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方言

松桃縣漢語方言(Songtaodialect)屬北方方言區的西南官話。由於松桃縣地處川、黔、湘三省交界處,受歷史、地理等條件的影響使得松桃漢語方言較為複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桃縣漢語方言
  • 外文名:Songtaodialect
  • 時間:1980年6月
  • 地點:松桃縣地處川、黔、湘三省交界處
基本信息,松桃歷史,松桃方言形成,相較區別,常用的短語,

基本信息

最終形成當前境況:大部分地區屬於西南官話黔北片,少數地區(大路、甘龍、石樑等地)屬於西南官話岷江小片。本詞條將從幾個方面對松桃方言進行考介紹。

松桃歷史

松桃地處貴州省的東北部,素有“黔東門戶”之稱,受銅仁市管轄。由於歷史原因,文化習俗與銅仁地區東四縣(銅仁、玉屏、松桃、江口)相近,方言亦同屬屬西南官話黔北片(亦稱西南官話湘黔片的黔東方言)。松桃方言的形成,與其歷史行政區劃的變遷、移民有關。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時,曾在松桃虎渡口採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夾沙紅陶片,經省博物館鑑定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遺物,這看出松桃這片土地,早在1萬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松桃,春秋戰國時期屬黔中,秦屬黔中郡,漢至三國時期均屬武陵郡,南北朝時期屬郢州南陽郡,隋屬源陵郡。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今縣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烏羅洞,錄屬思州。唐武后垂二年(686),以辰州麻陽縣地及山洞置錦州,松桃東部屬之。肅宗天寶元年(742),改錦州為盧陽郡,松桃又隨屬之。肅宗乾元元年(758),盧陽復名錦州,領洛浦、渭陽、盧陽、招諭、常豐5縣,今松桃地屬常豐縣。
宋太祖開寶年間(936-975),改平土洞置平頭司,改烏羅洞置烏羅司。其間,西屬思州東仍屬錦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在今孟溪置龍泉葛澤長官司,兼有麻陽縣地,屬沅州。理宗寶祐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軍民府,松桃中西部孟溪、平頭、烏羅屬之,亦屬思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隸湖廣行省,烏羅、平頭二司歸其所轄。成宗大德六年(1302),改平頭司為平頭著可通達等處長官司;改烏羅司為烏羅龍乾等處長官司,轄龍泉葛澤長官司;改平茶承化軍民府為溶江之子坪茶等處長官司(治所今秀山龍鳳高秀)。均均思州軍民安撫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烏羅龍乾等處長官司置烏羅長官司;七年(1374),改平頭著可通達等處長官司置平頭著可長官司,隸思州宣慰司;八年(1375),置麻兔洞(今甘龍地)隸酉陽宣慰司;十七年(1384)劃出溶江芝子坪茶長官司直屬四川布政司。永樂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東部)二第官司,十一年(1413)二月,廢思南宣慰司,以其他置烏羅、思南、銅仁、鎮遠4府。烏羅府設治於烏羅長官司。同年,從酉陽宣慰司撥麻兔洞來屬。此間,烏羅府隸於貴州布政司,英宗正統三年五月七日(1438、5、30),令將答意、治古2長官司永行革除,烏羅府只存3司,不足以立府,遂省烏羅府將烏羅、平頭兩司撥入銅仁府,撥郎溪司屬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9.4),兵部議復升任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疏言,設銅仁理苗同知置正大營廳,以銅仁府副廳長官專理苗務,雍正八年(1730)遷正大營理苗同知至長沖(今老松桃),置松桃廳。十一年(1733),松桃廳由長沖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縣城)。嘉慶二年(1797)十一月初三日,升松桃廳為直隸軍民廳,屬貴東道。以原撥給銅仁府的烏羅、平頭著可2長官司回歸松桃。七年(1802)設石峴衛。至道光十五年(1835),松桃直隸廳轄1衛、2司、14汛,由貴州省直接管轄。
民國2年(1913),改松桃直隸軍民廳為松桃縣,屬黔東道。民國3年,以正大營縣丞轄地置正大營分縣,治正大營;以四十八溪主簿轄地置四十八溪分縣,治堡腳(今普覺鎮),均屬松桃縣。民國16年(1927),令四十八溪分縣移置甘龍口,改為甘龍口分縣,仍屬松桃縣。民國24年(1935),松桃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撤銷正大營、甘龍口二分縣併入松桃。民國26年,松桃縣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以後一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又民國23年6月,賀龍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建制)在黔東開闢革命根據地,成立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實行土地革命,組織革命武裝。8月在甘龍建立了嚴家坡(今麻陽鄉南)區革命委員會和壩木、渾泉、麻陽、貓山、天堂、鐘鼓坡、大土坪、黃泥堡、五官壩、寨地10個鄉蘇維埃政府。11月撤離黔東,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
1949年11月12日松桃解放,1950年3月1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松桃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地區專員公署領導。1956年9月1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7次會議通過,撤銷松桃縣,改設松桃苗族自治縣。1956年12月31日,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式成立,仍隸銅仁專員公署至今。
松桃方言的形成

