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東華詩社是瀘州百年前當地文人名流唱和交友之所,也是朱德早年留瀘時期的重要活動地點,現為重要的歷史建築遺蹟。
1916年—1920年間,朱德駐節瀘州期間為朱德在瀘居住地。1916年6月護國戰爭結束後,朱德率部進駐瀘州,並與當時思想進步者趙又新、羅筱吟、孫炳文、陶開永、溫翰楨、蘇啟元等一起在陶開永宅第組織成立“東華詩社”, “大力宣傳,振興東亞中華”,“高聲呼籲,打到西方帝國”,宣傳進步思想。在朱德舊居成立了瀘州第一個學習馬列主義小組,閱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刊物和書籍,是瀘州開始新文化活動最早的組織,為川南地下黨組織的成立奠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2023年3月,瀘州市博物館啟動朱家山東華詩社舊址環境整治項目,對其外環境進行整體提升,增設具有革命紀念類建築的門頭和觀眾接待室,突顯位於城市中心的革命建築標識性。4月6日,記者從市博物館獲悉,為重現“東華詩社”盛況,瀘州市博物館推進朱家山東華詩社舊址保護規劃項目,並進行外環境整治工作。
人文背景
朱家山東華詩社舊址始建於清末明初,原為清末舉人,開明紳士陶開永宅第,先包括陶開永宅地和朱德舊居。1916年-1920年間,朱德駐節瀘州,曾在朱家山石園組織東華詩社活動,以詩言志,宣傳革命。由朱德舊居、四合院、詩社三部分組成,是朱德同志在護國、護法戰爭期間,先後五年在瀘州以文會友,以詩言志組織“東華詩社”的舊址。
1913年至1921年,王少溪連續8年擔任勸學所文牘及城區勸學員。在勸學所工作的同時,參加了朱德在瀘州組建的東華詩社。
建築格局
宅內築有石園,乃一四合小院,有涼亭、水池、假山、天井等結構。殿前左首一小樓,木花雕欄,飛檐懸掛,古樸簡陋,書香甚濃。門前一匾,上 書“帥府”,是
朱德親筆所題。字跡蒼勁,剛柔並濟。朝南座一小樓,隱於修竹之茂,藏於喬木之蔥,築室於峰岩山石之上,即朱德將軍故居。
規模體量
東華詩社舊址總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由朱德舊居、四合院、詩社三部分組成。
社會意義
東華詩社舊址見證了朱德從一個舊民主主義革命者轉變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革命者的思想歷程,是研究朱德革命思想和革命道路轉變不可或缺的實物見證,也是瀘州第一個馬列主義學習小組所在地。
保護措施
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