

該畫作採用高遠的布景法,右邊的山崖突出,崖的後方有幾重雄渾、陡峭的峰岫,景域深遠且相當具有氣勢。山腳下是溪河以及茅舍,而畫面的重心是在岸邊的小舟,舟上有一個童子披著衣服,悠閒的吹著橫笛。這幅圖不僅表現出山光水色,也表現出安寧的感覺,是一幅山水以及人物並重的作品。

作者簡介

仇英,字實父,一作實甫、號十洲,太倉(今江蘇太倉)人,移家吳縣(今江蘇蘇州)。約生於明弘治十一年左右(1498年)(註:也有人認為是1509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2年)。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沈、文、唐三家,不僅以畫取勝,且佐以詩句題跋,就畫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畫上,一般只題名款。
他出身工匠,早年為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後從而業畫。年輕時以善畫結識了許多當代名家,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記載:“十洲少既見賞於橫翁(文徵明)”,又拜周臣門下學畫,並曾在著名鑑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臨摹創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一絲不苟,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劃入微。
仇英擅人物畫,尤工仕女,重視對歷史題材的刻畫和描繪,吸收南宋馬和之及元人技法,筆力剛健,特擅臨摹,粉圖黃紙,落筆亂真。至於發翠豪金,綜丹縷素,精麗絕逸,無愧古人,尤善於用粗細不同的筆法表現不同的對象,或圓轉流暢,或頓挫勁利,既長設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後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仕女畫都有很大影響,成為時代仕女美的典範,後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 精麗艷逸,為明代之傑出者。他長於臨摹,功力精湛,以臨仿唐宋名家稿本為多,如《臨宋人畫冊》和《臨蕭照高宗中興瑞應圖》,前冊若與原作對照,幾乎難辯真假。畫法主要師承趙伯駒和南宋“院體”畫,青綠山水 和人物故事畫,形象精確,工細雅秀,色彩鮮艷,含蓄蘊藉,色調淡雅清麗,融入了文人畫所崇尚的主題和筆墨情趣 。存世畫跡有《人物故事圖》、《漢宮春曉圖》卷、《供職圖》、《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
仇英的山水畫多學趙伯駒、劉松年,發展南宋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的“院體畫”傳統,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即保持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範,還有一種水墨畫,從李唐風格變化而來,有時作界畫樓閣,尤為細密。常作上林圖,人物、鳥獸、山林、台觀、旗輦、軍容,皆憶寫古賢名筆,斟酌而成,可渭繪事之絕境,藝林之勝事。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對其評價說:仇英畫“山石師王維,林木師李成,人物師吳元瑜,設色師趙伯駒,資諸家之長而渾合 之,種種臻妙”。明代董其昌題其《仙弈圖》謂:“仇實父是趙伯駒後身,即文、沈亦未盡其法。” 後繼仇英畫法者,有沈碩、程環、尤求、沈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