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三足陶鼎是2007年公安部門轉交的文物,鐘山縣博物館收藏,三級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三足陶鼎
- 館藏地點:鐘山縣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 類別:陶器
東漢三足陶鼎是2007年公安部門轉交的文物,鐘山縣博物館收藏,三級文物。
東漢三足陶鼎是2007年公安部門轉交的文物,鐘山縣博物館收藏,三級文物。文物尺寸口徑16厘米,底12厘米,高20厘米。文物特徵三足,足外侈,子母口,帶蓋,半圓蓋頂飾羊角鈕,且飾弦紋兩圈,腹上束下鼓,牛腿足,雙耳。1...
東漢三足陶鼎 東漢三足陶鼎是東漢時期的文物。
東漢初期三足陶鼎 東漢初期三足陶鼎是東漢初期的文物。
漢灰陶鼎 漢灰陶鼎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周口華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文物介紹 漢灰陶鼎,泥質灰陶。呈扁圓形,圓弧頂蓋,頂蓋上有三個乳釘,方唇,扁圓腹,圜底,腹下三蹄形足。
東漢刻劃紋釉陶鼎是197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在昭平縣北陀鎮風清漢墓發掘出土的文物,現珍藏於昭平縣文物管理所。文物歷史 1995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專家評審鑑定:該鼎屬東漢時期,二級文物。文物特徵 該鼎呈圓形,三足雙耳扁腹,有蓋。文物規格 鼎高20厘米,口徑14.5厘米,重量1281克。文物鑑賞 鼎蓋和鼎...
西漢茶黃釉有蓋雙耳三足陶鼎 西漢茶黃釉有蓋雙耳三足陶鼎是一件西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西漢茶黃釉有蓋雙耳三足陶鼎口徑14.2厘米,底徑10.7厘米,蓋徑16.5厘米,通蓋高17.8厘米。
東漢茶黃釉帶蓋硬陶鼎 東漢茶黃釉帶蓋硬陶鼎是一件東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東漢茶黃釉帶蓋硬陶鼎蓋徑18厘米,口徑18厘米,通高18.5厘米。
東漢茶黃釉硬陶鼎 東漢茶黃釉硬陶鼎是一件東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東漢茶黃釉硬陶鼎蓋徑16.7厘米,口徑17厘米,通 高16厘米。
東漢早期茶黃釉硬陶鼎 東漢早期茶黃釉硬陶鼎是一件東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東漢早期茶黃釉硬陶鼎口16.3厘米,蓋徑18.2厘米,通高18厘米。
西漢陶鼎 西漢陶鼎是一件西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西漢陶鼎高17厘米,腹18.4 厘米。
西漢釉陶鼎 西漢釉陶鼎是一件西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西漢釉陶鼎高22.5厘米,口徑20.5厘米,腹徑20.5厘米,底徑14.5厘米。
新石器時代陶鼎 新石器時代陶鼎是一件新石器時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新石器時代陶鼎高8.5厘米,口徑17.5厘米。
西漢帶蓋小陶鼎 西漢帶蓋小陶鼎是一件西漢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西漢帶蓋小陶鼎通高9厘米,器高7.5厘米,口徑11.8厘米。
戰國後期開始出現的陶鍅,盛行於西漢,東漢時已不見。戰國末年出現的造型奇特的“鴨蛋形壺”,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西漢中期以後就極為少見。陶鼎和陶鐘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瓮、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存在,它們的形態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演變。西漢前期少數帶有繩紋...
戰國後期開始出現的陶鍅,盛行於西漢,東漢時已不見。戰國末年出現的造型奇特的“鴨蛋形壺”,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西漢中期以後就極為少見。陶鼎和陶锺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瓮、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存在,它們的形態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演變。西漢前期少數帶有繩紋...
李鄭屋漢墓的結構以至出土器物的類型,與華南地區發現的東漢墓如出一轍。結構方面,十字形穹窿頂磚室墓在東漢時期十分流行;器物方面,在漢墓發現的三足陶鼎、溫酒尊、陶魁、陶卮等都是漢代民間常用的陶器,也常出現於漢墓的畫像磚中。而一套四件的陶製模型─屋、倉、井和灶,更是東漢時期陪葬物的常見組合。再...
戰國時代流行的陶豆在西漢前期還偶有所見,但不久即消失。戰國後期開始出現的陶鍅,盛行於西漢,東漢時已不見。戰國末年出現的造型奇特的“鴨蛋形壺”,流行於秦和西漢前期,西漢中期以後就極為少見。陶鼎和陶鐘是漢代最常見的仿銅陶器,流行的時期甚長。其他容器如瓮、罐、盆、樽、盤、碗等,在整個漢代都大量...
