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民間故事

東港區民間故事

東港區民間故事是山東省日照市的傳統民間文學。明朝末年,日照安家嶺有個叫安北王的首領,膠東薛家島有個叫薛平王的首領。這二王過去相互不錯,你來我往,而後來為爭地盤,二人在酒桌上翻了臉,雙方便發起了戰爭。安北王率先帶著人馬來犯薛家島,薛平王沒有思想準備,人馬傷亡慘重。後來薛平王被迫跑到諸城的一個山上,重整旗鼓,養兵屯糧,招集了一些英雄好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港區民間故事
  •  所屬地區: 山東 ·日照 ·東港區
  • 遺產編號:Ⅰ-58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基本信息,故事傳說,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日照市東港區
遺產級別: 市
淹了石河縣,立了日照城
----相傳,古時沒有日照城,現今日照城石臼所以東廣大海面,原來是一大片陸地,石河縣就設在那裡。
----石河縣所處的地域,漁有闊水,耕有沃土,是個美麗富庶的地方。可是石河縣的人卻為富不仁,互相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偷盜劫掠隨處可見,拐騙殺戮俯拾皆是。
----陸上不安,殃及水族。近海龍王深感不安,便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奏了一本,並提議:淹了石河縣,另立新城。玉皇大帝一聽,不假思索就準奏了,令東海龍王執行。龍王領到聖旨,轉身要走,站在一旁的太白金星說話了:“玉帝,全部淹了,臣看不妥。難道石河縣真的就沒有一個好人了。”玉帝一聽有理,略一思索,便吩咐東海龍王到石河縣實地考察一下,再酌情處置。
----東海龍王奉旨來到石河縣城。這一天,時逢石河縣大集,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這東海龍王便化作一個賣油的老頭,設攤叫賣:“賣油啦,一葫蘆頭半斤,二葫蘆頭四兩。”他這么一喊,馬上圍上一大群人。你想,如此便宜的買賣,還有誰不買啊,龍王整整賣了一個上午,也沒有人來提醒他這樣賣法虧本了。有些人還暗地裡做手腳,明賒暗搶。這時一個小孩走過來說:“老爺爺,你這樣賣不折本了嗎?”東海龍王心想:石河縣還是有好人的。龍王此時收了攤子,把那個小孩叫到身邊說:“孩子,你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告訴你一件事,三日內,這裡將是一片汪洋大海,你若是看見縣衙門口的石獅子眼紅了,立即往西北方向跑。記住了,千萬不要回頭。”孩子聽了,很吃驚,他把龍王的話記住了,天天到縣衙前看那石獅子。
---- 再說東海龍王把到石河縣考察的情況向玉皇大帝做了匯報,玉帝聽說石河縣好人壞人都有,不知如何處置。還是太白金星主意多,他建議玉帝降旨,讓石河縣的土地神,火速把石河縣善良的人家查訪清楚,然後託夢給他們,讓這些好人避開水禍,把壞人都淹死。
----這天夜裡,石河縣善良誠實的人家同時做了一個夢,讓他們三天之後跟著一個小孩跑。大家雖然將信將疑,但還是各自做了準備。
----再說那小孩時時到縣衙門前看那石獅子紅沒紅眼,可是石獅子就是沒有紅眼。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那小孩又到縣衙門前,見那對石獅子眼睛紅了,便按照賣油老頭說的,拔腿就往西北方向跑。就聽後面狂風呼嘯,海浪咆哮,電閃雷鳴,就像在屁股後面追趕他一樣,他也不敢回頭拚命地往西北跑。當跑到一個山嶺上時候,風停了,浪靜了,他回頭一看,偌大的個石河縣不見了,成了一片汪洋。這時,陸續有人聚集在這山嶺上,這都是石河縣善良誠實的人們。大家聚攏在山頂,往東望去,只見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映紅了大地.大家對著紅日歡呼雀躍,慶幸躲過了一場劫難。從此,這些人就在這裡居住下來,變遷興廢,建立了一個新城。因為大難以後,時逢紅日東升,人們就把這個新城叫做“日照城”。
----所以也就有了“淹了石河縣,立了日照城”的俗語。
“逃活攔”的傳說
