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悠遊

東山悠遊

《東山悠遊》是傅抱石創作的繪畫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悠遊
  • 作者:傅抱石
  • 分類:中國書畫>繪畫
  • 尺寸:90×56cm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

作品簡介

題識:抱石寫東山圖。
鈐印:抱石長年、抱石齋

作品賞析

《東山悠遊》描寫了謝東山迎接王羲之等群賢在山陰道上。傅抱石先生“得之於心,形之於筆”,筆下的謝安有著既秀徹儒雅又剛毅不屈的氣質。《東山悠遊》的背景加上一株“六朝松”,六朝松是位於南京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園西北角的一株檜柏,相傳為1500多年前的六朝遺物,故名。據說當年梁武帝親手將此樹植於宮苑之中,隋軍滅陳之後將城邑宮苑全部平毀,而此樹卻自兵火中倖存至今。於是,此怪松與謝安一樣,是歷喪亂而不息的象徵。
公元383年,中國歷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東晉八萬士卒一舉打敗了前秦八十多萬大軍,一度驚恐萬狀的東晉朝廷和江左百姓賴之轉危為安,坐享太平。這就是彪炳史冊的淝水之戰。其運籌帷幄的指揮家便是東晉宰相謝安。謝安(320-385),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僕射兼領吏部加後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兼錄尚書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兼假節、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衛將軍等職,死後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
謝安年青時就聰慧敏悟,氣宇非凡。但無意仕途,寓居在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山,“出則游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此處山清水秀,從來就是一方名士樂居的沃土,謝安年青時每天除了跟支道林、王羲之、許詢、孫綽、李充等名士一起談文論詩,暢談玄理之外,還經常與他們一道游賞山水,藉以自娛。王羲之的千古名作《蘭亭序》就是王羲之於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與包括上述諸人雅會蘭亭時所作。
日寇侵華時代,傅抱石多么希望有謝安這樣的淝水滅寇英雄啊!謝東山成了傅抱石先生筆下的常客。我們悉見的題材就有《東山攜妓》、《東山報捷》、《東山絲竹》等。而本幅則取這位大政治家的主流生活方式:與名士們悠遊林下,享臨泉之樂,抒人生豪情。為東山再起聚集更多的才能。
本幅《東山悠遊圖》縱90厘米,橫56厘米,紙本設色。款署:“抱石寫東山圖”。鈐印:抱石長年、抱石齋。察其畫風,應是傅先生四十年代所作。畫面色調較清淡,極見閒逸優雅。謝安和其它三位文友均是長袍大袖,寬裙曳地,衣紋高古遊絲描,表現出人物性格的飄逸灑脫,人物頗具六朝時古雅之韻味,又不失浪漫的現代氣息。四人動作關係呼應得十分完美。人物活動的配景簡括到只有一棵松樹,松樹可見石濤繪畫的蹤跡,用筆恣意奔放,生澀老辣,造型矗立挺拔,與人物的飄逸互為襯托。亦象徵著人物性格的凜然和高潔。此幅中傅抱石以六朝之筆寫六朝人物,魏晉風流於此窮盡矣!
抱石先生的人物畫,早期追隨顧愷之的風神,人物的形態和春蠶吐絲般的線描,無不高古而典雅。後來,他又取了陳洪綬的造型、石濤的意趣,由自我的性情統領駕馭,形成了獨特的自家風格。張大千先生1946年題傅抱石先生《擘阮圖》說:“畫境以冷為難,比之詩人,惟昌谷有焉。抱石此作冷而幽,八百年來無此筆!”他一語道出了傅抱石人物畫的妙諦——高古幽冷。
細心的讀者可以一眼看出本圖中謝安這個人物造型,與陳老蓮的代表作《升庵簪花圖》(藏故宮博物院)中主人公極其形似。於此可窺傅抱石學習陳洪綬之處,然而傅抱石用六朝之筆運之,則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