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邑龍王廟

東邑龍王廟

位於山西省潞城市東邑鄉東邑村。創建年代不詳,金代以後多次重修。現存主要殿宇屬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廟坐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戲樓、正殿,兩側有耳殿、廂房等,共有殿宇33間。山門面闊、進深各三間,單檐懸山頂。琉璃脊獸,色彩艷麗。倒座戲樓位居山門之後,面闊、進深各三間,上下兩層,下辟通道,上建戲樓,硬山頂。前後檐柱方額,結構精巧,屋頂琉璃脊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邑龍王廟
  • 類型:物質文化遺產    
  • 分類:古建築
  • 地點:山西省
信息,簡介,綜述,建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東邑龍王廟 VI-378

簡介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潞城縣東南5千米處的東邑鄉東邑村中,東北緊依盧醫山,西南與農舍毗鄰居,松柏蒼翠,綠樹成蔭,景色十分優雅。該廟創建年代不詳,金代以後多次重修。 始建年代不詳。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存有山門、戲台、正殿,及耳殿、廂房等。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因為後時屢有修繕,所以風格雜糅,但是殿內梁架保留了大叉手、平梁,基本保留了金代原建時的特點。

綜述

東邑村距縣城東南約5公里,古稱黃邑,舊屬葛井鄉。平順九天聖母廟碑《重修九天聖母廟記》中記載:“古潞子嬰兒之國東南數十里有葛井鄉,鄉之東社曰聖母谷,谷之四面,山明水秀,石怪木老,乃太行左腋之最奇者也。”因“相傳葛洪師事鮑元,學道於此”,故又名葛井山[1]。東峪南山有“神泉”,“俗傳里人見一白虎入南山下,覓至山不見,止存一木箭,拔箭得水,故名。”[2]這裡寺廟林立,古有葛洪祠,即《潞州潞城縣三池東聖母仙鄉之碑》所謂的“蓋井葛仙公煉藥之宮”,還有圓寂寺,“在潞城縣東南十里葛井山下,唐天祐年建,今廢。”今存聖母廟、龍王廟,可以想像到當年香火繚繞,雲蒸霞蔚的景象。
東邑龍王廟

龍王廟位於村東北,東臨五道溝,坐北面南,俯臨村莊,兩進院落。山門三間,兩側連線八字影壁牆,與兩側圍牆貫通。入山門靠西處有一眼水井,和祈雨有關。山門內兩側各為三間廂房,中間甬道直通戲台,構成第一院落,南北進深12.3米,東西寬16.7米;戲台下為通道,上為三間倒座戲台,正殿與戲台相對,以甬道相連,兩側為東西配殿各五間及廂房各三間,正北為大殿三間,東西耳殿各三間,構成第二進院落。南北進深26.9米,東西寬16.7米。龍王廟布局規整有序,符合中國傳統建築以中軸線為主,左右對稱的布局格式。
山門三間,單檐硬山頂,面闊8.31米, 進深6.3米,明間中部設板門兩扇,前檐柱頭斗栱四鋪作,單下昂(琴面)捲雲耍頭,補間斗栱雙下昂,上昂後尾挑入垂蓮柱,上承托在中金檁下皮,後檐為一斗三升。梁架由四栿、平梁、插手構成,灰布瓦頂,磚木結構,從建築形制和藝術構件的特徵看,應是清代遺物。東側廂房用作伙房,西側廂房用作宿舍,宿舍門窗開向廟外,均拆改為現代建築。
戲台三間,倒座式,即坐南朝北,面向正殿,面闊9.9、進深6.56米,單檐硬山頂,灰布瓦頂。上下兩層,下層為通道,通道頂部鋪木板,正面(面向山門)牆體直達檐口。中間開方形門,上部做拱形門頭,沙石材質,雕刻蓮花、龍、蓮瓣圖案,上方鑲“民生潤澤”石匾(0.75米×2.46米)一塊。背面(戲台正面),明間下部為長方形門洞,東側石砌台階,可達上層。戲台前檐斗栱四鋪作單下昂,捲雲式昂頭。柱頭斗栱耍頭為象頭,補間為龍頭。明間雀替為龍頭,兩次間為象頭。梁架由四椽栿、平梁構成。梁架殘存部分有彩畫,無壁畫。台口被門窗壘砌封閉,兩側東西耳房已被拆除,但建築和架檁的痕跡清晰可辨,應為唱戲時化裝、休息的場所。

