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學派(明代江南地區具有實學特徵的理學學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明代江南地區具有實學特徵的理學學派,因在無錫建立東林書院而得名。創建人為顧憲成高攀龍。理學思想宗程朱而批評陸王,抨擊王學末流空虛誤國,倡導以經世致用為主要特徵的實學,貴實行。在黑暗腐敗的晚明時期,重節操,以讀書、講學、議政相結合的方式,力圖解救社會危機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林學派
  • 定義:明代江南地區具有實學特徵的理學學派
  • 創建人:顧憲成、高攀龍
形成和發展,學術特點,影響和評價,

形成和發展

顧憲成、顧允成兄弟首倡,於萬曆三十二年(1604)在北宋楊時講學舊址龜山書院建成東林書院,偕同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聚眾講學,朝野之士紛紛景從,遂形成學術性團體。針對危機深重的明代社會,一部分在野士紳和在朝官吏指責時弊,要求改革。顧憲成、高攀龍在被貶回鄉後仍志在世道,以國家興亡為重,於東林書院聚眾講學,裁量人物,諷議朝政,把讀書、講學與議政相聯結。書院有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顯示其宗旨。在朝正直官吏如趙南星、李三才、鄒元標、馮從吾、周起元、魏大中、李應升、楊璉等也遙相應和。東林書院成為社會輿論中心,東林學派逐漸擴大而形成一個政治派別,遂被當權者斥之為“東林黨”而橫加迫害。作為學術團體的東林學派,不僅政治見解大致相同,還要求學術傾向基本一致;作為政治派別的“東林黨”人,只是政治見解相投、經常進行共同政治活動的成員。而二者均為當權者冠以“東林黨”。至萬曆四十年顧憲成病逝,由高攀龍獨肩其責。天啟四年(1624),“東林黨”人楊璉、趙南星、左光斗等因彈劾魏忠賢而被罷官,東林書院被毀。天啟六年再興“東林黨”寃獄,下令逮捕已被罷官家居的東林學者高攀龍、周順昌、繆昌期、李應升、周宗建、黃尊素、周起元等七人(史稱“七君子”),高攀龍以屈原自許而投水自盡。

學術特點

①提倡治國平天下的“有用之學”,以能否治世作為評價和衡量一切思想學說的標準,且主張“學問通不得百姓日用便不是學問。(《東林會語》)。批評王學末流棄儒入禪、空談心性是“以學術殺天下”(《證性編·罪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脫離實際、言而無物的傳統經院不良學風。政治思想上反對封建獨裁專制,提出“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以俟錄序》)的口號;抨擊科舉弊端,提倡不分等級貴賤破格用人;提倡依法而治,試圖以法治限制君權。經濟思想上重視商業,提出“士農工商,生人之本業”(趙南星語),要求改變苛重稅制以惠商恤民等,並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②理學思想宗程朱、批評陸王,又修正程朱,但學術上不抱門戶之見,能從理學發展史角度客觀評價理學和心學的歷史作用,指出其優點和局限,提倡相互尊重。在權衡朱學與王學的特點和利弊後,提出“與其盪也寧拘”(《小心齋札記》),表明其理學傾向。

影響和評價

東林學派力圖喚起民心、解救社會危機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其讀書講學議政相結合和自由結社進行學術活動等方式,顯示了衝破封建禁錮的自由結社和講學要求的民主色彩,給予此後號稱“接武東林”的復社和“幾社”等學術組織以直接影響。其“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的口號,亦具民主思想萌芽,是黃宗羲“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明夷待訪錄·學校》)的先聲。學術上提倡“有用之學”,反對空疏學風而“貴實用”。其務實致用學說,實開明末清初實學思潮的端緒。其對不同學派學術的公允態度,亦對後人總結理學有所啟迪。東林學派雖未能突破封建綱常和程朱理學的嚴重束縛,但在思想理論上的諸多進步因素,成為後來早期啟蒙思想家的先驅。東林人士多重氣節,對後人亦有相當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