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後期,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1945年11月16日,濱江地區工委撤銷,中共松江省工委(後改為省委)成立,與此同時,松江軍區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江軍區
- 所屬地區:東北
抗日戰爭後期,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1945年11月16日,濱江地區工委撤銷,中共松江省工委(後改為省委)成立,與此同時,松江軍區成立。
抗日戰爭後期,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1945年11月16日,濱江地區工委撤銷,中共松江省工委(後改為省委)成立,與此同時,松江軍區成立。建制沿革1945年10月14日成立了中共濱江地區工作委員會。11月16日,濱江地區工...
劃歸其建制。1946年3月,改稱北滿(吉黑)軍區。下轄松江、合江、嫩江、牡丹江(綏寧)、黑龍江(北安)五個三級軍區,山東解放軍第七師和第三五九旅。6月,北滿(吉黑)軍區撤銷,其機關合併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原所轄合江、松江軍區直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嫩江、黑龍江(北安)軍區劃歸西滿(遼熱)軍區建制。
1954年5月,黑龍江省公安部隊合併黑龍江軍區,稱黑龍江軍區兼公安司令部。1954年8月,黑龍江軍區和松江軍區合編組成新黑龍江軍區。1960年4月,改稱黑龍江省軍區。歷任司令員 黃經耀(53.01-55.03)張開荊(55.03-62.08)汪家道(62.08-75.05)趙先順(75.05-82.10)李德和(83.04-85.08)邵昭(85.06-90.06)唐作...
歷任紅軍宣傳隊分隊長、營教導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幹部訓練隊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旅十五團代團長,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獨立第一團團長、中共北海地委常委;松江軍區哈南軍分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松江軍區獨立第三旅旅長,哈爾濱市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四師師長,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三十五師...
軍區下轄:鎮江、常州、蘇州、松江4個軍分區,還先後增加了江陰要塞區、華東警備第10旅和步兵第86師。1949年7月,無錫警備司令部亦改歸蘇南軍區領導。領導機關 蘇南軍區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幹部管理部、後勤部,直轄蘇南軍區教導旅(1949年6月組建,1950年6月撤銷)、教導團、隨營學校(1951年3月由教導團改編...
12月,松江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2師。1947年1月,第359旅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2月,吉林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3師和東滿獨立師,松江軍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4師。3月至4月,西滿軍區組建西滿3個獨立師,並編成西滿野戰軍(又稱西滿縱隊)。5月,在西滿地區組建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轄...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師師長,松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獨立第七師師長,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一五二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防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員、鐵道兵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人物生平 早年 生於1910年,卒於1991年,湖南省湘潭縣人。1925年加入安源煤礦工會,1930...
1956年5月26日,南京軍區司令部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批示:上海市兵役局自7月1日起,歸屬上海警備區建制領導。1958年2月25日,南京軍區電令,蘇州、松江軍分區合併為蘇州軍分區,松江軍分區番號撤銷。松江軍分區原轄上海、嘉定、寶山縣兵役局劃歸上海市兵役局。同年11月,蘇州軍分區所轄金山、南匯、川沙、奉賢...
抗日戰爭勝利後,聶鶴亭隨林彪、蕭勁光前往東北,先後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遼吉軍區司令員,遼北軍區司令員。遼北軍區是由遼吉軍區和遼寧軍區合併而成,轄區包括今遼寧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內蒙古自治區一部,是東北較大的二級軍區,所屬部隊有6個獨立師、1個騎兵師、3個軍分區及1...
呂清(1915年—2010年09月24日)少將,原名呂繼才。河南省光山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高級炮兵學校副政委,松江軍區副政委,黑龍江軍區副政委,瀋陽軍區工程兵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政治部主任,農墾部副部長。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
武警政治學院位於上海市松江區,2000年5月,學校由武警上海指揮學校更名為武警上海指揮學院;2006年9月,由武警上海指揮學院改建為武警上海政治學院,成為武警部隊唯一的一所政治院校。1995年率先在武警部隊初級指揮院校開辦大專教育,1998年率先承辦本科教育,2002年率先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整體搬遷至新校區...
周家美(1913年-1997年08月26日),湖北省潛江市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歷任班長、特派員、大隊長、營長、團參謀長、團長、旅長、分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街。因病於1997年8月26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4歲。(概述...
日本投降後,李天佑赴東北。1946年1月起任北滿軍區參謀長,4月指揮軍區部隊一部進占哈爾濱,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市代理衛戌司令員。1947年5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司令員,指揮部隊參加三下江南、攻打四平和東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作戰。1948年1月任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3月在四平攻堅戰中,與政治...
李壽軒(1906-1984),男,漢族,湖南省邵陽縣(今邵東縣)人。抗日戰爭時期,李壽軒任山西決死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兼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延安中央黨校學員隊隊長,八路軍總部教育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松江軍區副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參謀長。中華...
