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新石器時代遺址指浙江東陽發現距今1萬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陽新石器時代遺址
- 地理位置:浙江東陽
東陽新石器時代遺址指浙江東陽發現距今1萬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遺址。
東陽新石器時代遺址指浙江東陽發現距今1萬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遺址。在浙江東陽城北新區華店小區東北蟠溪邊發現的出土物與浦江上山遺址文化的類似,屬距今1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這一發現為研究東陽地區的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依據。在實地...
東陽店遺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院科村南,東陽店東邊坡上。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處為坡地的農耕地和樹林。調查發現有罐、杯等陶器殘片,以及繩紋紅陶片、薄胎灰陶片、骨頭等。紋飾有方格紋、繩紋、藍紋等,陶質以灰陶居多,...
東陽陶業的最後堅守 巍山鎮平安磚瓦廠 窯跡 東陽古窯分布情況 東陽現存重要古窯址簡述 巍山三甘塘新石器時代窯址清理追記 維風發現漢窯遺址 歌山象塘窯址調查 歌山唐宋窯址的發掘 葛府伏虎山窯址調查報告 上盧馬蹄窯清理報告 南寺塔出土...
《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史前遺址》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北省文物局。內容簡介 本卷共收錄新發現文物點192處,根據不同時代,本卷將上述文物點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兩章進行介紹。其中,舊石器...
東陽木雕設計非凡,用料考究,圖案精美,技藝高超,名揚四海,久榮不衰。它是中華民族寶貴遺產的組成部分。我國的木雕藝術源遠流長。大約在原始社會,人們在勞動生活中,按自己的審美用石器打造雕琢器具,稱得上木雕藝術的雛形。新石器時代的...
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南郊,二七區侯寨鄉的櫻桃溝景區內,東南距代家門村約500米,西鄰賈魯河上游九娘廟河,坐落在河旁二級階地之上。該遺址發現於2005年冬。2011年4~8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鄭州市文物考古...
大嶺頭山坡遺址 位於紅旗鄉三聯杉樹山村東。整個山形為中間隆起,四周坡度很小。遺物分布主要在東北面,地表採集的有磨光石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四方山遺址 位於黃關鎮東陽白沙村東約500米。地表散有遺物,多分布在西面和南面的山腰...
馬大同(844—915),字逢吉,唐越州(今紹興)人。為今浙江省金華市東陽茂陵馬氏始祖。鹹通五年(864)任東陽縣令,八年後任期滿,遂遷居東陽松山之麓(疑為今東陽市千祥鎮後馬至三聯鎮甘棠一帶)。墓在東陽五十一都松山馬塘塢(今...
安吉上馬坎舊石器時代遺址 長興七里亭舊石器時代遺址 長興銀錠崗舊石器時代遺址 長興合溪洞舊石器時代遺址 衢縣上方洞穴遺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 浦江上山遺址 嵊州小黃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蕭山下孫新石器時代遺址 餘姚...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萬年的“上山文化”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世界稻作農業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南第一家”,自宋迄明,鄭氏同居15世,...
據《易經·繫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時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萬年的“上山文化”遺址,是中國長江下游及東南沿海地區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世界稻作農業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旅遊打響特色品牌。浦江境內山川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改革開放以來,浦江縣相繼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