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霞寺歷史
始建於唐代
回顧東霞寺,於唐寶曆年間建於圌山西南麓。原名顯孝褒親院,宋嘉定前改名東霞寺。內有駙馬錢景臻(生平不詳)像。
唐代時寺中已有碑,且為御篆。相傳,東霞寺鼎盛時,規模宏大,香客芸芸,洪鐘悠遠;殿宇縱深,內有天王殿、山門殿、大雄寶殿、西方三聖殿、藏經樓、鐘鼓樓、菩提院等主建築近百餘間。深藏於恬靜幽谷之中。四周牡丹遍地,雲影嬌紅;亭台樓閣,花樹飄香,菡萏爭艷,禪宮清靜;農禪並進,諸多文人墨客至此留墨,修身養性。
重修
清道光庚寅年1830年重修,宣宗賜額“東霞寺”,鄉人郭炳書,清末圌山詩人吳芝山《東霞寺》詩中有“誰飛錫杖到圌山,衣缽相傳寶志公”,“唐勒碑文留御篆,老松鱗甲撼秋風”之句,說明東霞寺為律宗寺院。
又遭破壞
抗日戰爭時期寺院被日寇夷為平地,解放後尚有兩位末代僧人建來、法如堅守彈丸佛地。“文革”中,寺廟被摧殘一空,僧人四散,寺廟僅存幾間房產被圌山園林場占用,至今占地面積約6畝,原有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現正在擬建的廂房面積為630平方米,僅存的三間破舊大殿及十間副房,檁條朽敗,瓦面破碎,牆壁上還留有―首清晰可見的七絕詩,為清康熙時江蘇巡扶張楷所寫“偕游山經到東霞,寶座森嚴殿宇華。到此便為仙境界,盤桓何處有桃花”。
再次修建
殘存破舊的東霞寺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宗教事業獲得了新生,國家相繼出台了相關宗教的法律、法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下在全市上下加快“兩率先,兩步走”的進程中,鎮江新區的經濟建設在飛躍發展,我們東霞寺的地方民眾及周邊廣大信教徒強力要求,搶救文物,重新修復東霞寺,使地方大信眾敬香禮佛有個合法場所,同時也為圌山風景區的開發增添光彩,2007年9月7日經鎮江新區宗教局批覆,同意籌備。經這幾年的努力東霞寺為合法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
地理位置
東霞寺位於鎮江圌山
圌山位置
圌山西距鎮江30公里,雄峙江滸,扼鎖大江。傳說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東巡途經此地,見瑞氣升騰,龍驤虎視,立即傳旨將瑞字左邊的“王”去掉,用“囗”將餘下的“專”框起來,以免王氣外泄危及萬年江山。於是這座山便叫做“圌山”。
圌山景色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參天,竹林搖曳。山上36處懸崖,72道險坡,一步一景,萬里長江第一塔——報恩塔直衝雲霄。令人心醉,令人流連。
圌山山清水秀,素為佛家修行的絕佳去處。極盛時期這裡僅尼姑庵便有數十座。現有西林寺、東霞寺、紹隆寺、楞儼禪寺更是長年香客信眾絡繹不絕。
圌山人文
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為抵抗外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沿江入犯圌山,遭無為州同知齊思率軍痛擊,斬首百餘級,齊思等21人也壯烈殉國。明天啟年間倭寇再次來犯,參軍毛文龍率部迎戰,殺得倭寇狼狽逃竄,從此不敢再生覬覦之心。1842年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軍發動揚子江之役,圌山炮台守軍英勇殺敵,打得侵略者魂飛魄散。
圌山扼長江江防,成為拱衛鎮江和南京的門戶。唐代這裡便設有譙山戍(即鎮海軍),宋代建圌山寨,宋將韓世忠在此屯兵抗金,韓營、韓橋等遺址至今猶存,並已沿用為地名。
圌山山險、洞奇、景幽。這裡佛教文化和民間傳說互補,抗擊外侮,浩氣長存。這裡將是遊人們情不自禁的選擇。
東霞寺重建
2004年慧海法師巧遇路過此地,聽到當地民眾講述,感到痛心和惋惜,作為佛子重任在肩,弘法利生,續佛慧命,2006年決定回國拯救道場。
2011年建成地藏殿,2012年建成天王殿,在此期間修復大雄寶殿。
為了給大家一個弘法利於眾生成佛的地方,決定建造齋堂、弘願堂,於2013年10月5日破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