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績簡介
436團是中國人民解放軍146師的一個團。該團於1950年1月下旬開赴
柳江執行剿匪任務。1950年4月,於百朋新圩屯全殲股匪“國民黨桂緩第3支隊,司令劉棟平200餘人,生俘匪首劉棟平;
4月下旬,於百朋新納魚村全殲股匪韋日尚部,擊斃副司令劉冠坤等7人,俘匪支隊長以下27人,5月初進入穿山、里雍等地剿匪。
團史沿襲
436團是一支英雄的團隊,有嚴明的紀律和優良的戰鬥作風,是一支地方武裝發展壯大起來的野戰軍。抗戰時期,活躍在山東省
蓬萊、
福山、
日照,
招遠、
萊陽、
海陽和
棲霞等縣,有時候還配合東海、西海軍分區部隊作戰打擊敵人,是北海地區的主力部隊。它先後沿用八路軍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獨立團一個營、遼東軍區三支隊七團、松江軍區直屬七團、獨立四師十團、十二縱隊三十五師一0三團等番號,最後改為四十九軍四三六團。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二縱隊在瀋陽改為四十九軍,三十五師改為一四六師,所屬一0三團改為四三六團。
四三六團和兄弟團一道,在師長
王奎先、政委
栗在山的領導下,歷經了三下江南,夏、春、秋、冬季攻勢,攻打德惠,圍困長春;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宜沙戰役、衡寶戰役、廣西剿匪、保衛和建設海南等戰鬥歷程。經受了一系列重大戰役和鍛鍊,出色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的戰鬥任務,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四三六團歷經大小戰鬥數百次,先後有千餘人立功受獎,約有二千多名戰友獻出了寶貴生命,從松花江畔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有安葬四三六團烈士的忠骨。
一九五一年七月,四三六團在柳州地區完成剿匪任務後,奉命進軍合浦,擔任守衛海防任務。一九五二年六月,為鞏固國防前哨,守衛祖國南大門,奉命開赴海南榆林、三亞地區,從此脫離一四六師建制,在四十三軍兼海南軍區的領導下,擔負著保衛海南的神聖使命。
一九五三年四月,以四三六團為基礎,組成榆林守備指揮部,原四三六團政委
程懷山被任命為榆林守備指揮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一九五六年六月,四三六團改為守備二十一師一五一團,後改為榆林要塞第一守備區,一直守衛在祖國的南疆。
(資料來源:《柳江剿匪——紀念剿匪鬥爭勝利四十五周年專輯》第9—11頁擇錄,中共廣西柳江縣委黨史辦公室出版)
英烈名錄
01.徐全福 烈士
男,漢族,1921年生,山西浦縣克城鎮人,1936年2月參加革命,1939年2月入黨,436團一營營長,1950年6月23日在柳江剿匪戰鬥中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2:何鳳來 烈士
男,漢族,1912年生,遼寧省瀋陽市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436團戰士,1950年6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3.劉寶啟 烈士
男,漢族,1924年生,河北省定縣一區車小村人,1949年4月參加革命,436團四連班長,立一大功,1950年6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4.劉坤炳 烈士
男,漢族,1931年生,湖南省湘鄉縣人,1949年6月參加革命,436團機二連戰士,1950年6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5.於從江烈士
男,漢族,1930年生,黑龍江綏化縣興區土家村人,1948年2月參加革命,1949年2月入黨,436團警衛連戰士1950年6月戰鬥犧牲,立二小功,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6.楊玉芬 烈士 男,漢族,1923年生,黑龍江克山縣金城區人,1948年1月參加革命,1949年4月入黨,436團機二連班長,1950年6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7.韓志軒 烈士
男,漢族,1927年生,黑龍江雙城縣人明星區九號村,1946年4月參加革命,1948年3月入黨,436團警衛連戰士,1950年6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8.扶俊生 烈士
男,漢族,1932年生,籍貫不明,436團三營七連戰士, 1950年8月戰鬥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09.李梅芳 烈士
男,漢族,20歲,湖南省湘鄉縣湖山鄉人,1949年參加革命,436團二營四連戰士,1950年7月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10.周立華 烈士
男,漢族,20歲,湖南省華容三封鄉人縣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436團機二營機炮連戰士,1950年在柳江犧牲,安葬在柳江縣三都鄉(現三都鎮)。
(資料來源:《柳江剿匪——紀念剿匪鬥爭勝利四十五周年專輯》第151—152頁的“烈士英名錄”,中共廣西柳江縣委黨史辦公室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