1939年,盧冬生被派到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2年到駐蘇聯遠東地區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工作。1945年9月回國,盧冬生先後任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12月14日晚在哈爾濱市殉職,時年37歲。人物生平 盧冬生,1908年生,湖南湘潭人。出生於佃農家庭,當過放牛娃,在工廠做過徒工。1925年到湘軍...
1946年4月28日,吉黑人民自衛軍解放了哈爾濱,國民黨接收大員隨蘇聯紅軍撤走。北滿分局、北滿軍區、松江省工委、松江軍區機關進駐哈爾濱。5月3日,哈爾濱人民政府成立,劉成棟任市長。5日,松江省政府成立,馮仲雲任省長。6月,中共中央指示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調整和充實了領導班子。林彪任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晉西獨立支隊第一團一營教導員、教導第二旅供給部政委、濱海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山東軍區第二師五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二師五團政委、松江軍區哈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松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四野戰軍五十四軍一六O師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原軍區三旅七團(榮譽團)團長,東北民主聯軍松江軍區三分區副參謀長、參謀長,松江軍區獨立第三團團長,東北野戰軍獨立第七師二十一團團長,東北野戰軍一兵團獨立第七師副師長,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一五二師副師長。全國解放後,歷任廣西軍區南寧軍分區第一副司令員,廣西軍區賓陽軍分區司令員兼三十九...
王德林,遼寧省壯河縣人,1919年12月出生,1945年7月參加革命,194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黑龍江省渭沙地區游擊隊戰士、松江軍區一分區二團戰士、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松江軍區兵工處警衛處六連副排長、四野152師454團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中南速成中學學員、萬山警備團三灶觀交通站站長、速成中學學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回到哈爾濱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同年11月16日不幸犧牲。時年38歲。四、朱瑞 朱瑞,1904年生,江蘇省宿遷縣人。1926年考入廣州大學,不久,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被黨組織派往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轉為共產黨員。1930年回國在中共中央軍委工作。1932年初去江西中央蘇區,先後任紅軍學校政治部主任...
任冀東軍區第十二旅旅長,松江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獨立四師政治委員,騎兵縱隊政治部主任,第七縱隊二十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四十四軍一三一師師長。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海南島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指揮了萬山群島戰役。後任中南軍區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長,第四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第一...
1946年1月,第359旅進至北滿地區與松江軍區第4軍分區合併,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吉黑軍區(北滿軍區)獨立第1旅,轄7個團。5月,獨立第1旅復稱第359旅。1947年1月,在吉林省扶餘縣(今松原市)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2月,以吉北軍分區警衛團與舒蘭、榆樹兩縣各1個獨立團組成獨立第3師;以吉林(東滿...
王亢(1911年—1992年)遼寧省營口市人。一九三七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晉西北抗日先鋒總隊中隊長,平西抗日聯軍參謀長,晉察冀軍區平北軍分區十團營長,團長,平北軍分區參謀長兼熱西支隊支隊長,冀熱遼軍區副參謀長。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任哈爾濱衛戍司令部參謀長,松江軍區...
歷任松江省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松江省軍區三五九旅四團團長,松江省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教育長,松江省軍區司令部隊訓科科長,東北軍區司令部衛戍處副科長。數次參加並指揮較大的剿匪、四平保衛戰、二龍山阻擊戰等戰役、戰鬥,他認真貫徹執行上級的作戰指導思想和原則,堅決執行命令,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為建立鞏固...
第30旅參謀長,蘇北軍區第二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蘇南軍區警備第6旅副旅長、常州軍分區副司令員等。參加高郵戰役,邵伯保衛戰、漣水保衛戰。解放寶應戰鬥,攻克興化。鹽城戰鬥和渡江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華東警備第10旅旅長,華東公安第17師師長。蘇南軍區常州軍分區。江蘇軍區松江軍分區。淮陰軍分區。蘇...
江連沖 江連沖(1910年-1946年),男,江蘇省沭陽人。生前部隊為原松江軍區某部,1946年在吉林省四平市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部隊為原松江軍區某部。犧牲情況 1946年在吉林省四平市犧牲。
陳為松,男,漢族,1933年5月生,上海青浦人。曾任總政治部紀檢部部長,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副書記。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黨政幹部基礎科畢業,大專學歷。中共十四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人物經歷 1949年06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松江軍區政工隊隊員、...
436團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146師,是一支由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野戰部隊,它先後沿用八路軍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獨立團一個營、遼東軍區三支隊七團、松江軍區直屬七團、獨立四師十團、十二縱隊三十五師一〇三團等番號,最後改為四十九軍四三六團。該團於1950年1月下旬奉命開赴廣西柳江執行剿匪任務,1951年7月完成取得...
1946年起先後任松江軍區哈東一分區政治部主任、松江軍區政治部主任、松江省軍事部長、中共松江省委委員。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43軍124師政委,回國後任東北軍區政治文化幹校校長,後轉任東北軍區工程兵政委,1956年授大校軍銜。1960年被錯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轉業到大慶,任工程指揮部副指揮。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