正殿是龍王廟最主要的建築,位於中軸線最北端,坐落在長14.76、寬13.5、高1米的台基之上,台基東、西、南三面設台階。正殿三間,面闊13.24、進深11.97米,單檐懸山頂,灰瓦,大吻、垂獸、戧獸、套獸均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6條龍,垂脊雕鳳,均配飾牡丹,可惜垂脊只留一條脊剎,有“嘉慶元年五月立”題記。明間設板門(已毀),兩次間為坎牆直欞窗,明間覆盆柱礎,青石淺雕雲龍圖案,次間為方形石料基座。
砌上露明造,舉架平緩,減柱造,方形抹棱金柱、山柱,檐柱收殺、側腳,柱頭卷剎顯著,設欄額普拍枋。用材自然粗放,面不規整,圓木稍加砍制便使用,採用乳栿對四椽栿,栿上兩蜀柱(有方形、圓形)上有大斗,平梁座於斗內,縱向出栱托替木、承金檁,蜀柱間由縱向襻間枋連線。平樑上設插手,脊瓜柱下設定合■,上承大斗捧接令栱、替木承托脊檁。侏儒柱下插合■,蜀柱下用駝峰,合■、駝峰兼而用之的做法較為少見。各縫梁架結構處理一致,四椽栿插入後牆內設後檐柱承托,椽頭卷剎明顯。牆體均為坎磨青灰磚砌築,正面兩次間設坎牆,兩山牆及後牆均砌至檐口。
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耍頭昂形,重拱計心造。里轉四鋪作,出華拱一挑,第二跳昂後尾作雀替狀承托乳栿。正身耍頭為真昂與令拱相交上承隨檁枋、檁檐,後尾由乳栿駝峰承托,上座大斗,下承金檁,在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明間補間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重拱計心造。櫨斗作圓形,共12瓣,第一跳華栱兩側出45°斜栱,第二跳下昂兩側出45°斜栱兩縫,令栱加長,正身為昂,兩側45°出兩縫耍頭,上承隨檁枋、檐檁里轉五鋪作,偷心造。華栱兩側45°斜出耍頭,上昂後尾插入垂連柱,上承金檁。它和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間補間斗栱的形制如出一轍。這種在45°角線上出龐大的斜栱兩縫,第二跳加至四縫,使斗栱的形狀如同怒放的花束,是遼金兩代斗栱獨有的構造特徵,金代尤為顯著。
次間補間斗栱:正身與明間結構基本一致,唯櫨斗作六瓣,二、三跳45°斜栱耍頭一縫,三令栱作鴛鴦交首狀,出斜栱。
金柱斗栱:四鋪作,設欄額,斗栱十字相交,承托四椽栿與乳栿結點,縱向有襻間枋。正身栱做雀替狀施於乳栿下。從結構上看,正殿主要構件是金代物。
東西耳殿各三間,通面闊7.5米,前插廊,單檐硬山頂,縱向磚券窯洞。面為三間實為一間,明間後牆砌拱形神龕,布筒板瓦,脊為雕龍圖案。
東西配殿及廂房分設於大殿、戲台與山門兩側,均為硬山式建築,自北而南配殿五間有前廊,中間三間,南端三間,建築已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唯東側中間三間可看出清代樣式。
正殿前台基上,東西各蹲一石獅,被移至學校門前。廟中碑刻在“文革”期間遺失,現今還沒有找到其創始年代的文字記載。
龍王廟布局規整對稱,保存完整,“神殿與戲台結合構成神廟,是北宋以後中國本土宗教場所的顯著特徵。”[4]他們結合的思想基礎是孔子的“興於禮,成於樂”的禮樂觀,神殿象徵著禮,戲台象徵著樂,禮樂是祭祀的兩面。“無戲樓則廟貌不稱,無戲樓則觀瞻不雅”[5],沒有戲台,“不惟戲無以演,神無以奉,抑且為一村之羞也”[6],這種思想體現了“禮以節人,樂以和人”的禮樂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晉東南地區多神廟,每年的雩祭儀式和春祈秋報相結合,造就了當地以取水求雨為主旨的獨特的賽社活動。
