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蒙古軍萬戶府,元軍事機構。統欽察、乃蠻、捏古思,那牙勤等4千餘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路蒙古軍萬戶府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元
- 隸屬:大都督府
東路蒙古軍萬戶府,元軍事機構。統欽察、乃蠻、捏古思,那牙勤等4千餘戶。
東路蒙古軍萬戶府,元軍事機構。統欽察、乃蠻、捏古思,那牙勤等4千餘戶。沿革原為合赤溫後王合丹所轄遼左諸部人眾。至元二十四年(1287),合丹附叛王乃顏作亂,兵敗投降,次年,復結諸王火魯火孫叛,為皇太孫鐵穆耳率玉昔帖木兒蒙...
東路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文宗至順二年(1331)正月,由東路蒙古軍上萬戶府改置,隸大都督府。秩正三品。沿革 東路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文宗至順二年(1331)正月,由東路蒙古軍上萬戶府改置,隸大都督府。置營遼陽,衙司在大都麗正門內。設都指揮...
。印正面陰刻八思巴文篆體“東路蒙古侍衛親軍百戶印”。元代東路蒙古侍衛親軍,是至順二年(1331)正月,由東路蒙古軍萬戶府改建的,改稱後的全稱為“東路蒙古侍衛親軍指揮使司。”至元五年即公元1339年,此印當為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時鑄刻。印邊長6.76、厚1.3、通高6.8厘米。現藏吉林省博物館。
陝西四川蒙古軍都萬戶府印,北元官印。1974年出自吉林通榆縣興隆山鄉廟腰屯。銅質。印面方形,背有一長方板狀印柄,稍殘。印正面陰刻八思巴楷體“陝西四川蒙古軍都萬戶府印”12字。背面印柄兩側豎排陰刻三行漢字。右側系“陝西四川蒙古軍都萬戶府印”;左側為“宣光二年五月日”,次行字系“中書禮部造。”宣光...
東路蒙古軍元帥府,官署名。元朝軍府之一。初置年代不詳。原隸遼陽行省,文宗天曆二年(1329),劃歸大都督府,列入侍衛親軍系統。沿革 東路蒙古軍元帥府,官署名。元朝軍府之一。初置年代不詳。原隸遼陽行省,文宗天曆二年(1329),劃歸大都督府,列入侍衛親軍系統。至順元年(1330),改為東路欽察軍萬戶府。順帝...
正二品,管領左右欽察兩衛、龍翊侍衛、東路蒙古軍元帥府、東路蒙古軍萬戶府、哈剌魯萬戶府。天曆二年,始立欽察親軍都督府,秩從二品。後改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三員,正二品;同知二員,正三品;副都督三員,從三品;僉都督事二員,正四品;經歷二員,從六品;都事二員,從七品;管勾一員,照磨一員,俱...
耶律古乃(1234年-1269年),大蒙古國行廣寧府路總管軍民萬戶府事耶律收國奴的長子。1259年,收國奴逝世,耶律古乃嗣位。中統元年(1260年),古乃征討河西;三年(1262年),征討李璮,攻破嶧山,因功皆受賞。至元六年(1269年),大蒙古國朝廷將廣寧並於東京,古乃去職,東遼國附屬政權完全滅亡。這年古乃卒...
二年,立都督府,以統左、右欽察、龍翊三衛,哈剌魯東路蒙古二萬戶府,東路蒙古元帥府,而以燕鐵木兒兼統之,尋升為大都督府。燕鐵木兒乞解相印還宿衛,帝勉之曰:“卿已為省院,惟未入台,其聽後命。”二月,遷御史大夫,依前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太平王。未幾,復拜中書右丞相、監修...
德祐二年(1277年)二月,參加張珏守重慶之戰,攻陷重慶城,授西川蒙古軍馬六翼新附軍招討使,遷四川西道宣慰使,加都元帥。此後鎮壓羅氏鬼國、亦奚不薛(即水西)、烏蒙、秦龍、河西地區,歷任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都元帥宣慰使、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右丞、四川等處行樞密院副使、蒙古軍都萬戶府都萬戶、升同知四川等處...
五月,海都謀擾邊,有旨令伯帖木兒以其軍先來。行至怯呂連河,值拜要叛,伯帖木兒即移兵致討,擒其黨伯顏以獻。帝深加獎諭,賜以所得伯顏女茶倫。是年冬,立東路蒙古軍上萬戶府,統欽察、乃蠻、捏古思、那亦勤等四千餘戶。升懷遠大將軍、上萬戶,佩三珠虎符。二十七年,哈丹復入高麗,伯帖木兒奉命偕...
元成宗以皇孫身份撫軍於北,詔以土土哈從。追乃顏餘黨於哈剌,誅叛王兀塔海,盡降其眾。至元二十五年(1288),諸王也只里為叛王火魯哈孫(火魯火孫)所攻,遣使告急。復從皇孫移師援之,敗其眾於兀魯灰。還至哈剌溫山,夜渡貴烈河,敗叛王哈丹,盡得遼左諸部,置東路萬戶府。元世祖多其功,以也只...
公元1323年,8月28日 東路蒙古萬戶府發生饑荒,元廷決定賑以2個月糧。公元1323年,10月4日 在八月政變(即元英宗被御史大夫鐵失等所殺)後不久,晉王也孫鐵木兒即位於龍居河(即今克魯倫河),是為泰定帝。公元1323年,元至治三年,置潛山縣。公元1323年,身為高僧的前宋恭帝懷念宋朝,寫了以下的詩句:...
