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峽社區志》是由東峽社區居民委員會主編的社區志,全書共分24章117節20餘萬字,記錄了東峽社區680多年的歷史,比較全面地記述了東峽社區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經濟社會發展、民風民俗、人口演變、農林牧副、黨政群團、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方面,反映出了東峽社區的歷史概貌及發展變化。該書集於2013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東峽社區志
- 作者:東峽社區居民委員會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凡例,概述,基本信息,出版社簡介,
凡例
一、《東峽社區志》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詳今略古、求真存實”的原則,本著“存史、資政、教化”的目標,實事求是地記述了東峽社區的自然社會歷史與現狀。
二、本志統合古今,史志合一,述、記、志、傳、圖、表和照片並用,以志為主,橫列門類,縱述史實,共24章116節,著重記述了建國以來的歷史事實,特別突出了改革開放後社區取得的兩個文明成就。
三、在時限上,上限按所存檔案,歷史資料,在居戶中徵集到的具體史實,走訪見證者口碑,有遠有近,下限截止2012年底。
四、本志斷限時,以東峽社區2012年底區域為準,凡不在本社區區域的人和事,雖有史料記載,一般不予收錄。對社區內非屬單位作為駐地單位進行了簡介。
五、記述清代及以前歷史紀年,均用漢字,夾注公元紀年,記述民國及以後的紀年,用阿拉伯數字;民國時期的年、月、日均為農曆,年後亦夾注公元紀年。
六、記述計量、計數均採用阿拉伯數字。民國及以前的度、量、衡及貨幣單位用當時通用的計量、計數單位;建國後的貨幣單位依時沿用,計量則以1984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七、記事所涉及的古地名均用當時名稱,後夾注今名,建國後社區和各居民小組的單位名稱以圮事年代的稱謂為準,依次沿用當時的單位名稱記述;記述人物稱謂,除按需要冠以職務外,其餘一律直書人名。
八、志中的“前約”是指公元前約多少年。“60年代、70年代”等用語除在前面加以上世紀說明外,均指上世紀而言。“解放後”“建國後”是指1949年7月29日華亭解放後和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九、人口與經濟收入統計表只對1964年至1985年間部分年份的農副業收入做了統計,1985年後社區經濟出現了多元化,個體成份增多,因此再未做統計,集體經濟在第八章另有說明。
十、文藝作品以收錄反映東峽題材的為主。同時,對民間歌謠、諺語、童謠、兒歌等生活色彩鮮明、風土民情濃厚、反映事物深刻生動的口頭文學也做了一定數量的選錄。
概述
享譽華亭“聚寶盆”之稱的東峽社區,地處縣城以東3公里的南北汭河交匯處,隸屬東華鎮管轄,原有12個自然村,7個居民小組,有回漢居民436戶1737人。總面積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9%以上,川地僅占11%,現多為礦區徵用。
繁花似錦的華亭縣城雄居社區之西,天成奇谷的米家溝生態公園緊靠社區之東,全縣僅有的5個國有煤礦中的3家大型礦井在社區落戶,年產煤炭上千萬噸,故有煤海烏金的“聚寶盆”之稱。南有雙鳳山支脈分布,北有華亭名山“儀山”與“雨山”隔水對峙,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植被覆蓋面積大,屏風山如一綠色的潑墨畫面與米家溝生態公園遙相對望美不勝收,另有古蹟“十里墩”烽火台和“拉山聚海”、“儀山傳奇”、“屏風山的來歷”等傳說妙不可言。資源除了豐富的煤炭外,有木材、藥材、核桃、沙棘、野菜、石料、動物等上百種。
東峽古代就有先民居住,他們以墾種、採藥、狩獵為生,先川後山定居者逐漸增多,出於生活需要,他們製作工具、開挖窯洞、建造房舍、發展農牧、多餘產品進行交換貿易。當時華亭是關隴通往西域的絲綢古道的東起必經之路之一,由隴州(今隴縣)通往縣城去西域的正南路經過陳家山的十里墩。由涇州(今涇川)邐往縣城去西域的正東路經過陰灣、東峽和石咀,這也是黃帝問道的途經之地,《增修華亭縣誌》記載“黃帝問道崆峒、歷吳岳,由隴坻南來,曾駐蹕下關西北殿灣”。翌日,黃帝在安口沐浴後,經縣城去了崆峒,另有資料表明這條路也是南到東秦州(今隴縣),北至固原蕭關歷史上有名的回中道與隴坻道、潘須道、雞頭道連線的途經之地。但歷史上無數次的天災人禍,不止一次地讓東峽變為滿目瘡痍的廢墟,尤其是1861年至1868年清政府挑起的民族戰爭,致使東峽先民傷亡外逃,田園荒蕪,遭受了毀滅性的創傷。今天,東峽人的先祖除戰後招回部分外,大多是從外地遷徙而來,他們拓荒種地以農為生,回漢民族共同勞動,建設家園,團結互助。遇災不餒,遇侮不屈,增進友誼,建立起了如同兄弟般的民族感情,從而也磨練出了他們勤勞勇敢,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為我們留下了歷史榜樣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解放後勞苦大眾翻身做了主人,東峽人以飽滿的精神熱情投入到開發東峽、建設東峽的行列中,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堅持平地改土、推廣農業新技術、作物品種改良。使農業生產發生了很大變化,全村共建成梯田面積2939畝,人均達到了1.66畝,耕作條件大為改觀,糧食產量翻了幾番。改革開放後,村領導班子認識到“無工不富、無農不穩、無商不活”的重要性,確定了“支援礦區、服務城市、興工活商、綜合開發、強村富民”的發展思路。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經濟發展,幫助村民學習技術,鼓勵村民發揮各自的才能,發展種植養殖業.跑運輸、搞經商,勞動力的技能轉變促進了社區經濟結構的轉變,使社區的經濟走上了多元化發展之路。為了給村民致富和社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平台和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實現“強村富民”的目標,“兩委”班子狠抓集體經濟壯大發展,以超前的意識,把目光投向了城區,先後徵用縣城中心老廣場、工商局、東華鎮政府、印刷廠、平涼汽車站舊址,建起了東升市場和東升商貿步行街。涉及房地產開發、鍋爐製造、餐飲服務、商品批零等行業,走上了產業依託城區,城區支撐產業的科學發展快車道,形成了“東升商貿圈”,為建設華亭商貿中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5年實現了農轉非,使城郊村轉變為城中村。
多年來黨總支、居委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促進社區容貌的改善和各類保障體系的完善來滿足居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為己任,先後籌集資金40多萬元,硬化油築了川區5個居民小組的道路,為川區5個居民小組260多戶1200多人接通了自來水和程控電話、閉路電視,改造了全社區農電線路,並先後出資180萬元為全體居民辦理了財產保險和醫療保險,建起1所高標準化國小,1所二類幼稚園,並由集體企業出資改建了居委會綜合辦公大樓、圖書室、文化活動室。至此,社區在城區已擁有了三處房地產,集體企業5戶,占地81.76畝,商業門店428間,吸納外來商戶300多戶,住宅樓14棟,容納住戶500多戶,在各類行業中安置社區居民、城市下崗職工、待業人員、外來打工者1200多人。
基本信息
主 編:東峽社區居民委員會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 涵
策劃設計:新文軒文化
印 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787×1092mm1/16
字 數:200 千字
印 張:16.00
版 次:2013年6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