農業社會,人們最大的企盼就是風調雨順,來年能有好收成。龍王作為司雨水之神,便格外受到人們的尊崇。早在秦始皇時,就有“黃帝得土德,黃龍地寅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的記載。到漢代,民間出現了以五色龍祈雨的習俗。《唐志》:“上黨有五龍山。”《十六國春秋》:“西燕慕容永時有五色雲見於此,遇旱禱雨輒應,因置祠以祀五方之神。”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國朝緣唐祭五龍之制,春秋常行其祀。先是熙寧十年八月信州有五龍廟,禱雨有應,賜額曰:‘會應’。自是五龍廟皆以此名額雲。徽宗大觀二年十月,詔天下五龍廟皆封王爵。青龍神封廣仁王,赤龍神封嘉澤王,黃龍神封孚應王,白龍神封義濟王,黑龍神封靈澤王。”龍王由民俗之神上升為祀典之神,為龍王修建廟宇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龍王廟往往建在有泉、池、井的地方,因為這裡能“禱雨而應”。晉東南的府州縣誌及現存石刻,到處都有禱取“神水”而“靈應”降雨的記錄。潞城東邑龍王廟山門西側有井,應為禱雨取水之池。
雩祭作為一種祈雨的儀式,分為官辦和民辦兩類。
從商周開始,祭祀便和禮樂相伴,是國家的重要行為。官方主持的祭祀活動正式莊重、規範高雅。而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禮樂祭祀在轉變為民間集體行為時,往往帶有了娛樂遊戲的成分。“祭禮”漸漸演變成“戲禮”(蘇東坡語)。學者王國維在論及上古戲劇時說:“巫之事神,必用歌舞”,“歌舞之興,其始於古之巫乎?”在雩祭儀式中,女巫擔任主角。廖奔先生認為“雩祭的目的在於‘以舞降神’以祈雨,其中歌舞媚神的成分比較大,它出現在農業文明興起之後。”[8]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過濾,“歌舞媚神”已演變為歌舞娛人,民間的迎神賽社卻呈現出公眾性的狂歡。人們在這種周期性的儀式中舒展著疲憊的身心,釋放著壓抑的情感。和官辦雩祭枯燥乏味相比,民間的雩祭儀式要熱鬧得多。
潞城東邑村龍王廟的迎神賽社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二月二是傳統龍抬頭的日子,因為二月初處於驚蟄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恢復活力,龍也要甦醒過來履行它降雨的職責。從時節上來說,二月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春耕播種非常需要土壤濕潤,保有水分,若是天公降雨,無疑是農民的一大福祉。六月初六正值穀物秀而未實,或實而未堅,農夫希望普降甘霖,秋天才會獲得豐收。另外,如果禱雨而應,祈得甘澤,也應演戲酬報,謝過龍王。

祈雨之前,會首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安排好求雨、演戲、社火等各項事宜。主禮通常由陰陽先生擔任,廚師負責煮花祭、備供饌,祭樂樂戶承應,執役村民分管,鄉人表演社火。可以說,不分貧富貴賤,不論階層行業,全民都參與到祭祀與狂歡之中,勞作的辛苦得到釋放,情感得以宣洩。
廟會通常五天。第一天是隆重的祈雨儀式和社火表演。第一項是祭拜取水。會首帶領男村民,人人頭帶柳圈,手執柳條,依次進入龍王廟正殿,專人端上花祭、供饌及長頸陶瓶,上香跪拜,三禮九叩,肅穆虔禱。龍王坐像近一米高,木架支成空心,泥塑,塗以油彩,黑臉,雙目迥然。拜畢,會首手捧陶瓶,舉過頭頂,領村民走至山門左側井口旁,用紅繩系瓶口,徐徐放如井中,俯首噤聲,點燃香枝,頻頻叩首。禮畢,將紅繩繫到旁邊的柳樹上,等待龍王賜雨。曬龍王儀式結束後,恭恭敬敬地取回神水,供奉在大殿的供桌上。井水旱不枯,澇不溢,在民間傳說中被認為是通向神秘世界東海龍王居所的海眼。