此時,女直水達達萬戶府在行政隸屬關係上仍受開元路管轄。王綿厚先生根據今黑龍江省阿城市曾出土的至元十五年(1278)“管水達達民戶達魯花赤之印”,認為女直水達達萬戶府的治所應在金上京故城,即黑龍江省阿城市。①.. 元世祖後期,東道蒙古諸王由於長期鎮守東北,勢力逐漸坐大,女真水達達地區也在其控制之中。世祖...
在速黑忒率塔山左衛南遷後,速黑忒弟古對珠延率領塔山衛部民亦向南移動,至其孫布顏時,因不堪西部蒙古族侵擾,再南遷,避居烏拉河濱,“盡收烏拉諸部,率眾於烏拉河洪尼處築城稱王”(遺址即今吉林省永吉縣烏拉街滿族自治鄉北之烏拉古城)。布顏稱王時,哈達部正強盛,聽命於王台。至布顏孫滿泰、布占泰...
劉泉十路將軍萬戶府鎮撫 劉澤監昌樂酒稅 劉成滕嶧兩州諸軍奧魯長官 劉用由宣課所提控按牘議事,山東行省益都等路大都督府歷廉訪府轉運司濟南、益都、淄萊三路諸軍奧魯總管府知事,山東東路都轉運使司經歷,益都等路管課提舉,改密州鹽司副使。以子貴,贈中順大夫、禮部侍郎、上騎都尉,追封彭城郡伯。後世...
元朝初年,由於長時間的殘酷戰爭和蒙古族剛一進入中原時採用的落後統治方式,致使中原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雖然元世祖忽必烈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生產發展的措施,使經濟有所復甦,但殘暴的統治及民族分化政策,使得元代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相當尖稅。元末,土地兼併更加嚴重,廣大農民已無地可耕,加上連年旱災、水荒,無...
有人認為,“客兵”是外國人組建的軍隊,揚州調來的“合必軍”是波斯軍隊。 吳幼雄《論元末泉州亦思巴奚戰亂》認為:“‘客兵'是對地方土軍而言的。‘客兵'、‘土軍'都是正規軍,只差別‘土軍'的兵員為本地籍,‘客兵'的兵員為外地籍而已。”“‘合必'一名,是蒙古人的名字,非波斯人的名字,亦即揚州調來泉...
21 欽察親軍左右翼考 / 401 21.1 元哈剌魯萬戶府 / 403 21.2 元東路蒙古軍 / 413 21.3 余言 / 422 21.4 結語 / 424 22 元統二年收田事件研究——國家與貴族、寺院爭奪土地的背後 / 427 22.1 問題的提起 / 427 22.2 對文獻本身的考察 / 429 22.3 元代官寺與貴族賜田的收租權與還官問題...
1235年,蒙古軍分兩路攻宋。東路軍由皇子闊出、諸王口溫不花(別里古台子)、國王塔思等統率,漢軍萬戶史天澤等從征。八月,蒙古軍入唐州,末將全子才棄軍逃遁。十月,闊出統大軍攻陷棗陽,引兵西掠襄陽、鄧州等地。1236年,襄陽宋將叛降蒙古,城中儲積的大量糧食、軍器、金銀盡為蒙古所得。1237年,蒙古軍又攻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月,明朝廷派遣大軍分東西兩路進殲元軍。東路軍由李文忠率領,深入沙漠追殲元朝皇帝。李文忠攻克應昌(今內蒙古清平),俘虜了元順帝的孫子買的里八剌及后妃等。北元皇帝愛猷識理達臘僅與數十騎向北逃到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舊部。西路軍由徐達率領,於四月在沈兒峪(今甘肅定西北)全殲擴廓...
所記載:在乙亥(1215年)依附木華黎,最後董俊棄金歸順蒙古軍。己卯,以勞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同上)。四年後拔為知中山府事(河北正定),進入蒙古統治機構。雖然比較近,但是離開根據地擔任知中山府事,可以牽制當時在真定(河北正定)抵抗蒙古軍的金將武仙的動向。他數破武仙,立功內升為龍虎衛上將軍,...
元麗聯軍兵分江南路和東路軍兩路,忽必烈設立“日本行中書省”(日本行省)和“征東行中書省”(征東行省)兩個機構,作為這次戰爭的指揮部,分別管理兩路軍隊。阿剌罕被任命為日本行省的最高長官——右丞相,統率40萬蒙古軍東征,但並未馬上出發,可能是為了在江南軍和東路軍站穩腳跟後的接收和增援(即“征東...
大安三年(1211年),高麗熙宗派到金朝的使臣金良器在金中都附近的通州遭遇蒙古兵,中箭身亡,9名隨從也被殺。此後高麗也不斷接到蒙金戰爭的情報,深知“蒙古於夷狄最兇悍”。貞祐六年(1218年),成吉思汗應耶律留哥的要求,派哈真、札剌領兵一萬人征討東遼的反蒙契丹人。當時遼東大部已被金朝收復,蒙古軍便...
第四節 薩爾滸大戰的右側戰場——明軍東路軍的敗沒和南路軍的狼狽逃歸 第二十九章 後金攻占開原與鐵嶺和吞併葉赫 第一節 後金攻占開原 第二節 後金遷都界凡城 第三節 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 第四節 後金攻陷鐵嶺 第五節 後金吞併葉赫 第三十章 葉赫滅亡後後金與蒙古各部的關係 第一節 後金致蒙古喀爾喀五部的書信...
元初,蒙軍平定大理後,早在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就於自古屬於中國、“其地在大理西南,瀾滄江界其東,與緬地接其西”的金齒地區(今德宏州及保山部分地區)設立了金齒等處安撫司治理其他,後分設東、西兩路。賽典赤建立行省時,於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西路為建寧路,東路為鎮康路,仍分屬安撫司統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