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東鄉錦繡工程”項目推進大會在東鄉族自治縣舉行,表示著項目正式啟動。“東鄉錦繡工程”公益項目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在中央財政和泛海集團的支持下,通過對東鄉族婦女刺繡的資助和技藝培訓,傳承和發展東鄉民族刺繡文化藝術,幫助形成刺繡產業,使東鄉族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公益項目。
項目實施地域為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受益對象是當地900名刺繡婦女。共資助17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60萬元,泛海集團100萬元,東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配套10萬元。
項目注重把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少數民族婦女地位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鄉錦繡工程
- 保護對象:古遺產
一、項目簡介,二、項目背景,三、運作方式,四、開展情況,五、項目成果,
一、項目簡介
“東鄉錦繡工程”公益項目是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在中央財政和泛海集團的支持下,通過對東鄉族婦女刺繡的資助和技藝培訓,傳承和發展東鄉民族刺繡文化藝術,幫助形成刺繡產業,使東鄉族農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的公益項目。項目實施地域為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受益對象是當地900名刺繡婦女。共資助17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60萬元,泛海集團100萬元,東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配套10萬元。
項目注重把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少數民族婦女地位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項目背景
1、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該縣是中國聞名的乾旱山區,生態環境十分惡劣,自然災害頻繁。全縣人多地少,人口密度為180人/平方公里,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測算同類型地區土地承載人口臨界線的9倍,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素有“隴中苦脊甲天下,東鄉苦脊甲隴中”之說,全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社會發展相對緩慢,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
2、東鄉族有民族刺繡的悠久歷史,但由於刺繡品種單一,市場競爭力薄弱,目前東鄉民族刺繡處於瀕臨失傳的狀態。
3、為使東鄉族民族刺繡文化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突出東鄉刺繡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同時改進刺繡模式,將民族藝術和現代時尚結合,使之商品化、產業化,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使之成為東鄉族自治縣(除羊、洋芋、花椒林果、勞務四大支柱產業以外)新的經濟成長點。我會在中國泛海集團的支持下與東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協商,一致同意共同實施“東鄉錦繡工程”公益項目。
4、2011年國家民政部頒布《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的通知,我會申請財政資金60萬元,同時配套100萬元,東鄉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配套10萬元開始實施該公益項目。
三、運作方式
在東鄉族自治縣成立“東鄉錦繡工程”項目領導小組,縣相關領導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在東鄉族自治縣的鎖南鎮、唐汪鎮、達板鎮、河灘鎮、龍泉鄉、大樹鄉和平莊鄉分別設立工作站,形成了“辦、站、點”的工作結構。
中央財政資助的60萬元分兩期撥付,首期撥付80%,項目中期報告獲得通過後,撥付剩餘的20%;基金會配套100萬元分兩期撥付,首期撥付70%,在項目啟動時進行,二期撥付30%,根據項目具體實施情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
四、開展情況
從七個鄉鎮優選900名學員,分別舉行十期培訓,每期4天。製作“東鄉錦繡工程”專門網站,用於介紹、宣傳該項目,宣傳學員的刺繡作品,報導項目各項活動等。
在民間收集刺繡圖案的基礎上,又請西北民大教授和北京運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設計出200餘種刺繡圖案和產品形式,印成專門的圖冊免費發放給學員作為刺繡參考資料。為900名學員購買並發放刺繡工具(包括工具箱、繡架子、剪刀、繡花針、繡花線、布料)和工作服。
2012年9月在東鄉族自治縣召開項目交流推進大會,200餘名刺繡學員代表參加了大會。2014年4月我會組織“東鄉錦繡工程”項目辦公室負責人、刺繡藝人和刺繡品銷售負責人等一行到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對羌繡進行了考察學習和交流。
為了將刺繡圖冊和線稿圖以及刺繡品傳承和發展下去,2014年11月經我會與東鄉錦繡工程項目領導小組商議將160件優秀刺繡作品贈送給東鄉族自治縣博物館。
五、項目成果
項目的受益對象是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以東鄉族為主的900名刺繡婦女,經過對中國刺繡歷史、中國名繡介紹、中國少數民族刺繡、東鄉歷史及刺繡、現代刺繡發展與社會生活聯繫、刺繡紋樣的基本色彩與造型、刺繡工藝基本技術等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培訓,初步了解了刺繡的基本知識,基本掌握了刺繡技藝,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增強了決心,學員們對形成刺繡產業的信心更足了,熱情更高了,為今後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學員的刺繡作品已經從供自家使用的鞋墊和枕套等,逐步發展到開始為市場提供商品,一部分人已經開始瞄準市場,開起了自己的刺繡品店面或通過網上銷售。當地政府把“東鄉錦繡工程”作為縣十大亮點工程之一,出台了小額貸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更重要的是該公益項目將社會公益項目和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傳承發展相結合,把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發展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結合,把農民增收脫貧與提高少數民族婦女地位相結合,這三個結合體現了在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做公益項目具有推廣和示範作用。
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甘肅日報、甘肅衛視等多家報紙和媒體宣傳和報導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