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鞏高蹺是湖北南漳縣西南重鎮東鞏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形式。2006年,“東鞏高蹺”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6月,東鞏鎮被湖北省政府確認為“高蹺之鄉”。2008年10月,東鞏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高蹺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鞏高蹺
- 世界地位: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中國地位:全國“高蹺之鄉”
- 含義:傳統民俗文化表演形式
基本簡介,表演形式,特技造型,歷史淵源,傳承方式,傳承意義,
基本簡介
東鞏有著3萬多人口、22個村,地處南漳、宜昌、荊門三縣交界的西南重鎮,高蹺隊有32支,會踩高蹺的人幾乎占了80%,能參加表演者超過3000人。桂竹園、蒼坪、店子河、大道、鐵家埡、杜家坪、太平、蓮花池、雙坪、王家畈等村,都有高蹺隊,尤以上泉坪村高蹺隊最為出色。並且有很多村40歲以上的婦女都會踩高蹺。
表演形式
起源於唐宋時期,歷史悠久,是目前襄陽市範圍內最具特色、演技最高的傳統民俗文藝形式。東鞏高蹺屬武蹺子,翻滾劈叉,動作難度大,以驚險著稱,表演以醜行為主,表演形式為邊唱邊舞,並伴之以吹打樂,唱腔為東鞏鎮地方花鼓調,唱詞為即興創作,活動時間是春節鬧社火拜年,通常演到農曆正月十七以後,活動區域達方圓數十里。
特技造型
東鞏高蹺分為“文蹺”和“武蹺”兩種。目前有文蹺18班,武蹺7班,文武雙全的7班,每班8至20多人。文蹺注重扭、擺、說唱,武蹺側重特技造型表演。
“武蹺”能表演20多種特技造型,有仙人過門、五子登科、二龍戲珠、黃龍盤柱、五龍捧聖、單兵救主、懶漢推車、仙人標叉、鳳凰展翅、鳳凰吸水、張果老騎驢、觀音倒坐蓮、兩朵金花、倒掛金鉤等。此外,還可以表演一些絕活,如大劈叉、後滾翻、單腿跳、用嘴叼起一桶水等等。
“文蹺”的表演形式是數垛子,這些垛子就是順口溜,是民間傳承下來的滑稽有趣的歌謠。如《罵丑角》、《十字燈》、《日(ri)白》、《主人家生了一個小娃娃》和《一腳踩了多大一個鱉》等等,以逗笑娛樂民眾。藝人們在表演高蹺的同時,要用花鼓的說唱向人們賀吉祥、送祝福。“文蹺”的表演以唱東鞏地方花鼓調為主,有四平腔、打腔、陶腔等,多為宮調式、徽調式,旋律圓潤婉轉,優美動聽,一般為打(銅器)一句唱一句。過去花鼓戲無伴奏,後來加上嗩吶、笙等,即興演唱祝福的詞句,也可以唱一些民歌段子,如《十月忙》、《十層門樓》等。“武蹺”和“文蹺”一上場都要穿花,當地叫“穿地步籠子”,在演出的中間也要穿花,作為前後表演的過渡。除伴奏、打雜的外,踩高蹺的藝人由單數組成,分旦、醜兩個行當。
歷史淵源
東鞏高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列子.說符》中有這樣的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技以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技,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超並馳。弄七劍跌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南漳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因此踩高蹺之風尤其隆盛。
傳承方式
由於東鞏高蹺民眾性很強,其傳承關係都是以村組為依託的師徒傳承。這種形式的傳承使東鞏高蹺形成了一個藝術群體。近年來,東鞏鎮採取集中培訓和下鄉輔導等形式,又培養了一批新人,使得這一藝術有更加持續穩定的傳承。
傳承意義
東鞏高蹺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留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它的民眾性、觀賞性,以及可發展性和推廣價值,對弘揚民間文化、繁榮農村文化藝術事業、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具有推動作用。
2001年在襄陽市“一節一會”演出中獲表演一等獎;2006年2月在襄陽市民間文藝調演中獲優秀節目獎;2006年10月,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九次年會中,東鞏高蹺的精彩演出被中外民俗專家學者給予很高的評價;2007年3月24日,他們又應邀參加襄陽市“春遊襄樊”活動啟動儀式的演出;現在,已形成一套完整表演節目的東鞏高蹺,多次參加商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