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技藝

阿膠為名貴中藥,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發源於古東阿(今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藥”,藥用歷史250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阿鎮“福”牌阿膠製作技藝
  • 所屬地區:山東 · 濟南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遺產編號:Ⅷ-37
基本信息,歷史淵源,天然水質,原料選購,生產工序,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東阿鎮“福”牌阿膠東阿鎮“福”牌阿膠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山東福膠集團東阿鎮阿膠有限公司
遺產級別: 市
阿膠為名貴中藥,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發源於古東阿(今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藥”,藥用歷史2500餘年。阿膠以穩定的質量、獨特的療效著稱於世。1952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國營阿膠專業生產廠——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阿膠加工廠。1968年,經山東省藥材公司批准,由平陰阿膠廠獨家負責“福”牌阿膠出口生產。1979年,國家工商局批准“福”牌、“東阿鎮”牌為平陰阿膠廠專用商標。1985年12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珩為平陰阿膠廠題詞:“獅耳山前,浪溪河畔,千載珍品,揚名中外”。1988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為平陰阿膠題詞:“祖國醫藥瑰寶”。同年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為平陰阿膠題詞:“正宗阿膠,千載珍品,造福人類,譽滿九州”。1989年濟南電視台以阿膠為素材拍攝電視連續劇《這樣的和弦》,先後在省、市、中央電視台進行播放。1996年3月,東阿鎮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1992年、1997年、2001年,“福”牌、“東阿鎮”牌商標先後3次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2003年,“福”牌阿膠、“東阿鎮”牌阿膠雙獲國家原產地標記認證,受原產地地域保護,享有獨家專用權。

歷史淵源

阿膠因始產古東阿(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阿膠列為“上品”,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載:“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據歷史記載,李時珍生於1518年,死於1593年。東阿鎮作為東阿縣城的時間為1375年至1946年。李時珍時代的東阿即是指以東阿鎮為縣城的東阿縣,因此平陰縣東阿鎮為正宗阿膠產地。在這裡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民謠,“小黑驢,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獅耳山上來啃草,浪溪河裡去喝水,永濟橋上遛三遭,魏家場裡打個滾,至冬宰殺取其皮,制膠還得陰陽水。”在制膠過程中,採用金鍋銀鏟,燒桑木劈柴,熬七七四十九天,方能成膠。據記載,東阿鎮於北宋開寶二年(969年)開始出現阿膠作坊。至清代,南北多家中醫慕名而來,診病兼營阿膠。當時,規模較大的制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于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陳氏東嶽衡藥店等10餘家。清鹹豐年間,皇帝的寵妃蘭貴人葉赫那拉氏患有血症,即習慣性流產,經御醫醫治無效,服用了鄧氏樹德堂的阿膠,治好了血症,病癒喜得龍子,即後來的同治皇帝。鹹豐帝非常高興,特封此妃為懿貴妃,即後來統治中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慈禧太后。同時賜給鄧氏樹德堂三件禮物:一是賜給鄧氏樹德堂堂主鄧發皇馬褂一身;二是賜給鄧氏樹德堂堂主鄧發手摺子一個(相當於進出宮廷的通行證);三是賜給鄧氏樹德堂阿膠一個“福”字。清同治十年(1871年),朝廷曾委派欽差前往樹德堂監製阿膠,此膠稱為“九天貢膠”。御賜“福”字一直為東阿鎮制膠人所用,並成為正宗阿膠的標識。民國初期,先後設立乾豫泰、懷仁堂、濟盛齋和華豐東等老字號阿膠藥店。1933年,天德堂資本3300元(銀元),年產阿膠200公斤,產值2400元,銷往山西、陝西等地;樹德堂資本2100元,年產阿膠200公斤,產值2400元,產品大部分銷往江南;懷德堂資本1300元,年產阿膠200公斤,產值2400元,主要銷往江南,部分產品銷往國外;乾豫泰、懷仁堂、濟盛齋、華豐東等4家資本8500元,年產阿膠750公斤,產值9400元,產品主要銷往無錫、常州、河北和東北等地。1935年,樹德堂有制膠房10間,技工5人,年產阿膠750公斤左右。1949年,東阿鎮阿膠總產5000公斤,主要產品有福字阿膠、祿字阿膠、壽字阿膠、禧字阿膠、九天貢膠、藏紅花膠、龜板膠、柏枝膠、尚清膠、黃明膠。建國初,國家投資把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莊氏太子衡老藥店等東阿鎮阿膠老字號集為一體,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國營阿膠專業生產廠——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阿膠加工廠,接收了東阿城內阿膠作坊的制膠工藝,其中包括“鄧氏樹德堂”的“手摺子”和用在阿膠上的“福”字標記。到20世紀70年代末,“福”字牌經國家工商局註冊,成為獨家專用商標。2003年,平陰縣東阿鎮被國家藥品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劃定為“阿膠原產地保護地域”。

