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馬坊遺址

東馬坊遺址

東馬坊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東馬坊村。

東馬坊遺址發掘的遺蹟始建於戰國中期,延用至西漢,內周長大約2920米,內面積約57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渭河以南發現的最大規模的秦人城址。

2019年10月7日,東馬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馬坊遺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 所處時代:戰國至西漢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142-1-142
發掘歷史,遺址特點,保護措施,

發掘歷史

從建築時代看,該遺址始建晚於櫟陽城遺址,早於秦鹹陽宮和阿房宮,但參與營建的機構規模卻與阿房宮相當,顯示出該遺址建築始建時有相當高的建築等級,是已知秦人在渭河以南修建最早的高等建築群。考古人員從出土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上發現了“左宮”“右宮”“大匠”等字樣的陶文,這些都是秦漢時期負責大型宮殿建築營建的主要職官。過去只有阿房宮遺址以及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東北郊發掘的徐家灣遺址中,發現過這三類陶文。同時,在一個陶罐上還發現了“灋丘公”三個字,而“灋”是“法”的繁體字。根據傳統文字學研究,“灋丘”就是“廢丘”,“灋”和“廢”通用。
劉瑞研究員表示,除此之外,研究文獻還發現:劉邦和章邯作戰時,曾兩次用水灌廢丘。過去認為的廢丘所在地興平東南的南佐村遺址,位於渭河北邊高地,周邊並沒有水可以利用。而東馬坊南邊很近就是灃河,地理位置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是完全可以水攻的。在遺址周圍的勘探過程中也發現了大量水面,而且在南側也有大量淤沙淤泥的分布,往南正好延伸到灃河邊。從這些情況來看,東馬坊遺址確實被水泡過。這種情況在其他遺址是極少發現的,而這恰恰和水灌廢丘的文獻記載是相符的。

遺址特點

東馬坊村遺址周長約2920米,面積約57萬平方米,同時還發現了水井、灰坑、陶器、瓦當等相關遺存,以及“左宮”“右宮”“大匠”等字樣陶文。而這些文字對應的都是秦漢時期負責大型宮殿建築營建的主要職官。

保護措施

東馬坊村遺址在村子的東北方,現在已被圍擋起來了。為了保護遺址,東馬坊村村口的牌樓已拆除,並且,捷運5號線還進行了改道。遺址中心位置留存有一處“小土丘”,大約30來米長,10米多寬,5米多高,周圍和上部雜草樹木叢生,被雨水沖刷得處處瘢痕的牆土,大部分裸露在外邊。走進仔細瞧,可以看到一層層累積起來的夯土層,一片片曾經被火燒的瓦礫和磚塊,上邊有明顯縱橫交錯的“麥蒹紋”大部分還鑲嵌在土牆裡,少許碎片已經滾落在遺址下邊地面。想必這是古代工匠造城的法寶,是否還有糯米汁灌注?有待進一步考證。更奇怪的是,土丘西側上方一排,間隔三四米,就有一塊“大石頭”,一半藏在牆裡,一半懸空,不知用途。這個“小土丘”應該是廢丘古城的中心和制高點,當年上面應有建築。
2019年10月7日,東馬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