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青道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由萊州移駐煙臺。登萊青道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海關
- 注音:ㄉㄨㄙ ㄏㄞˇ ㄍㄨㄢ
- 性質:清代稅關之一
- 設定時間:同治二年
登萊青道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由萊州移駐煙臺。登萊青道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
登萊青道於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由萊州移駐煙臺。登萊青道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歷史記載清 代稅關之一, 同治 二年設,在今 山東省 煙臺市 芝罘半島 。《清史稿·食貨志六》:“﹝ 宣統 ﹞三年,更定 東海關 各...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臺海關簡稱“煙臺海關”,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煙臺口岸設立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島海關隸屬海關。煙臺海關建於1862年,始稱東海關。1945年8月24日煙臺解放,東海關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海關...
東海關出口鹽稅,山東鹽稅之一。西由、石島二場私灘較多,所產鹽斤因民銷有限,常以魚鹽為名,偷運出口。清光緒三十年(1904)規定,由東海關查驗出口魚鹽,酌收課稅,每鹽百斤徵收制錢五文;船戶運鹽出口,報海關稅局稱驗給照,繳...
東海關稅務司公署舊址 在芝罘區順泰街13號。清鹹豐十一年(1861)登萊青道署兼東海關監督公署遷來煙臺,東海關正式對外行使權力。發展歷史 1863年3月23日,東海關第一任稅務司英國人漢南來煙臺,修建東海關稅務司公署。此署是煙臺闢為...
《海上來風:近代東海關貿易報告(1864—1919)》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軍 。內容簡介 中國“大河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敘事需要得到補充,海洋史是此類補充中的一個重要角度。海上航線編織成的網路可以成為人們認識“...
鹹豐八年(1858),清代海關被迫建立由外國人管理的稅務司制度,清廷遂命一些道員監督海關,並辦理所在地方對外交涉事務,遂稱此類道台為海關道。如津海關由津海關道監督,山海關由奉天奉錦山海道監督,東海關歸山東登萊青道監督,均隸屬...
其設計師為施特拉塞爾,建築現為青島海關辦公樓,樓體基本保存完好。簡介 膠澳海關舊址,位於新疆路,現在為青島海關的辦事機構駐地。歷史沿革 設立 在德國占領青島前,海關稅收主要由東海關在青島口設立的分關負責,膠澳海關的設立主要基於...
蕪湖關征銀七十萬餘兩,津海關征銀六十九萬餘兩,淡水關征銀六十三萬五千餘兩,鎮江關征銀六十三萬一千餘兩,山海關征銀五十四萬餘兩,九龍關征銀四十七萬餘兩,台南關征銀四十四萬餘兩,拱北關征銀三十八萬餘兩,東海關征銀三十三...
“洋關”即此產生。漢南是個精通業務、又野心勃勃的人。上任伊始,即在煙臺山下購地建造東海關稅務司公署辦公樓,其後又陸續在煙臺山上建起了豪華的稅務司官邸、副稅務司官邸和高級職員公寓、發訊房、發訊台等一系列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