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紅砂石趙儀碑

東漢紅砂石趙儀碑

東漢紅砂石趙儀碑是蘆山縣博物館館藏文物。

趙儀碑來自東漢末年,其上記載了蜀郡都尉趙儀的生平。

2000年6月趙儀碑被發現時已斷為三塊,長、高分別為112、53厘米,115、50厘米,115、53厘米,後人經過拼接,大體可窺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紅砂石趙儀碑
  • 館藏地點: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文定街15號
  • 出土時間:2000年6月
  • 所屬年代:漢
  • 類別:石碑
  • 字型:隸書
  • 所屬博物館蘆山縣博物館 
  • 所屬地區:四川雅安
  • 雕刻石匠:劉盛 
簡介,藝術價值,歷史價值,

簡介

考古學界聞名遐邇的國寶“趙儀碑”,2000年在蘆山縣舊城改造挖地基時出土。
趙儀碑來自東漢末年,其上記載了蜀郡都尉趙儀的生平。隨後,這件稀世珍寶被用作蘆山古城的建築材料,掩埋於古城門腳下長達一千八百多年。
2000年6月趙儀碑被發現時已斷為三塊,長、高分別為112、53厘米,115、50厘米,115、53厘米,後人經過拼接,大體可窺全貌。由於趙儀碑以紅砂岩為材料,石質疏鬆,其正面銘文已模糊不清,但碑陰面隸書五列一百餘字保存完好,字口清晰,有如新刻,這在目前國內所存漢碑中絕難見到。
趙儀碑刻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廿日癸酉, 為東漢末期。紅砂石質,出土時斷為三塊,應是早年修建城牆時所破壞。三塊碑陰均刻有碑文,其中兩塊的正面有銘文,字型均為隸書,在銘文上面另鐫有“蜀郡屬國”四個大字,字型為隸書。碑陰字跡清晰,雖斷裂處有損,但仍可讀。現存字107個。
趙儀碑陰面銘文的末尾處,篆刻著作者姓名,這個名字隨著破裂的石碑一起分為兩半。他叫劉盛,是東漢末年的一名石匠。雅安另一件國寶,東漢樊敏碑上,同樣可見這個石工的名字。
現收藏於蘆山縣博物館。
2023年入選國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

藝術價值

趙儀碑上褪去嚴肅神情顯出天真不羈的文字,在沿襲漢朝書法藝術風格的同時,孕育著即將在魏晉南北朝興起的另一種書法藝術形式——魏碑楷體。趙儀碑上褪去嚴肅神情顯出天真不羈的文字,在沿襲漢朝書法藝術風格的同時,孕育著即將在魏晉南北朝興起的另一種書法藝術形式——魏碑楷體。其展示了中國書法兩種基本字型的過渡環節,完整呈現了書法三大基本字型的相互演進過程。

歷史價值

趙儀碑作為建築材料,緊貼著城門原封不動地長眠地底,一千八百多年未受任何驚擾,直到2000年才被發現,足以證明自漢朝開始,蘆山縣的城市布局就未改變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