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

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

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位於廣東省和平縣彭寨鎮華表抗日革命老區敦厚圍村(現在的廣東和平彭寨華表敦頭村),建於明朝中葉,盛於明末、清兩朝。是本地歷朝著名書院、學堂之一,當地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鄰學子學習的地方。

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由梅園老師(姓名:曾克常,字:敦五;別號:梅園),在梅園書屋主教,振鋒者五十餘年,振起儒林。因梅園老師執教有方,教績顯著,逝世後,廣東學政萬承風追贊為:“東江第一儒林”,並親自向朝廷請賜“第一儒林”旌匾,以示褒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
  • 地理位置: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
  • 開放時間:早8:00——晚5:00
  • 景點級別:河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明清傳統紡織技藝·墩頭藍布藝之鄉
    著名書院
人文簡介,交通指引,周邊文俗,

人文簡介

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是一個以傳統紡織業、書院教學、居家三合一的綜合辯遷牛場館。由墩頭村落基祖曾孟榮在企辣滲朝南方向興建梅園書屋,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發展成現今“敦厚古圍”的傳統建築規模,距今560多年歷史 。有著孔子學生宗聖公曾參後裔曾氏支系十數代人在教育、紡織、農耕文化的積澱。
此處,民風淳樸,生態良好,與之相鄰的是明朝古建築“文昌塔(華表塔)”,“研經堂(印經房)”,古樹群、溪水古橋相呼應,盡善盡美的書院環境與完整的書院設施,凸顯了書屋盛學時期的整體樣貌與恰好的配置。而坐落在東北兩向的“崇德第”,“孟榮公祠”,是客家人崇文厚德、孝友傳家的真實寫照,是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後裔崇尚人文教育,尊師重教的體現,也是居住在梅園書屋自然村落後裔耕讀持家的精神縮影。
據有關文獻史料記載:明朝中、末時期曾傳、曾繼武、曾官大、曾巽等數位賢達執教在此,書院已享有名聲,明朝邑候吳公贈旌匾“首倡斯文”,明朝吳邑候諱思穆贈旌匾“鳳毛濟美”,清邑縣令尹公贈匾“家傳詩禮”。
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由梅園老師(姓名:曾克常,字:敦五;別號:梅園),在梅園書屋主教,振鋒者五十餘年,振起儒林。因梅園老師執教有方,教績顯著,逝世後,邀跨夜被廣東學政萬承風追贊為:“東江第一儒林”,並親自向朝廷請賜“第一儒林”旌匾,以示褒獎。廣州府龍門縣令師保元贈旌匾:“名德流徽”,張儉贈旌匾:“九代書香”。據考證,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洪旬組台書屋是當地學子、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鄰學子啟蒙勸學,學習經史子集等經典的地方。繁盛時期,各地各姓門生前後多達1000餘人。為國家及嶺南各州、府、縣輸送各類人才,或進士及第、舉人、拔貢、副榜、歲貢而為教諭,或為分府理鹽務等等,人才濟濟,梅園書屋因文化教育出色的作為,得到時政與社會的肯定,確定了其在東江流域,悼重棕驗明、清時期文化教育的最高地位。
五百多年的時光沉澱,形成了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系列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一方側影,見證了廣東文化教育的發展,是中華傳統文化、嶺南文化一脈,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是本地文化的典範。東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經歷變革洗禮,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中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幸運的是本地歷代鄉賢都在努力弘揚和盡力維護,使得東厚海厚江第一儒林·梅園書屋依然俊雅,舊貌尚存,大浪淘沙,梅園書屋依然屹立東江流域之上。

交通指引

自駕線路:從河源市區出發沿粵贛高速公路往和平縣方向行駛,從“合水”出口離開高速公路,朝合水方向,右轉進入S230線,行駛約7公里,在珊坪橋右轉進入S339線,行駛約17公里後,有一個三岔路口,沿左方道訂您路行駛幾百米後便可抵達墩頭村,梅園書屋在道路右方。

周邊文俗

和平縣彭寨鎮墩頭村有“三寶”:古塔、書屋、民俗。
古塔是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的華表塔,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華表塔高5層,平面呈六角柱形,仿樓閣式結構,是一座典型的佛塔,塔的各層均設假平座,塔剎為寶珠和寶蓋,但在歷經 “大練鋼鐵”等歲月的洗刷後,塔的藝術精華已基本損毀,現僅見依稀古韻和塔上方的一棵百年榕樹,四季常綠。華表塔1955年被列入和平縣第一個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有“墩頭藍”織布工藝。據了解,“墩頭藍”織布工藝興盛於明清時期,當地村民普遍精通織染技術,家家戶戶都有織布機,所生產的“墩頭藍”頭帕更是引領客家婦女頭巾一時之時尚,風靡東江流域數百年。
古塔是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的華表塔,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華表塔高5層,平面呈六角柱形,仿樓閣式結構,是一座典型的佛塔,塔的各層均設假平座,塔剎為寶珠和寶蓋,但在歷經 “大練鋼鐵”等歲月的洗刷後,塔的藝術精華已基本損毀,現僅見依稀古韻和塔上方的一棵百年榕樹,四季常綠。華表塔1955年被列入和平縣第一個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6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有“墩頭藍”織布工藝。據了解,“墩頭藍”織布工藝興盛於明清時期,當地村民普遍精通織染技術,家家戶戶都有織布機,所生產的“墩頭藍”頭帕更是引領客家婦女頭巾一時之時尚,風靡東江流域數百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