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簸箕山墓地

東簸箕山墓地

簸箕山是九里山北側的一座小山包,海拔只有86.7米。因為開山採石的原因,在山頂部偏西南部曾發現有一座被盜的墓葬,石坑豎穴結構,內填紅粘土,為西漢時期的墓葬。1990年,考古人員在簸箕山東北坡曾發現一號墓(M1);1993年,在近山頂的北坡發現了一處陪葬坑,出土陶俑25件;1994年1月,在距離M1不遠的山坡上發現M2,出土隨葬品30多件,隨後在山頂發現了M3,也就是宛朐侯劉埶墓。也是該墓群中最為重要的一座西漢諸侯王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簸箕山墓地
  • 所屬年代:西漢
文物特徵
解放前,簸箕山是國民黨軍隊在徐州外圍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山頂建有碉堡圍牆等設施。上世紀70年代拆除後,留下1米多厚的碎石堆,劉埶墓即被壓在碎石下。墓上原有封土,封土周圍以石塊壘砌墓垣,墓壙為石室豎穴墓,豎穴墓道共用九層封石封填。墓壙豎穴西部有一盜洞,深約2.3米。墓室位於豎穴下,長3.6、寬2.4米,墓底鋪碎石子。葬具為套合的一棺一槨,墓室的邊箱、足箱中出土隨葬品50件(組),主要有銅鐵器、金銀器、玉石器、骨器等,其中不乏精品。如墓中出土的金代扣,由二塊帶板一枚扣舌組成,帶板長9.1、寬5厘米。正面有淺浮雕瑞獸圖案,十分精美,為墓主人系帶的裝飾。出土的鳥飾形銅戈、人物畫像鏡保存良好,製作精湛,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墓中出土的“宛朐侯劉埶”龜鈕金印,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龜鈕金印。邊長2.3、通高2.1厘米、重127克,印文為白文“宛朐侯劉埶”四字。根據此印可知墓主人為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子。劉交為漢高祖劉邦的異母弟,公元前201年被封為楚王,都彭城。劉埶為劉交的第六子,景帝即位時被封於宛朐,今山東菏澤西南。漢景帝三年,因參與“七國之亂”被誅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