安北王占據地盤後,因勝利而忘乎所以。薛平王在諸城招兵買馬整整三年,兵精糧足,於是帶人馬殺回薛家島。兩兵相接,安北王招架不了,節節敗退,被薛平王追殺到安家嶺,並繼續往南逃,一路被追趕到海邊,走投無路。正在危機之時,突然,天色大變,雲霧翻滾,電閃雷鳴,大浪滔天,海水猛漲,此時安北王的馬如張開了翅膀,越過海水飛到了海嘴上。薛平王正要追上,又一個雷閃,海水又高了一丈,將薛平王攔在了海邊。薛平王站在沙灘上看著濁浪滔天,海水猛漲,洋洋得意地對部下說:“回營,安北王他活不了,海水會淹沒他。”
卻說安北王逃到海嘴上,海水吞沒了海嘴四周,僅留下一圈,安北王只好在此待了一夜。第二天安北王站在海嘴上鳴鼓擺旗,海邊漁民聞訊划船趕到,安北王便乘坐著漁民的船出了海嘴,回到了老家,從此偃旗息鼓。
後來,在安北王逃走的海嘴上,生出了綠草,石縫裡流出了淡水。至今海水也沒有淹沒它,常常有遇險的漁民和誤了潮汛的趕海人來這裡避難,因此人們便叫東海嘴為“逃活攔”。
桃花島俗名:“逃活欄”,位於黃海之濱,太公山下,是日照市內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該島隸屬於東港區秦樓街道桃花島村,距岸1000米,海拔406米。桃花島四周是岩石構造,漸近島心是綿延數百米的海沙,島中心有一甜水小泉,島上各種植物茂盛,繁殖著藥用的土元(俗稱土鱉),並生長著一種近似桃樹的灌生喬木。近幾年來,人工種植的桃樹每到春天鮮花盛開、鳥語花香。
全島東西寬500米,南北長700米,面積350000平方米,80%為岩石,經上千年海浪的淘鑿,形成了各具形態、怪石矗立的天然景觀,古蹟有梳妝檯、祭禮台、香爐石、試劍石、天女洗澡池等。周圍的岩礁上生長著品種繁多的海螺、牡蠣、海星,吸引著眾多的遊人來此觀賞遊玩。
相傳古時南夷進犯此地,安北王率兵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落北而逃。當逃至此處時,對面大海擋住,後有追兵,仰天長嘆之際,發現隔水有一小島,便緊勒坐騎烏龍馬韁,直衝小島而去。待追兵趕到時,只見海霧瀰漫,海水暴漲,追兵以為安北王已投海自絕,便退兵而去。翌日,退潮後,安北王騎馬泅渡到岸,並許願在島上修建海神像和坐騎烏龍馬像,但因戰亂,此願未能實現。其後人每年來此祭祀,故取名此島為“逃活島”以示紀念,後演變為“桃花島”。
改革開放以來,桃花島村根據自己的優勢,於93年開發了桃花島,在島上養殖著鮑魚、海參、梭子蟹,並在島附近海域散養著海參、鮑魚、雜色蛤、牡蠣等海珍品。
同時,在桃花島海岸西側修築了漁業碼頭,並建成了神水泉、逢生閣、觀濤亭等景點。桃花島人將加大開發力度,豐富桃花島文化,使桃花島成為一個集天然生長、水產養殖、觀光旅遊、民俗風情、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八腳神龜的故事
有一次,海水又上漲,眼看就要淹到了現今縣城附近。當時縣城附近有一個村住著任氏家族和王氏家族。任氏家族和王氏家族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動干戈,以至發生家族武鬥。但眼看洪水災難來臨,兩個家族的族長決定放棄前嫌,碰頭商討如何帶領全村人逃避洪水災難。最後,兩位族長決定帶領全村老少開始動工造船。在造船過程中,任氏家族和王氏家族再也沒有發生過爭執,只顧齊心協力將大船造好。船造好了,全村老少在洪水到來之前也都安全的躲到了這隻龐大的木船上。木船隨海水漂蕩了三日三夜,忽然又遇到了海上暴風。狂風捲起巨浪撲到了船上,船被衝擊得搖搖欲墜,但是船和船上的人們仍然安全無恙。待暴風過後,人們發現大木船被一隻八腳神龜馱著。神龜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保護了全船人的生命,它自己卻因勞累過度死去並變成了化石。化石凸出了海面很高,海水退後,任氏家族和王氏家族就在八腳神龜的化石背上定居了下來。後來日照境內又多次發生水災,但即使任家台村周圍方圓數十里全淹沒了,任家台村仍然沒事。任氏家族和王氏家族永遠也不必擔心被海水淹沒,他們也就一代代和和睦睦生存了下來。傳說中的“絲山尖上掛浮柴,任家台上蒙腳面”,意思就是說水漲任家台的地勢也會高,甚至會高於東港區秦樓境內海拔最高的絲山山頂。即使絲山頂被淹沒,任家台水面也只是剛剛蒙腳面,這大概就是八腳神龜的靈氣所致。由此印證了上述傳說的真實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