松桃方言形成

據《松桃苗族自治縣民族志》記載,松桃方言區的漢人是歷史上或因“征苗”或因“避亂”或因“為商”而陸續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故而帶來了各種漢語方言。現今松桃漢族的祖先大多數經由明清之際由湖廣、江西遷入,因而松桃話也保留了一些湘贛方言的發音,加上早期在松桃定居的漢族,多方面原因影響了松桃話的形成。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松桃話至今仍保留了不少現個國語已不說的古詞和早期白話辭彙。如以下列舉的古辭彙,在今天的松桃話中還相當活躍。1、[lai13]熱:《廣韻》去聲泰韻落蓋切。懶,火之毒貌。《集韻》去聲泰韻落蓋切,火之炎毒日懶。松桃話中“水”的得名,當在“懶”字上。2、[Yua31]用力揉搓:松桃話“粑粑”。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不是《說文》里的那個“”。《說文》:,摧也。”丁樹聲在《古今字音對照手冊》里,把它當作後起字處理,因此它沒有音切。以上說明松桃話保留了很多古音,此類例子還很多。
此外,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松桃境內的方言也不甚一致。松桃自治縣與重慶市秀山自治縣交界的達車、九龍、長興、瓦廣、大路、謝溝、三陽、石樑、永安、甘龍、十字、瓦溪、麻陽等鄉鎮“四川腔”較濃,與西五縣語音一致,屬於西南官話岷江小片,,保留入聲等較多古漢語成分。
松桃話-松桃話發音與特點
松桃漢語方言具有西南官話的一般特點:聲母方面,平翹不分,無翹舌音;鼻音邊音不分。韻母方面,無後鼻韻母ing、eng、ueng。聲調方面,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兩類,古入聲字(不分清濁)多數歸入陽平,如“答七學黑執八擦鐵昨歷”等。但有例外字:有的讀陰平,如“摸拉輟”;有的讀上聲,如“撒~種抹~灰漿霎”等;有的讀去聲,如“飾式拭軾諾錯窒憶億臆薏玉幕尉翼翌”等。
特點:
1、腔調:松桃處於湘方言與西南官話(四川腔)的過渡地帶,帶有較弱的湖南腔,呈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弱態勢;
2、聲調:松桃話一般只有四個聲調(與國語一致),中古入聲絕大多數歸入陽平;而相鄰的西五縣(印江、思南、沿河、石阡、德江,屬西南官話的岷江小片)多數有五個聲調,中古入聲自成一調,塞音韻尾已消失。
3、無兒化韻:松桃話發音一般無兒化韻,與重慶市秀山自治縣交界的達車、九龍、長興、瓦廣、大路、謝溝、三陽、石樑、永安、甘龍、十字、瓦溪、麻陽等鄉鎮除外,這些地區與西五縣相近,屬於西南官話岷江小片。
4、重疊詞發音:松桃話中名詞重疊式大多要變調,九龍、長興、甘龍等地則不變調。松桃方言有連讀變調現象,主要是辭彙變調。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兩個陽平字重疊而成的詞,前一字讀本調,後一字讀陰平。如:瓢瓢缽缽盆盆刷刷盤盤桌桌皮皮葉葉擦擦角角塘塘蟲蟲條條毛毛索索瓶瓶娘娘伯伯爸爸叔叔。
(2)部分由兩個陽平字非重疊組成的詞,前一字讀本調,後一字讀陰平。如:蜞螞荸薺蚊蟲便宜茶葉婆娘紮實舌條石榴。這一類無規律可循。
(3)兩個去聲字重疊而成的詞,前一個字讀本調,後一個字讀陰平:凼凼(dang四聲)坎坎壩壩店店罐罐坳坳棍棍棒棒面面把把縫縫背背帕帕袋袋泡泡妹妹路路道道。
(4)“上”、“下”、“頭”等字用在“高”、“下”、“底”、“里”、“外”等字後面作詞綴,表方位時,一律變讀為陰平。如:高上地上山上底下地下高頭下頭裡頭外頭屋頭前頭。此外,“頭”在“石頭”、“岩(eai)頭”兩個詞里也讀輕聲。“的”、“里”等字也常變調讀作陰平。我們將“的”字作輕聲處理。
5、形容詞構形與層級:西南官話的“AA的”式在松桃方言裡演化出“AA子的”的附加式:酸酸子的甜甜子的慢慢子的痒痒子的矮矮子的滑滑子的辣辣子的胖胖子的憨憨子的;西南官話的“ABB的”式在銅仁方言裡演化出“ABB子的”的後綴附加式:肥啾啾子的胖嘟嘟子的硬幫幫子的醉醺醺子的亂糟糟子的黑黢黢子的香噴噴子的亮晶晶子的油嘰嘰子的。從程度的深淺看,“AA子的”程度較淺,屬於適中程度。“ABB子的”表示較深程度,但未到極限。至於更深程度,松桃方言有另外的表現形式:“A登了”相當於西南官話的“A死了”,國語的“A極了”,程度比“AA子的”、“ABB子的”深,表示快到極限了。如:癢登了臭登了霉登了餓登了。表示最深程度,松桃話用“A死了的A”式述補結構來表示:“癢死了”的“癢”“臭死了”的“臭”“酸死了”的“酸”“熱死了”的“熱”“怕死了”的“怕”“忙死了的忙”“痛死了”的“痛”。這種述補式結構表示達到或超越極限、無以復加的程度。能用於這種結構的都是含有貶義的單音形容詞。即使某個形容詞不帶貶義,一旦用於這種結構,便帶上了強烈的貶義色彩。