陶甗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有青銅甗,秦漢之際有鐵甗,東漢之後,甗基本消亡,所以現代漢語中沒有相關的語彙,東周之前的甗無論是陶還是銅,多是上下連為一體的,東周及秦漢則流行由兩件單體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與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於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與灶相配才能使用。漢代有時...
陶豆 雙耳紅陶罐 骨佩鱅兩件 灰陶大口尊 褐陶罐兩件 灰陶鬲 灰陶鬲 灰陶鬲 單耳陶杯 灰陶罐 灰陶簋 灰陶釜 灰陶鼎 灰陶鼎 灰陶敦 石貝骨貝一組 青銅弩機 青銅劍一組 青銅鏃一組 青銅矛兩件 青銅戈一組 青銅鼎 西漢東漢之器物 陶奩 白陶缽兩件 滑石質半兩錢範 半兩與三銖錢一組 漢武帝五銖錢...
現場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發現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曉建說,新石器時代的《附加堆紋灰陶鼎》是三足鍋,《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屜,下半部盛水,稱鬲,中間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以燒烤為主,到了新石器時期,則開始用水煮、氣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現場一件新石器...
(1)土山戰國墓 位於東平湖土山島上,為戰國時土壙墓,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東省考古隊發掘。該墓南北12米,東西8米,出土有組合陶鼎、陶罐和青銅戈、車馬器以及大量骨貝等文物,是魯西一帶最大的戰國墓。(2)後銀山漢墓群 位於銀山鎮後銀山村前,發現的漢代墓葬較多,多是壁畫墓。其中一東漢前期磚室壁畫墓頂...
此外,青銅出土文物中的龍首柄銅魁,人形三足承盤、活鏈龍首提梁壺,孔雀紐三熊足銅樽,鏨刻守門衛士乾欄式銅倉,人面紋和人臂執刀銅鋪首,錯金銅劍等等器物,也是罕見的藝術珍品。一般而言,南方沿海地下酸濕,青銅器很難以完好無缺地重見天日,因此,1986年鳳門嶺東漢早期磚室墓中出土的內裝千年美酒的銅提梁壺...
良渚文化名山後類型)上下迭壓的地層關係,並獲得了河姆渡文化三、四期聯繫更為緊密、年代更精確的地層資料。夾砂紅陶、泥質紅陶、泥質灰陶彼此的消長變化過程很清晰。三是獲得了河姆渡文化第四期時的墓葬資料。隨葬品為釜、圈足罐、圈足盤,個別陶鼎三足均殘應是作為陶釜隨葬的。
南頓故城古墓群,1977年以來,出土三、四百座春秋、漢代墓葬,出土大量珍貴文物。該墓群跨年度千餘年,大量周代土坑墓和秦、西漢、新莽、東漢各時代磚券墓埋於地下。文物遺存 南頓故城下層出土有商周時代的粗繩紋陶片和淺檔陶殘片,上層出土有漢代粗繩紋板瓦、筒瓦和紅陶罐殘片。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光武台的來歷有一...
銅鏡是青銅鏡中獨成體系的妝用器和工藝品,這是耒陽出土和徵集到我國各個朝代具有風華正茂時代特徵的銅鏡,而且它們各個朝代銅鏡上的紋飾也不一樣,如“戰國的四山紋鏡”,東漢的“六乳鳥紋鏡”,宋代的“梅花紋鏡”等等。耒陽出土的文物以漢代居多,這是耒陽出土的漢代玉壁、滑石壁、銀圈、陶“五銖”錢、陶“...
據了解,此前中國曾出土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而西安張家堡漢墓發現的銅蒸餾器則較其更早。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副所長程林泉表示,其出土為漢代飲食和醫藥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另外,在蒸餾器出土所在的編號M115墓葬中,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二百多件器物,其中包括五件大型銅鼎和四件大型釉陶鼎。據《...
現存城牆高3至5米,南、西、北城牆尚在,東城牆浸於軒轅湖中。黃帝城遺址內,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夾砂泥質粗紅陶外,大部分是泥質灰陶和黑陶。器物殘件和陶鼎腿、乳狀鬲足、粗柄豆櫪等,到處都可揀到,有時還可揀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鑿、石紡輪、石環等。涿鹿之野的黃帝城,這座殘破的5000年前的古城堡...
[東周] 彩繪陶鼎 [東周] 銅人 [東周] 銅獸 [東周] 透雕四龍銅方鏡 [漢代]“關”字瓦當 [西漢] 四神紋彩繪陶壺 [西漢] 郡國五銖錢範 [新莽] 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 [東漢] 石辟邪 [東漢] 百戲俑 [東漢] 骨尺永康骨尺 [東漢] 王當買地券 [東漢] 釉陶博山爐 [東漢] 鎏金銅羽人 [東漢]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