第二項是熱鬧的曬龍王巡街活動。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將龍王爺抬到坐架上,扛著出行,因為是為民求雨,大家都很樂於出力。八音會細吹細打,在前面鳴鑼開道,龍王爺緊隨其後,會首帶領眾鄉親浩浩蕩蕩從龍王廟出發,順街出村,沿田間地壟到附近的三皇腦祭拜,然後返回,把龍王爺放回正殿。三皇腦已無遺蹟可考,但當地的百姓認為三皇主管一切神靈,所以龍王出動一次,有必要祭拜三皇。三皇有上三皇、中三皇、下三皇的說法。上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他們是傳說中天、地、人的祖先,其中天皇主氣,地皇主德,人皇主生。中三皇為伏羲、女媧、神農。下三皇是黃帝、堯、舜。
曬龍王這種儀式,大概源於幾種想法:第一,龍是喜靜不喜動的動物,平時潛居幽深的龍洞、龍泉、龍井之中,現在敲鑼打鼓這么一鬧騰,便會興風作浪,布雨降霖。第二,龍王作為司雨之神,應該讓它及時了解民間旱情,不能褻守瀆職,不管老百姓疾苦。第三,龍王爺怕熱,被放在太陽下暴曬,曬出汗了,流到人間便是甘露。考究曬龍王這一習俗的由來,龔維英先生認為讓龍王受苦源於讓巫覡受苦。他說:“本世50年代初期,農民抗旱,尚‘烤龍王’求雨,即曝巫之遺存。”[9]但把龍當作巫覡,似乎有點勉強。苑利先生認為:“曬龍王實際上源於上古另一種更古老的習俗——造土龍。”[10]但為什麼造土龍會致雨,不得而知。《淮南子·墜形訓》云:“土龍致雨。”高誘注曰:“湯遭旱,作土龍以象龍,雲從龍,故致雨也。”《山海經·大荒東經》曰:“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說得就是造土龍求雨。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內出李祈雨法,以甲乙日擇東方地作壇,取土造青龍,詣龍所汲流水。”有可能是因為土龍是用泥做的,需要在太陽下暴曬才可定形,所以有了曬龍王這一風俗。
接下來是比較刺激的斬旱魃儀式。旱魃是中國神話中乾旱的製造者,《詩經·雲漢》有語“旱魃為虐,如焱如焚”。旱魃的製作方法很簡單,用樹枝做個身子骨架,外面用彩紙糊裱,菜瓜做頭,掏空瓜瓤,注進紅水,封嚴。把旱魃放到平板車上,沿街遊行,回到龍王廟後,主禮歷數旱魃的種種罪狀,然後一聲喝令,旁邊手執利刃的小伙子一刀砍下旱魃的頭,“鮮血”淋漓。不過現在旱魃的製作多了幾分遊戲的心態,紙糊的旱魃身子裡填滿鞭炮,頭應聲倒地之後,身子也噼里啪啦燃燒起來,頗為刺激。百姓認為除掉旱魃,才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最後進行的是紅火熱鬧的社火表演,“扛裝”、“晃槓”、“踩蹺”是傳統的表演項目,下面逐一介紹。
扛裝:一成年男子肩負鐵架,架上安一根1米多長的鐵棍,棍端橫懸一圓形支架,支架的下端是用布做成的卡通動物,一位五六歲的兒童輕坐於上,臉部化裝成戲劇角色,頭戴花冠,花冠左右插兩翎,身披斗篷,腰系裙子,腳穿繡花鞋,手拿扇子、花束,隨著八音會的伴奏,男子和兒童有韻律地擺動。
晃槓:最下端是一木箱,內裝石塊或鐵等沉重物,外飾彩繪。木箱正中豎插木桿,木桿上豎著固定三面大鏡子,每面大鏡子的左右橫著固定兩面小鏡子,鏡子周圍用彩綢花束裝飾,鏡子之間書寫“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祈福報功”等字樣,最上端插雞毛撣子。木箱前後橫插一槓,由兩青年面對面抬著,前後左右四人拽著木桿上端垂下來的繩子保持平衡。
踩蹺:潞城境內廣泛流行,演員腳踩蹺棍,裝扮成戲曲人物,在八音會伴奏下邊唱邊舞。踩的木棍在三尺以下的叫小蹺,三尺以上的叫高蹺,有的高蹺演員能在空中表演各種動作。
雩祭儀式肅穆隆重,百戲社火熱烈歡騰,廟外廣場和街道人山人海。
