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鮮卑,即南部鮮卑,是鮮卑族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部鮮卑
- 類型:鮮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
東部鮮卑,即南部鮮卑,是鮮卑族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
東部鮮卑,即南部鮮卑,是鮮卑族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秦漢時,遊牧於西拉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曾是東胡部落聯盟的一支,東胡被匈奴擊破後,遠遁遼東塞外,南鄰烏桓。當烏桓南遷至塞外之際,亦稍南遷至西拉木倫河流域。東漢初年,隨著烏桓...
段氏鮮卑,東部鮮卑的一支,也稱段部鮮卑、段部、段國,是以鮮卑、烏桓族為主體,融合部分漢人和匈奴人而形成的一支遊牧部落,主要活躍在兩晉十六國時期。東漢中葉,由遼東西遷,分布在遼西一帶,世襲部落首領。曹魏末期,勢力逐漸強大,...
東部鮮卑先後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據遼西;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率領下,第三次南遷來到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禿髮部也從拓跋部中分離出來,由塞北遷居到河西;乞伏部在西晉建立以前,就已經大規模遷入雍、涼二州。
素利(?-228年),為中國三國時期的東部鮮卑首領之一。中原政權封素利為王。在鮮卑素利、步度根、軻比能部混戰時,魏國護烏桓校尉田豫為三部媾和,互不侵犯。224年,軻比能又進攻素利,田豫出兵干預,打敗了軻比能的部下瑣奴。人物...
”拓跋鮮卑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的東北角,習慣上稱為“北部鮮卑”。在蒙古草原東南部發展起來的鮮卑人,東漢桓靈時曾建立以檀石槐為首的部落大聯盟,習慣上稱為“東部鮮卑”。這兩支鮮卑人群同源於東胡,考古學證明他們在文化上具有相近的...
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分類 東鮮卑汗國 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其中段部曾和晉陽的劉琨聯合,後被羯人的後趙擊潰,融入中原。雖然有人認為該部與宋朝時期的大理段氏有關,但...
與同時期存在的鮮卑部落-慕容部、段部相同,皆屬東部鮮卑的一支。起源 正史中記載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周書》,其稱宇文部源自神農氏,該記載當然不可盡信。一般看法認為,宇文部是西元一世紀時北匈奴被東漢擊走西遷後,留在故地漠北...
”拓跋鮮卑最初居住在蒙古草原的東北角,習慣上稱為“北部鮮卑”。在蒙古草原東南部發展起來的鮮卑人,東漢桓靈時曾建立以檀石槐為首的部落大聯盟,習慣上稱為“東部鮮卑”。這兩支鮮卑人群同源於東胡,考古學證明他們在文化上具有相近的...
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率部統一鮮卑各部,檀石槐死後,鮮卑陷入分裂。三世紀前葉,軻比能重新統一東部和中部鮮卑,但軻比能死後,各部落又開始獨立發展。在此期間,鮮卑同中央王朝時和時戰。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先後建立...
四 拓跋鮮卑的兩次南遷及其漢化 第二章 烏 桓 一 烏桓的邑落公社 二 烏桓與匈奴、鮮卑以及漢朝的關係 三 烏桓的分散和融合 第三章 東部鮮卑 (甲) 前期的東部鮮卑 一 東部鮮卑的起源和邑落公社 二 檀石槐軍事大聯盟的建立 三 ...
後軻比能與東部鮮卑首領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鬥爭。黃初五年(224年),被護烏桓校尉率輕騎擊破之。文帝遣人招納安撫。但軻比能因兼併各部的戰爭多次遭到魏國干預,由此心懷反叛之心。青龍元年(233年),軻比能兼併鮮卑各集團,統一...
”都說明東部鮮卑是北夷(或東夷、東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書紀年》所記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習俗,故被沿稱為白部或白虜。但據東漢服虔雲,“山戎,蓋今鮮卑”,說明鮮卑由東胡上溯,其先當為山戎,而後融合於東胡。...
段遼(?~339年),又作段護遼,出於東部鮮卑,世居遼西。段就六眷之孫,段末波從弟,東晉時鮮卑段部首領。太寧三年(325年),段遼率族人攻殺段牙,遂繼其號,為幽州刺史、大單于。鹹和六年(331年),段遼晉封為驃騎將軍。同期...
柔然出自於鮮卑,《魏書·蠕蠕傳》中記載:“蠕蠕(即柔然),東胡之苗裔也。”。庫莫奚和契丹也是出於鮮卑,庫莫奚,《魏書·庫莫奚傳》說它是“其先,東部鮮卑宇文之別種”,契丹原先與庫莫奚、宇文兩個部落一起遊牧後從鮮卑分離...
遼西國(303~338)是段氏鮮卑在遼西的割據政權,初為因首領段務勿塵受封遼西公,遂史稱遼西國。314,王浚兵敗,遼西國曾向西占領薊,領土達到最大。338年,亡於前燕。歷史背景 段氏鮮卑為東部鮮卑之一部,約在東漢中葉由遼東西遷,...
鮮卑 鮮卑源於先秦時期的東胡。最初活躍於中原的是以慕容鮮卑為代表的東部鮮卑。後來,以拓跋鮮卑和宇文鮮卑為代表的北部鮮卑又開始活躍於中原,並且滅掉了諸多殘暴政權統一北方。東漢以後,隨著匈奴勢力的衰落,鮮卑逐漸發展起來,成為繼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