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無名氏書曹娥誄辭卷,書法作品,遼寧省博物館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晉無名氏書曹娥誄辭卷
- 館藏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絹本,楷書。書心縱32.2、橫53.5厘米。小楷書東漢度尚撰《孝女曹娥誄辭》全文。無書者名款。末有“昇平二年(358)八月十五日記之”年款,因又稱之為《昇平帖》。共27行,計438字。書體扁方,結體淳古,書法寬穩,筆法圓勁。撇筆尚存分隸之遺意,近於鐘繇《宣示》、《賀捷》諸帖,質樸不逮,但秀麗之氣尚不時有所流露。也正因此,歷史上有些人認為此書出於王羲之手筆。古來楷法之精,未能有與之匹者,是著名小楷名跡。書心四周有六朝至唐名人滿騫、懷允、僧權題名。馮審、李隱、書琮、王仲倫等觀款。懷素、韓愈、趙玄過、樊宗師、盧仝諸公跋。拖民有損齋(宋高宗趙構)、元虞集、趙孟頫、郭天錫、喬貴成、鄧文元、康里夔夔、柯九思等人題跋,又清康熙、沈荃、高士奇等題跋。宋庋藏於內府,元初為郭天錫所有,趙孟頫等人為跋。後歸柯九思,虞集等有長跋。天曆二年(1329)二月入內府,四月又賜柯九思,虞集又為記。入清又進入內府。曾刻入《群玉堂帖》,明清諸家著錄,《石渠寶笈》初編亦著錄,碑原為上虞長度尚為孝女曹娥所立。據傳,曹為漢女,因父溺死,遂投江尋父屍亦死。為表孝烈,於東漢元嘉元年(151)立碑。碑文典重,詞無虛設,蔡邕譽為“絕妙好辭”。碑石早已不存,而以寫本及寫本的摹本、寫本的刻本流傳。
本卷是存世最早寫本。過去有人認為這個寫本是王羲之真跡,損齋跋云:“……不知為誰氏書,然行勁清麗,非晉人不能至此。”趙構此說不無道理。昇平二年,相當於王羲之晚年。以筆法結構看,與傳世的幾種較為可信的王氏楷書比較,有較大出入。但為東晉人書,當無疑問。這個寫本,可說是早期楷書,其筆法結構,為研究我國書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