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軍入閩作戰

東方軍入閩作戰歷時近3個月,在福建黨政軍民的積極支援和共同努力下,擴大指戰員英勇善戰,戰績是巨大的,恢復和開拓了縱橫數百里的蘇區,發展了革命根據地;消滅了大批敵軍有生力量,促進了十九路將領聯共反蔣;為革命戰爭籌集了大批款項、物資、武器。但本身也受到削弱。縱觀全局,主力紅軍分離作戰的結果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喪失了進行反“圍剿”準備的寶貴時間,給以後的反“圍剿”作戰造成了很大困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方軍入閩作戰
  • 時間:1933年7月至9月
  • 發生地點:福建省連城、寧化、古田等地
  • 歷時:近3個月
基本信息,事件過程,相關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東方軍入閩作戰
發生時間: 1933年7月至9月
發生地點: 福建省連城、寧化、沙縣、古田等地
事件介紹
事件背景
事件內容檔案
內容檔案

事件過程

"7月1日,東方軍主力由廣昌地區出發,於5日達福建寧化以西地區,開始了入閩作戰。當時國民黨駐福建部隊主要是第十九路軍指揮的第四十九師、第五十六師和新編第二師第四旅。東方軍入閩以後,積極展開進攻。7月上旬,圍攻泉上。9日襲占歸化(今明溪)。10日,於延洋殲滅增援泉上之敵5個連,在馬屋附近擊潰敵1個團。14日,占領清流城。19日,攻克泉上,殲敵1個團。7月底攻占朋口,殲守敵1個團的大部和援敵1個團。8月2日,連城守敵棄城逃跑,東方軍進占連城。經1個月艱苦作戰,東方軍先後占領歸化、清流、泉上、朋口、收復連城、新泉、白沙等地,俘敵3000餘人,恢復和擴展了大片蘇區。但由於酷暑遠征,糧食缺乏,自身也受到嚴重削弱。8月中旬,東方軍奉命北進。下旬,以一部兵力圍攻將樂和順昌;主力圍攻延平,以求調動閩敵,求殲援敵於運動中。敵第十九路軍應延平守軍第五十六師的請求,由總指揮蔡廷鍇率部增援。東方軍以少數兵力佯攻延平,集中主力準備殲擊援敵。由於敵行動謹慎,增援遲緩,東方軍除在青州和龍溪口殲其1個多團外,未能擴大戰果。後圍攻延平,將樂、順昌等地,久戰不克。到9月下旬,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東方軍即奉命北上作戰。在東方軍入閩作戰期間,紅軍中央軍在吉水、永豐、樂安、宜黃、新淦之間打擊國民黨築碉部隊,破壞其封鎖線,除在烏江地區殲滅其第八十師3個團外,未能阻止國民黨軍構築碉堡封鎖線的行動。"

相關信息

主題關鍵字: 進攻戰 圍殲 佯攻 圍點打援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相關人物: 彭德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