相較區別

松桃話-松桃方言與國語的對比
中國語言分類里,松桃方言歸屬於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話板塊。根據四個不同的基本調值,國語聲調分為四個不同的調類:(1)陰平(調值55)高平調,一(一平);(2)陽平(調值35)高升調,/(二升);(3)上聲(調值214)降升調,ν(三曲);(4)去聲調值51)全降調,\(四降)。松桃方言與國語的區別:
一、聲調與調值
對照國語裡邊的四聲分類法,我們可以發現松桃的聲調沒有完全不符合國語語音標準,主要體現在調值的變異上。在松桃的日常生活語言中,陰平(原調值55,常變為低平調11,或低升調12,也即成了小陽平,這個聲調變異的較多);陽平(原調值35,常低聲調12,成了小陽平);上聲(原調值214,常作43);去聲(原調值51,常作降升調412)。
二、松桃方言的語音特點
1.平翹舌不分,一律發平舌音,不捲舌。
2.韻母前後鼻音不分,一律發前鼻音。(1)in與ing全部發yin;(2)en和eng不分,大部分發en。如等(deng,發den)、冷(leng,發len)、正(zheng,發zen)
3.n,l不分,一律發l。如年(nian,發lian),寧(ning,發lin)。
4.無單獨元音e(個人理解定位為半元音合適)。在半元音“e”獨韻與聲母組合時:(1)有時發“o”音。如河(he,發ho),科(ke,發ko),哥(ge,發go),了(le,發lo或luo);(2)有時發i音,如這(zhe,發zi音)個;(3)有時發ei音。如這(zhe,發zei音)個,車(che,發cei音)。
5.“an”、“en”、“wo”,有時在前附有“e”音。如我(wo,常發作ewo),安(an,常發作ean),恩(en,常發作een)。
6.部分字音f、h不分而發h。(1)部分字整體上f、h部分。如湖(hu,發fu)南。(2)部分人群總體上f、h不分。如部分苗寨出來的苗族兄弟和極少部分地區的漢語區的兄弟。
7.部分eng音,發ong。如風(feng,發fong)、蒙(meng,發mong)、翁(weng,發wong)。
8.無ie音。(1)ie發i。如謝謝(xie,發xi),差別(bie,發bi音);(2)ie發ai。jie發gai:解放(jiefang,發gaifang)、上街(shangjie,發shanggai)、鞋子(xie,發hai音,有時模仿國語發音也發xian音)。
9.正常松桃方音一般不帶鼻音。只有少部分剛從苗寨出來不久的兄弟帶有鼻音。因為苗語帶有m等輔音韻尾,中古漢語也是帶有多個鼻音韻尾的,現代國語只保有少數鼻音韻尾了,松桃話幾乎省事不用帶了。
10.部分松桃方言與西南官話最近接近,也有自己特設的,但不少都與國語有間接聯繫。
如:解手——上廁所——去茅廁——走茅斯。
番茄——西紅柿——洋辣子(番、西、洋,都有外來的意思)。
11.幾無輕聲,疊音無輕聲。
三、松桃部分詞語與國語詞語的詞義差別
1.語同義不同。
(1)姑爺:松桃指姑姑的丈夫,即父親的妹夫、姑姑的老公;有的地方也姑父與姨父部分,統稱姑爺。北方則指女婿。
四、松桃部分特有辭彙
