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雷上鑼鼓是中國古代傳統民俗舞蹈的縮影。東雷上鑼鼓僅存於陝西合陽縣坊鎮東雷村。東雷村東臨黃河,西接中雷村,南與太里村隔溝相望,北與百良鎮岔峪口相接,位置在北緯35o13',東經110o21',在戰國魏文侯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人口居住,因該村東臨黃河,河水滔滔聲如雷鳴而得名,又有一說因東雷上鑼鼓伴隨著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因“擂”與“雷”同音,故村名為東雷。東雷村距合陽縣城29.5公里,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960人,原屬伏六鄉管轄,1997年歸坊鎮管轄,東雷村上鑼鼓被喻為“中國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雷上鑼鼓
- 分類:傳統民俗舞蹈
- 地區:陝西省
- 意思:中國古代傳統民俗舞蹈的縮影
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相關器具,歷史淵源,主要價值,研究價值,觀賞價值,娛樂價值,傳承譜系,瀕危狀況,保護計畫,主要保護內容,已採取的保護措施,十年保護目標,五年保護工作計畫,五年主要保障措施,建立機制,
基本內容
上鑼鼓一般是雙方對壘,它的表演分為以下幾個過程:“排鑼”,以整齊緩慢的節奏醞釀情緒,聚集同夥;“流水”由小鼓引領,節奏加快,花樣增多,向對方開始挑戰;“上鼓”敲打進入高峰,鼓手蹲馬步,敲鑼者一腳踩地一腳踏鼓,吶喊著輪番上鼓,敲鐃鈸高舉頭頂,節奏急促,氣氛熱烈;“亂颳風”,則鑼鼓鐃鈸齊響,把氣氛推至高潮;最後是背鼓追逐,火把高舉,火堆熊熊,火銃震天形成一個喧囂震撼的壯觀場面。
基本特徵
東雷上鑼鼓經歷了長期的衍變,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形式,也顯示了以下基本特徵:
1、高亢激越的陽剛之美。上鑼鼓使用大鐃重十多斤,且要高過頭頂,具有很強的擴展與穿透力,使東雷鑼鼓高亢激越、鏗鏘有力。2、剛柔並濟的和諧之美。上鑼鼓表演時以小鼓引領,形成一問一答的藝術效果十分動聽,它的“排鑼”、“流水”,鼓點別致、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恰到好處。
3、高潮中的拙樸之美。上鑼鼓的上鼓階段,鼓點簡捷有力,執鑼者在鼓點間歇之間輪番上鼓,把氣氛推向高潮。
相關器具
上鑼鼓主要打擊器具有:大鼓(鼓腰釘有鐵環),小鼓、大鐃(黑老鴰)、中鐃、大鑼。表演時表演者配有馬鈴、插著雞毛的草帽、核桃皮眼鏡、簸箕等附加道具,給人以怪誕、滑稽的感覺。
歷史淵源
東雷上鑼鼓是中國古代民間舞蹈的縮影。遠在夏商周三代合陽為“莘國”(亦名有莘國),《孟子》一書就有“伊尹耕於有莘之野”的記載,《呂氏春秋》中有湯命伊尹作“大鑊樂”的記載,“大鑊樂”的锺,即是現今的鐃或鑼,在中國古代巫與舞相通,鑼鼓在古代已成為占卜、祭祀的形式,上鑼鼓至今尚有祭祀、跳巫、驅邪的痕跡。由此可見,上鑼鼓的產生源遠流長,可以說它是由古老的祭祀驅邪的民間舞蹈衍變而來。
主要價值
研究價值
上鑼鼓的產生髮展和保護工作對於研究我國舞蹈史、民俗史有著一定的借鑑作用。
觀賞價值
上鑼鼓是舞蹈與打擊結合的民俗表演藝術,既可進行廣場表演又可進行舞台表演,其鏗鏘有力,動人心魄,激人奮進的感染力和陽剛之美,深受民眾喜愛。
娛樂價值
上鑼鼓表演不需要有嚴格的場地,表演容量不受人數限制,是民眾自娛自樂的好形式,做好保護和推介工作,對於凝聚人心,活躍民眾文化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
傳承譜系
代別 |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傳承方式 | 學藝時間 | 家庭地址 |
一 代 | 馬有弟 | 男 | 1921年 | 班社師傳 | 1931 | 坊鎮東雷村 |
馬孝娃 | 男 | 193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存弟 | 男 | 193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虎哲 | 男 | 193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虎彥 | 男 | 193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永夫 | 男 | 193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地科 | 男 | 193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民生 | 男 | 194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緒乾 | 男 | 1946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進科 | 男 | 193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雲龍 | 男 | 193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福 | 男 | 194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生 | 男 | 194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拴柱 | 男 | 194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二 代 | 馬根乾 | 男 | 194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發乾 | 男 | 195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篤乾 | 男 | 195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萬乾 | 男 | 195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五萬 | 男 | 197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張改民 | 男 | 195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金盈 | 男 | 195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兔娃 | 男 | 1950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增民 | 男 | 196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德廣 | 男 | 195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虎 | 男 | 1956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正民 | 男 | 194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繼朝 | 男 | 195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正杰 | 男 | 195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篤學 | 男 | 194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中 | 男 | 194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增富 | 男 | 195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篤傑 | 男 | 196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篤厚 | 男 | 195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三傑 | 男 | 195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進海 | 男 | 195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福榮 | 男 | 194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後錄 | 男 | 194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孟康 | 男 | 1950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優寧 | 男 | 195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栓虎 | 男 | 195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增榮 | 男 | 194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現生 | 男 | 194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勤學 | 男 | 1960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會民 | 男 | 195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連科 | 男 | 196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明 | 男 | 194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秦德虎 | 男 | 194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現雲 | 男 | 195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篤信 | 男 | 195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正軍 | 男 | 194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昌信 | 男 | 195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存興 | 男 | 194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順奇 | 男 | 195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錄 | 男 | 195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振海 | 男 | 195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福太 | 男 | 1955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金兔 | 男 | 195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三 代 | 馬志宏 | 男 | 1970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恩峰 | 男 | 1976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永鋒 | 男 | 197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六緒 | 男 | 198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 龍 | 男 | 1986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 宏 | 男 | 1969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 讓 | 男 | 1967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金虎 | 男 | 197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曉鋒 | 男 | 196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曉亮 | 男 | 197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優明 | 男 | 1972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 峰 | 男 | 197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緒功 | 男 | 1971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志宏 | 男 | 1973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興龍 | 男 | 196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丙木 | 男 | 1966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興峰 | 男 | 1978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根兔 | 男 | 1954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
馬小亮 | 男 | 1972年 | 班社師傳 | 坊鎮東雷村 |
瀕危狀況
1、表演隊伍後繼乏人。隨著老藝人的去世,青年一代參與人數的減少,傳承體系不能夠理順等原因,使表演藝術無法全部繼承,造成表演人才後繼乏人。
2、表演質量嚴重下滑。由於現代藝術的衝擊,青年人興趣的轉移,加之主要表演能手長年外出打工,迫使上鑼鼓表演無法組織。
3、表演道具數量不足。主要是鼓、鑼、鐃數量不足,參差不齊,表演服裝不能統一,嚴重影響了表演效果。
保護計畫
主要保護內容
1、保護這一民間鼓舞不使失傳。
2、扶持傳承人。
3、組建、壯大表演隊伍。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召開專題會議,成立了東雷村鑼鼓民間藝人協會。
2、定期召開研討會,制定上鑼鼓保護改革方案。
3、建立隊伍。選拔青年人參加表演隊伍,進行專業培訓。
4、整理樂譜,加工創新表演形式,打造舞台精品。
十年保護目標
用十年時間建成有數量、有質量的表演體系,形成廣場、舞台表演兩支隊伍。將上鑼鼓列入陝西民間藝術經典,向國內外推介和展示。
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年 摸底調查對東雷上鑼鼓生存狀況進行了解。
2007年 組建百人表演隊伍,達到有陣容有氣勢。
2008年 規範保護組織,實行保護、演出一條龍。
2009年 成立專業表演隊伍,搬上舞台、進入廣場。
2010年 擴大範圍壯大隊伍,與旅遊聯姻,打造精品。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政策上給予大力扶持。
2、資金上列入財政預算。
3、管理上納入有關領導責任制。
建立機制
1、用五年時間建成規範的上鑼鼓表演管理體系。
2、成立理論研究、管理,推介組織,擴大對上鑼鼓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