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陸架海典型泥質區現代沉積作用機理研究

《東部陸架海典型泥質區現代沉積作用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褚忠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部陸架海典型泥質區現代沉積作用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褚忠信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中國東部陸架存在多個現代泥質沉積體,對這些泥質體的形成機制目前還缺乏深入的認識,在有關泥質區現代沉積動力過程的某些方面如泥沙輸移趨勢尚存較大爭議。本項目擬選取東部陸架海從外陸架經中陸架到內陸架不同水深的三個典型泥質沉積區(東海北部泥質區、南黃海中部泥質區、北黃海西部泥質區)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基於考慮真實水深地形、外來流、主要分潮、海面風應力、海水溫鹽差異、大氣熱強迫以及長江與黃河等河流的水沙輸入背景下的泥質區泥沙輸運的三維數值模擬,利用嵌套格線技術,提高泥質區模型解析度,結合歷史資料,研究在東部陸架海泥沙輸運的總體格局下,泥質區懸沙量、泥沙淨輸運率與海底沖淤量的變化規律及動力機制,揭示泥質區現代沉積動力過程與海洋動力機制,探討從外陸架經中陸架到內陸架不同水深的三個典型泥質區現代沉積動力過程與機制的異同。本項目的成功實施,對於運用將今論古解釋東部陸架海泥質沉積體系的形成與演化有指導意義。

結題摘要

圍繞東部陸架海典型泥質區與有關河流開展研究。考慮真實水深地形、外來流、主要分潮、海面風應力、海水溫鹽差異、大氣熱強迫以及長江與黃河等河流的水沙輸入等因素,成功模擬了東部陸架海環流,闡述了東部陸架海冬夏季主要環流體系(黑潮、台灣暖流、對馬暖流、黃海暖流、東海沿岸流、黃海沿岸流)的主要特徵,以及閩浙近海泥質區、東海北部泥質區、南黃海中部泥質區、北黃海西部泥質區以及山東半島近海泥質區的典型切變鋒與中尺度渦旋在四季的主要特徵。從水動力學角度,結合物源,分析了陸架海冬季泥沙輸運的巨觀路徑,探討了各泥質區冬季的沉積機制,提出了山東半島泥質區與閩浙近海泥質區分別受山東半島切變鋒與閩浙近海切變鋒控制的新見解,同時支持了南黃海中部泥質區、東海北部泥質區、北黃海西部泥質區受渦旋控制的已有論斷。此外,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也開展了一些原計畫沒有列入的工作,主要包括:(1)揭示了我國主要入海河流半個世紀以來的入海泥沙通量變異,初步定量估算了人類活動對河流入海泥沙通量減少的貢獻:相比於1953-1958年,我國9大河流1959-2007年入海總輸沙量減少了430億t,平均每年減少入海泥沙9億t;據估算,這期間水庫淤積、河道采砂、河道引水和水土保持活動分別減少泥沙280、115、75、30億t,總計500億t,說明了人類活動對河流入海泥沙通量減少的重大影響。(2)基於遙感技術,提取了長江三角洲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海岸線,發現雖然長江入海輸沙量劇減,但三角洲岸線卻持續往海推進,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圍海造陸等海洋工程活動。(3)劃分了近60年以來黃河下遊河道的不同沖淤階段,分析了不同沖於階段的主要控制因素,概括了黃河調水調沙的環境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