1.親族稱呼特有詞
(1)公:指爺爺、父親的父親。大公:指爺爺的同輩哥哥。滿公:叔公,指爺爺的同輩弟弟,有時特指爺爺最小的弟弟。二(或其他排行數字)公:二爺爺,爺爺輩排行第二男性(或其他排行數字)。
(2)ba(第四聲,很遺憾,字典里難以找出合適的字):指奶奶、父親的母親。大ba(第四聲):大公的老婆;滿ba(第四聲):滿公的老婆。二ba(第四聲):指二婆婆,二公的老婆。
(3)niang(第一聲),一般用娘發第一聲代替,西南官話常見:指阿姨的意思。姑娘(第一聲):多指指父親的姐妹;北方指女兒,或未婚女性。仿國語時,父親的姐姐稱姑母、姑媽,父親的妹妹多叫姑娘(第一聲)。姨娘(第一聲):指母親的姐妹。仿國語時,母親的姐姐稱姨媽;母親的妹妹稱姨娘(第一聲)。北方的姨娘(第三聲)指父親的小老婆。
(4)嗲(dia,第一聲):北方方言(國語)形容撒嬌的聲音或態度;松桃方言指父親,形式該字北方方言語義時,發di(第一聲):應為聲調的誤讀。
(5)媽媽(均發第一聲):指婆母、伯父的老婆。一個字媽才指自己的母親。
(6)嘎(ga,第一聲):指母親的父母輩。嘎婆:母親的母親及母輩;嘎公:母親的父親及父輩。
(7)太:指父親或母親的爺爺輩,主要指父親的爺爺。太公:指父親的爺爺。太婆:指父親的奶奶。太嘎(第一聲):指母親的爺爺輩,主要指母親的奶奶。太嘎公:母親的爺爺輩。太嘎婆:母親的奶奶輩。
(8)根:指兄弟(也許來源於苗語)。老根:主要稱呼苗族兄弟。打根:指結拜兄弟。
(9)同年(套用此語,不應記作“童年”吧):本意指童年出生,年歲相當,感情友好。松桃指女性之間的好朋友、結拜姐妹。打同年,指結拜為異性姐妹。
(10)對於父親的稱呼,主要稱呼為爹,也有的稱為嗲(dia,第一聲,比較親昵一點),爸爸(發二二聲、二三聲,比較文化與現代一點的),有的家族稱呼為伢(ya,第二聲)。

常用的短語

你是哪網子的-----你是哪裡的
你從哪個狼場來-----你從哪裡來
相陰---便宜嘎(第三聲)------肉
顆顆哉-----一點點哭賴包---大多指小孩愛哭
克心包-----膝蓋
隔利-----洗澡搓出來的某種不乾淨體
你要張個的滿??-----你要乾什麼??
牙包穀-----下巴
鐵嘎(ga第二聲)-----火鉗
拿根我稀哈--拿給我看一下
娃娃崽(苗話是帶帶給)-----小男孩
妹妹崽(苗話是鄧趴)------小女孩
千翻,曹婆,曹維,-----形容某人很作怪、淘氣
揰(chòng)門-----推門
你莫黑我------你不要嚇我
我著你黑老火了好沒------我被你嚇死了好不好
搞飯了沒-----吃飯了沒
黑嗎秋崗------黑、髒
嘎公、嘎婆------外公、外婆
改放還(hai)------解放鞋
氣心慌了-----很生氣
雛鱔、渠算------蚯蚓
丁丁吊------蜻蜓
抓(zua第三聲)帽子------蚱蜢
敘毛----開玩笑
七飯----吃飯
慢港----等一下,一會
洋辣子----西紅柿
鼻立嘎嘎——————鼻屎
毛弟-----弟弟;大人稱呼陌生小男孩有時也稱“毛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