第二天正式演戲,同時廟會進行,為期三天。馮俊傑先生考證:“晉東南‘謝雨’演戲,也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首先是由值年總社首‘寫戲’,即聘請戲班,點劃劇目,並與戲班科頭簽訂演出契約;然後再對戲班提出許多戒條,張榜公布;戲班也要張貼告白榜文,以聲明自己的演出完全符合祀典。”現在儀式有所簡化,但演戲的熱情卻很高漲。在唱戲之前,有專人拿扎了紅綢的竹掃帚到村的四角打掃,掃除旱役和災難。然後樂班鳴鑼響鞭,正式開演,先演賽戲再演大戲。賽戲演給龍王,大戲唱給百姓。賽戲是一種頭戴假面,綜合儺儀和春社祭祀的戲劇演出。大戲指的是當地流行的上黨梆子。賽戲唱腔很簡單,只是念白朗誦向歌唱過渡的原始形態,有固定的演出劇目《調鬼》和《斬旱魃》。《調鬼》是開台戲,演員頭戴面具,扮七鬼,先在台下後在台上跳躍,聽候調鬼師(城隍)訓誡。城隍奉玉帝旨意,下得天庭,調來諸鬼神,逐一囑咐,要他們各保一方,風調雨順。《斬旱魃》劇情簡單,演趙萬年忤逆不孝事,不久變成旱魃,穿短褲,束紅腰帶,光膀子,頭戴鮮羊肚,手端一碗羊血,被四大天神趕下台來,直奔觀眾,觀眾立即吶喊、圍追,並以土塊拋打。旱魃以手灑羊血開道,並可任意抓取、拋灑商販貨攤上的食物。最後,旱魃又被四大天王追回舞台斬首。其實這齣戲是社火中的斬旱魃的戲劇樣式,現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時也被其他傳統劇目代替,如《華容道》、《單刀會》、《二仙傳道》、《叢台設宴》等。接下來便是唱大戲,當地百姓稱上黨梆子為大戲,上黨梆子形成於澤州,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唱腔高亢明朗、粗獷樸實、直出直入、強烈激越。當地人最愛聽的是楊家將、岳家將等武戲,如《三關排宴》、《天波樓》、《雁門關》、《闖幽州》等,趙樹理曾說:“從家裡到野地,到處唱起乾梆戲。”可見梆子腔在當地很受歡迎。
潞城東邑龍王廟廟會涵蓋了晉東南地區迎神賽社諸多儀式,如取水、曬龍王、斬旱魃、百戲社火、迎神演劇等。農業社會,人們把希望求助於神靈,雩祭和春祈秋報無論對國家還是百姓都是重要的事宜,在這種祭祀儀式中,祭祀禮儀、百戲雜陳、戲劇演出都是奉獻給神靈的藝術供品。民間把所有這些娛神又娛人的活動統稱為“社火”。宋代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輕薄行歌過,癲狂社舞狂。”自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上黨地區的迎神賽社能夠生生不息,繁衍千年而不衰,是因為人們在宗教祭祀和官方禮儀中找到了緩解疲勞舒展身心的通道,他們等待著這種周期性的、年復一年的盛宴到來,呈現著真實的民眾狂歡和世俗娛樂。

建築

現存主要殿宇屬於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廟坐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戲樓、正殿,兩側有耳殿、廂房等,共有殿宇33間。山門位居廟前、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琉璃脊獸,筒板瓦作。琉璃以黃綠紅三色為主,色彩艷麗。柱頭科三踩斗拱單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科,斗拱同柱頭科。明間辟門, 以作通道。倒座戲樓位居山門之後,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上下兩層,下面明間辟通道,上建戲樓,硬山頂。柱頭科五踩斗拱雙下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間各施補間科兩朵,斗拱形制同柱頭科。前後檐圓柱方額,結構精巧。屋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古樸雅致。正殿系廟內的一個主體建築,建於高台之上,廣深三間,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單檐懸山頂。斗拱為柱高四分之一,柱升起與柱側角明顯。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昂為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鋪作一朵,出四十五度斜拱。