天然水質

正宗阿膠的製作,制膠用水非常講究,所謂“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1935年前世界書局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再版的《中國藥學大辭典》阿膠目載:“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之健驢,飼以獅耳山之草,飲以狼溪河(今稱浪溪河,編者注)之水,至冬宰殺取皮,浸狼溪河內四、五日,刮毛滌垢,再漂泡數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金鍋銀鏟桑木柴火熬三晝夜,去滓、濾清、加參、蓍、歸、芎、桔、甘草等藥汁熬至成膠,其色光潔,味甘鹹、氣清香,此即真阿膠也。真膠不作皮臭,夏季亦不濕軟。”由此看出浪溪河水是古時毛驢飲水和泡皮熬制阿膠的最佳水源。這裡所指的浪溪河,即在福膠集團阿膠生產基地東阿鎮境內,為九泉(洪範池、書院泉、扈泉、墨池泉、狼泉、白雁泉、拔箭泉、丁泉、長溝泉)匯聚而成,此九泉均系地下岩隙層層過濾而出,水質天然、清冽甘甜。據測定,浪溪河水硬度低,微量元素豐富,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污染,灰份易於控制,易於原料中蛋白質、胺基酸結合形成有機鹽,從而增強阿膠的療效,也便於阿膠的長期存放,膠塊冬天不易碎裂,夏天不變軟。《中國藥學大辭典》載:“狼溪河其水源為漯水之源,洪範九泉之水所匯歸,其性甘溫”。因此,浪溪河成為熬制阿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之一。

原料選購

按古法,每年春季,選擇飼以獅耳山之草,飲以浪溪河之水的純黑無病健驢,至冬宰殺取皮,製作阿膠。古代因交通、信息、消費等原因,阿膠需求量不大,對驢皮的選用非常考究。現在只用獅耳山一帶飼養毛驢的驢皮生產阿膠已不能滿足需求,“福”牌阿膠的原料除堅持使用獅耳山一帶的純黑無病健驢皮外,還對新疆、甘肅、青海、陝西、河北高陽一帶的驢皮進行定點採購和檢疫,精心挑選張大板厚、光潔健康的上等純黑驢皮用以生產阿膠,所產阿膠氣味純正。

生產工序

阿膠的生產繼承總結了傳統的阿膠製作技藝精華,融入現代科技,創新套用蒸球加壓化皮、離心分離雜質、三效減壓濃縮、恆溫恆濕晾膠、微機自動化控制等幾十項現代工藝,形成了福牌阿膠制膠絕技。阿膠生產一般要經過9道工序。(1)原料炮製。對驢皮進行挑揀、稱重、泡皮、去毛、切皮、洗皮和掇皮。(2)提取膠汁。將洗淨的驢皮準確稱重,投入提取設備容器內,加水加熱提取膠汁。(3)澄清過濾。將提出的膠汁,經澄清過濾後達到去掉雜質的目的。(4)濃縮出膠。將膠汁進行初濃後,轉入夾層鍋中進行續濃,至一定濃度後進行提沫除雜,加入豆油、冰糖、黃酒,熬至稠膏狀,出膠,將稠膏狀的膠倒入凝膠箱中,冷凝後形成膠坨。(5)凝膠切膠。將裝有膠液的凝膠箱送至冷凍房內,並使膠箱中膠液面保持水平,在規定的溫度下冷凝至適宜硬度。切膠為將冷凝所得膠坨取出,稱重,先用切條機切成大膠條,再用刨膠機將大膠條四面刨平,然後,按規格切成小膠塊。(6)膠塊晾制。將切制的鮮膠放在晾膠房內,通過晾制、乾燥達到一定的水分要求。(7)擦膠印字。使用粗布為擦膠布,將膠塊六面擦至光亮,顯出粗布紋理,保持傳統阿膠的特色。將擦好的膠塊按工序控制標準進行質量驗收,合格者,用印字工具蘸取銀珠液,在膠塊上印上規定的字樣。(8)膠塊滅菌。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把物體上所有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以及細菌芽胞全部殺死,常用於滅菌的物理因素有溫度、輻射、乾燥、聲波等。(9)包裝入庫。包裝包括包小塊、裝盒、封口貼簽、包大皮、裝箱、封箱、稱重、待驗、請驗等,然後入庫。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G35(濟廣高速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