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平裝: 25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6206270
條形碼: 9787806206270
尺寸: 23.2 x 16.8 x 2 cm
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東方研究2009》是為了慶賀新加坡南洋學會前會長、學界前輩魏維賢博士八十華誕而出版的特輯。季羨林先生為此題寫了賀辭“東南亞文化的多元與共生”。魏博士與北京大學幾代學人之間有著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深厚友情,這在此前的《魏維賢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199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東南亞文化研究論文集》(2004年,經濟日報出版社)和《東方研究2007:東南亞研究專輯》(2008年,經濟日報出版社)三本論文集的前言中已多有談及。從1998年北京大學百年校慶至今,每年魏博士來中國都必到北大訪問。老人家雖年逾古稀,仍精神矍鑠,古道熱腸,為年輕一輩學人學術活動提供了諸多幫助和實際的支持。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魏博士親自出面穿針引線、由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出資贊助北京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的東南亞十國文化體驗項目。這個項目實施時間長達5年,範圍包括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2003年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2004年赴緬甸、高棉和泰國;2005年赴印度尼西亞;2006年赴越南和寮國;2007年赴菲律賓和汶萊)。每次考察魏博士都自費參加,他不但一路同行,不辭勞苦,而且對每次出行的考察重點、考察內容等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這個項目使得北京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和東南亞方向各專業的教師、學者大大拓寬了學術視野,親身體驗到東南亞各國文化間的共性和多樣性特徵,領略到宗教文化在東南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目睹了東南亞國家的歷史遺蹟和社會現狀,與東南亞國家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了學術交流並建立和深化了合作關係,加強了東南亞研究所及東南亞方向各專業之間的團隊精神。整個文化體驗項目出訪人次近百,足跡遍及幾乎所有東南亞國家,在國內學界實屬難得。這對北京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各位同仁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助益良多,可以說是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一次典範式的切實詮釋。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魏維賢博士的鼎力支持和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慷慨資助。2007年該項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魏博士與我們東南亞研究所全體同仁之間的友情也更加濃厚。
目錄
變遷·挑戰·應對——一個學人所經歷的崎嶇之路/001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與魏維賢博士的友情雜憶(陳炎)/011
也談文學翻譯中的變異問題(裴曉睿)/001
印度尼西亞的羅摩歌舞劇(張玉安)/009
印度尼西亞哇揚戲的“印度起源說”(郄莉莎)/018
印尼稻穀起源神話文本類型與文化功能初探(高詩源)/029
對《金雲翹傳》和《征婦吟曲》的文化詩學解析(趙玉蘭)/039
淺論《金雲翹傳》女性形象的特點(謝昂)/048
越南漢文古典小說的史傳特徵(夏露)/058
評緬甸第一部小說——《天堂之路》(李謀)/067
從《寶鏡》看緬甸古典小說的傳統(林瓊)/075
菲律賓伊洛戈族史詩《拉姆昂傳奇》初探(吳傑偉史陽)/083
菲律賓阿拉安—芒揚原住民的神話與神話觀(史陽)/096
泰國泰文《三國》的研究回顧(金勇)/111
解讀《可能》__—試析布拉達·雲的小說思想(熊燃)/120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朵奇葩——論《梁祝》在海外(孔遠志)/128
東南亞大陸民族的源流與歷史分布變化(薄文澤)/143
從東南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看“東協方式”的形成與發展(唐慧)/151
印度宗教文化對印尼的輸入及影響(梁敏和)/161
馬來半島政治文化中最具影響力因素的變遷(羅傑)/175
馬來西亞政治進程中的文化因素(駱永昆)/187
試析馬來傳統君權觀對當代馬來政治文化的影響(宋聃)/194
越南民俗藝術中的中國元素(劉介民)/210
越南道德教育對儒家倫理道德的繼承(王彥)/218
佛教在緬甸風災中的救助作用(楊國影)/226
試析《信第達巴茂克碑文》的史學價值(張哲)/233
淺析黎薩爾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黃軼)/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