殿內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梁架規整,結構簡練,雖經後人多次重修,仍保留金代建築風格。殿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前檐破子欞窗,隔扇門裝修。殿內三壁殘存人物故事,壁畫依稀可見。整個殿堂氣勢雄偉,古樸壯觀。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潞城縣東南5千米處的東邑鄉東邑村中,東北緊依盧醫山,西南與農舍毗鄰居,松柏蒼翠,綠樹成蔭,景色十分優雅。該廟創建年代不詳,金代以後多次重修。現存主要殿宇屬於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廟坐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戲樓、正殿,兩側有耳殿、廂房等,共有殿宇33間。山門位居廟前、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琉璃脊獸,筒板瓦作。琉璃以黃綠紅三色為主,色彩艷麗。柱頭科三踩斗拱單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科,斗拱同柱頭科。明間辟門,以作通道。倒座戲樓位居山門之後,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上下兩層,下面明間辟通道,上建戲樓,硬山頂。柱頭科五踩斗拱雙下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間各施補間科兩朵,斗拱形制同柱頭科。前後檐圓柱方額,結構精巧。屋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古樸雅致。正殿系廟內的一個主體建築,建於高台之上,廣深三間,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單檐懸山頂。斗拱為柱高四分之一,柱升起與柱側角明顯。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昂為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鋪作一朵,出四十五度斜拱。殿內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梁架規整,結構簡練,雖經後人多次重修,仍保留金代建築風格。殿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前檐破子欞窗,隔扇門裝修。殿內三壁殘存人物故事,壁畫依稀可見。整個殿堂氣勢雄偉,古樸壯觀。東邑村距縣城東南約10里,古稱黃邑,舊屬葛井鄉。龍王廟位於村東北,坐北面南,兩進院落。入山門靠西處有一眼水井,兩側各為三間廂房,中間甬道直通戲台。
戲台三間,倒座式,即坐南朝北,面向正殿,單檐硬山頂,灰色瓦頂。上下兩層,下層為通道。戲台前檐斗拱四鋪作單下昂,捲雲式昂頭。柱頭斗拱耍頭為象頭,補間為龍頭。明間雀替為龍頭,兩次間為象頭。梁架由四椽、平梁構成。梁架殘存部分有彩畫。
正殿位於中軸線最北端,坐落在長14.76米、寬13.5米、高1米的台基之上。正殿三間,面闊13.24米,進深11.97米,單檐懸山頂,灰瓦,大吻、垂獸、戧獸、套獸均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6條龍,垂脊雕鳳,均配飾牡丹,垂脊現剩一條脊剎,有“嘉慶元年五月立”題記。
龍王廟布局規整對稱,保存完整,“神殿與戲台結合構成神廟,是北宋以後中國本土宗教場所的顯著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