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廣東東華禪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開國元年(公元502年),已有一千六百年的歷史。該寺原名靈鷲寺,乃是印度高僧智藥三藏禪師所創。
公元661年,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繼承五祖衣缽後南歸,經此寺而隱修,改靈鷲寺為東華禪寺,唐宋鼎盛,毀於明清。
公元1997年,已閉過四年關的萬行法師,來到東華山又閉關三年。而立之年出關後,決定恢復東華禪寺,再續禪宗香火。
復建後的東華禪寺有四大法寶:愛國文化,祈福文化,農禪文化,孝親報恩文化。
現任方丈
釋萬行,漢族,1971年出生於湖北隨州市,現任東華禪寺方丈,韶關市人大代表,韶關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相關典故
唐龍朔元年,六祖惠能於黃梅受衣缽,南歸經此寺而隱修,改靈鷲寺為東華禪寺,後去寶林。翁邑自此有傳:先有東華後有南華,東華證道南華弘法。唐宋鼎盛,毀於明清。
公元一九九七年沙門萬行乘願再來,入此山掩關潛修三年,感天地之恩譽您悼捉澤,贈鍵會陰陽之和諧,證佛性之本源,如是出關,復建東華。師手執刀斧,開山辟石,斬荊修路,昔杳無人跡處,丁亥仲秋,寶剎重現,菩提蒼翠,綠樹掩映,僧信雲集。師繼祖師之禪:農禪並重,堂上坐禪,堂下禪做,不做不食;立東華之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萬行法師繼祖師之禪,“農禪並重,堂上坐禪,堂承辨拜下禪做,不做不食”,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秉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道德模範,聖人品行”的理念嚴格管理寺院。僧眾恪守叢林清規戒律,真修實證的清淨道風有口皆碑,使東華禪寺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實修中心,吸引了眾多僧信前來參學問旬槓希紙道。東華禪寺在萬行法師的住持下,已成為韶關地區最具規模的
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市模範宗教活動場所、省和諧寺觀教堂、翁源縣公益慈善倡導者,每年為社會捐贈賑災、助學、扶貧等功德善款數百萬元,極大促進了翁源縣域經濟、文化的健康發展。
2015年4月2日,廣東千年古寺東華禪寺為宣傳佛法,在網路上推出征APP人才廣告,還表明“我佛要你”。吸引了4000份履歷投遞。
農禪文化
<以農入禪,以禪耕農,農禪合一>
東華禪寺定位是禪宗道場,秉承禪宗祖訓,農禪並重:一日不作全永灶,一日不食,堂上坐禪,堂下禪作。
東華禪寺有油茶地1000畝,茶葉地500畝,耕格敬恥地200多畝,菜地30畝;山林地2000畝。農禪田地里種植了茶樹、油茶,五穀雜糧、四季蔬果等綠色有機農作物,源源不絕地供應寺院四眾一年四季的三餐素食。
以農入禪,以禪耕農,農禪合一,是東華禪寺僧眾的修行法門之一。
主要景點
東華景區風光旖旎民熱刪,奇峰異石林立,有五指山、筆架山、靈鷲山、臥佛山、獅子山、駱駝山、象鼻山、玉兔峰、天王石等,為廣東省頗具特色的宗教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