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渠(四川成都東風渠)

東風渠(四川成都東風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風渠原名東山灌溉工程,自都江堰府河引水自流灌溉成都市區東、新都區南、龍泉驛區北、毗河以南至龍泉山西麓丘陵地帶,包括龍泉驛區平壩丘陵,並提水灌溉部分深丘山區農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風渠
  • 別名:成都東風渠、東山灌溉工程
  • 起始點:都江堰府河
  • 修建時間:1951年
規模體量,建設歷程,

規模體量

1951年春,川西水利局規劃自郫縣安靖鄉(原名兩路口)府河左岸引水穿鳳凰山北,沿岷沱兩江分水嶺南入龍泉驛區,分灌龍泉山東面西江河流域及西面蘆溪河流域,再開鑿隧洞穿過龍泉山,灌溉沱江以西丘陵地區,是省內一項大型引水工程。

建設歷程

該工程於1956年3月動工。總乾渠自鎮沙橋至南北閘長11公里,引水流量每秒10立方米;北乾渠35.9公里;4月8日正式通水,當年實灌成都市郊、新都區木蘭、泰興兩鄉及金堂部分農田共9萬餘畝,為第一期工程,其中北乾渠北支一入龍泉驛區西河鎮(當時為華陽縣西河鄉),控灌區境耕地1689畝。
1956年10月開工的第二期工程,主要灌溉今龍泉驛區耕地,包括原華陽縣石靈、西河、洪河、大面鄉及原簡陽縣龍泉和洛帶區所屬龍泉山前壩丘各鄉,總計33.6萬畝,規劃設計總引水流量每秒40立方米。引水口改在兩路口府河左岸,興建永久性進水閘,兩路口至鎮沙橋一段長4公里,利用原鳳凰河道擴建,鎮沙橋至南北閘一段長11公里擴建,總乾渠共長15公里。南北閘以下興建南乾渠,總長38公里。至今雙流縣新店子(今老南乾渠里程樁11+000)湃入蘆溪河,於麻石橋閘(今總乾里程39+253)東分東乾渠,長53.6公里。第二期工程於1957年4月完工,4月28日正式通水受益。
1958年2月~3月東山灌溉第三期工程施工完成,延長南乾渠(今新南乾渠)46.2公里,至仁壽縣紅光村入府河,灌區全部在今雙流縣境。
1959年12月第四期工程動工,由南乾渠團結閘(今總乾41+953)向南開渠跨蘆溪河,至龍泉驛區南境龍泉山麓羅家河壩,再沿龍泉山西麓延伸,經仁壽西折入彭山、眉山至土地場,其下支尾水至青神入岷江。因三年經濟困難,開工未及一季,至1960年春下馬,1965年12月起續建。
1966年更名為東風渠,沿用至今。團結閘以南新渠名新南乾渠,團結閘以西原南乾渠更名為老南乾渠,團結閘以北至南一段原南乾渠更名總乾渠。
1970年起,仁壽縣修建黑龍灘水庫,引蓄東風渠水控灌126萬畝。簡陽縣於羅家河壩分水穿長6274米的龍泉山隧洞,入三岔、石盤等大中水庫囤蓄,控灌120萬畝。是為東風渠五六期工程。至此,龍泉驛南羅家河壩以南控灌面積增加倒300萬畝左右,原建總乾及南乾渠輸水流量每秒40~20立方米已不能滿足要求。總乾渠再一次由團結閘向南延伸至羅家河壩,羅家河壩建閘下分龍泉山分水乾渠及新南乾渠。總乾渠由郫縣安靖鄉至龍泉驛羅家河壩總長54.3公里,其中龍泉驛區境長30.7公里。
1971年9月四川省水利局提出擴建總乾渠方案:東風渠進口至南北閘長15公里輸水能力由原每秒40立方米擴大到每秒80立方米;南北閘至麻石橋24.3公里由原每秒30立方米擴大到每秒70立方米。麻石橋至羅家河壩長15公里,由原每秒22立方米擴大到每秒60立方米。隨即組織實施。1983年實測龍泉驛區境東風渠總乾渠實際過水最大流量為每秒64立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