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徵稅敘略

《海關徵稅敘略》是薛福成所著作品,出自於《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海關徵稅敘略
  • 作者:薛福成
  • 作品出處: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總稅務司赫德屬駐英稅務司金登乾,送來光緒十八年海關貿易總冊,余受而閱之,條分件系,經緯分明。是年徵稅之數:凡進口正稅銀四百五十九萬餘兩,出口正稅銀八百二十五萬餘兩,復進口半稅銀八十二萬餘兩,洋藥稅銀二百二十八萬餘兩,船鈔銀三十八萬餘兩,內地半稅銀四十七萬餘兩,洋藥厘金銀五百六十六萬餘兩。以上七項,都二千二百六十八萬餘兩;比較十七年,絀十六萬九千餘兩;比較十六年,贏六十九萬三千餘兩。若就各關所征七項銀分計之:江海關征銀六百三十七萬餘兩,粵海關征銀二百三十四萬餘兩,江漢關征銀一百八十九萬餘兩,閩海關征銀一百六十八萬餘兩,潮海關征銀一百四十八萬餘兩,浙海關征銀一百二十五萬餘兩,九江關征銀一百零四萬餘兩,廈門關征銀九十七萬餘兩,蕪湖關征銀七十萬餘兩,津海關征銀六十九萬餘兩,淡水關征銀六十三萬五千餘兩,鎮江關征銀六十三萬一千餘兩,山海關征銀五十四萬餘兩,九龍關征銀四十七萬餘兩,台南關征銀四十四萬餘兩,拱北關征銀三十八萬餘兩,東海關征銀三十三萬餘兩,北海關征銀二十五萬餘兩,重慶關征銀二十萬餘兩,宜昌關征銀十一萬餘兩,瓊海關征銀九萬八千餘兩,蒙自關征銀七萬三千餘兩,甌海關征銀三萬六千餘兩,龍州關征銀一千七百餘兩。以上二十四關徵收之總數,即前七頂徵收之總數。近年滬、粵等關收數所以益旺者,以洋藥、厘金歸併之故;閩、漢等關收數所以漸減者,以茶葉銷路日衰之故。綜計是年進口洋貨價銀一萬三千五百十萬餘兩,進口正稅並洋藥稅得銀六百八十八萬餘兩,核諸值百抽五之數,無大懸殊。然洋藥、厘金,固尚不在內也。出口土貨價銀一萬零二百五十八萬餘兩,出口正稅得銀八百二十五萬餘兩,已逾值百抽八之數,與所謂值百抽五者不符。則以土貨之價,已大減於初定稅則之時之價,蓋絲、茶二者為之也。余嘗考財用盈虛之故矣。大凡土脈膏沃,物產充羨,壤博民殷,商貨所趨如水歸壑,則稅可贏;又或眾力勤劬,工藝精良,流 日廣,為遐方日用所必需,則稅可贏;又或地雖磽瘠,專產一物,如絲如茶,居民恃為恆業,遠人聞而欣羨,則稅可贏;又或綰轂通衢,因利乘便,官山府海,發天地自然之藏,都泉布輸寫之會,則稅可贏。此數者,貴審其地形,開其風氣,尤視大水之經緯脈絡,以定群商之輻湊與否。夫上海扼長江之要,故稅最多;廣州扼粵江之要,故次之;漢口扼漢江之要,福州扼閩江之要,故又次之;北方之水,溜急沙淤,不便行舟,故雖以黃河之大且長,獨無榷稅極盛之關。夫殖財之源,雖因地勢,亦隨人事、天時而變焉者也。核其所征之稅,而地之沖僻,民之貧富,物之旺衷,歲之豐歉,俱可藉以考鏡焉。余故摘紀其大略如此。

作者簡介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清同治四年,入兩江總督曾國藩幕。光緒元年,上疏力陳海防大計,始知名於世。同年入直隸總督李鴻章幕,襄助辦理外交事宜。五年,撰寫洋務思想代表作《籌洋芻議》。十年,授浙江寧紹台道,參與浙東抗法鬥爭。十五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致力於設立領事,保護華僑。與英國交涉中緬南段劃界事宜。屢遷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四月任滿回國,旋病逝。清廷下旨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編者簡介馬忠文,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晚清政治史研究。撰有《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張蔭桓、翁同龢與戊戌年康有為進用之關係 》等論文。任 青,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情報系,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資料整理工作,參與整理《張蔭桓日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曾協助許恪儒先生整理《許寶蘅日記》(中華書局,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