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金木雕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 項目編號:Ⅷ-60
- 保護單位:東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基本特徵,套用場合,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東山金木雕技藝始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關帝廟時,由廣東大埔縣木雕匠人傳入,在東山民間流傳。據《新加坡東山會館成立四十年會刊》載:“清光緒十二年(1886)有銅陵人隨身攜帶一尊東山關帝廟山西夫子金木雕神像至新加坡。” 清光緒至民國26年(1875—1937)長汀藝人胡賜雲在東山開設“汀發”號家具鋪,從事木刻佛像和飾金、描金畫工藝製作。
工藝特徵
基本特徵
東山金木雕工藝精細,用材講究,選用香樟木、楠木和純黃金箔、福建漆料等上等地道材料製作而成,再塗漆上紅、黃、綠、藍、黑等多種色彩,品種多樣,題材廣泛。東山金木雕技藝將金箔與木雕結合在一起,產品既能防腐防潮、經久不會崩裂變形,又能凸顯莊嚴華麗、雍容華貴的藝術效果,具有欣賞價值。技法上,東山金木雕能運用浮雕、鏤空雕、通雕、立體雕等雕刻形式,精雕細刻,玲瓏剔透,在造型上求奇、雕刻上求精、人物上求活,使之融實用性與藝術性為一體。
套用場合
東山金木雕技藝主要套用於建築裝飾、佛像、家具三大類。東山的金木雕品種不斷開發創新,現代產品有掛屏、雕配畫、半浮雕關公掛幅、佛像圓雕、仿古金木雕家具等,並從原來配套裝飾產品發展為鑲式、座式、吊掛式單掛屏,古為今用,成為建築、旅遊、家庭實用工藝品、藝術陳列品等。
東山金木雕用優質的樟木、楠木,精雕細刻成各種人物花卉、鳥獸的工藝品,裝飾在廟宇殿閣之中,或於樑柱、斗拱、神龕、香案、窗門、檐、床、櫃、桌、椅及各種佛、神像。技法上,主要有深透雕、浮雕、立雕、通雕。建築物高層處,採用粗豪的透雕,門窗採用細膩的通雕,門格下層用浮雕。雕刻後,用細砂紙磨光,刷上漆料,然後裝貼上金箔、金粉。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主要藝人
已知的東山金木雕藝人有清朝光緒年間的沙濤松,其將東山金木雕技藝傳與陳友梅,陳友梅又傳子陳坤,而陳坤之子陳平現仍從事東山金木雕創作。除陳平之外,繼續東山金木雕創作的藝人還有許慶石等。
代表性傳承人物
許慶石,漢族,漳州市東山縣人,1947年1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山金木雕技藝”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許慶石自14歲學習金木雕技藝,於1960年師從東山金木雕名家胡金虎的弟子林德,1973年起跟隨廣東大埔客家金木雕藝人林玉則學習。許慶石曾承擔了“關帝廟”等東山十大廟修復工作中的主體製作。
陳平,男,1958年10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山金木雕技藝”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73年,東山縣組建成立東山縣工藝美術廠,許慶石負責招收並培訓了二十多個木雕學徒工,培訓後自帶七八個學徒隨身學藝。已帶出許慶灶、許彩麟、許進春、許燕玲等掌握了金木雕技藝的人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6年,東山金木雕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工藝美術百花獎”。
2009年,許慶石設計製作的“金木雕組合掛件”獲得第五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銅獎。
2010年,許慶石設計製作的金木雕作品“花鳥和諧圖”獲得首屆漳台根木雕金品展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