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塔

東山塔

東山塔位於莆田市仙遊縣城南的革命老區玉塔村(石鼓山頂上)的一座寶塔。

東山塔始建於明代,為石構樓閣式,八角形七層實心,疊澀出檐,塔剎為葫蘆形,通高12米,五十年代間遭雷擊崩塌,1985年由愛國僑僧堅操法師捐款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歷史上仙遊民眾常將石鼓山和走馬山稱為仙遊“水口之捍蔽”,將這兩座山峰上原先造的兩寶塔,比作鎮守在水道門口的護法神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塔
  • 創建時間:明代
  • :12米
  • 重修時間:1985年
相關典故,名稱來由,歷史考證,

相關典故

東山含笑 仙溪含情
自古以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詩人們舞文弄墨,風花雪月,或寄情山水或借山水以詠志,所以仙遊的地理風水常被歷代文人雅士所樂道,被喻為“神仙出沒之地”。古代朝廷官員陳效奉命巡行仙遊,下車伊始就發出了:“碧山如畫溪吟眸,信是神仙此地游”的感嘆,從此之後仙遊在歷代文人墨客眼裡仿佛是一座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宋朝寶祐五年(公元1257年)成書的《仙溪志》在描述仙遊縣城的地理形勢時稱邑治“西接蜚山,東列石鼓,北枕瀑布,南帶仙溪,夾以二塘。水由艮出,文筆峰、銅鼎環列其旁。水繞山蟠,面勢環翕,真東南之壯邑也!”清末流傳的《仙遊鄉土志》亦讚美邑治形勢“秀鐘二蜚(指大飛山、小飛山),翠挹九朝,東山左峙,寶幢右納,百川之水匯於虎嘯潭,瀑布、蘭溪環流屈曲會入木蘭陂,又地界莆、惠之間,海陸舟車所會,土田之美,此天然造化,是以據莆之上游也!”
仙遊縣城負山帶溪,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規模面勢雄壯偉麗(三面環山),比他邑為冠”, “山川卓礫,秀氣所锺”,故造化無窮。自宋以來“異人輩出,甲於他邑“,”魁顏勝流,不可勝書”,就連南宋時期莆田籍詩人劉克莊也讚嘆不絕:“豈水深土厚,所產皆秀傑歟?”

名稱來由

置身仙遊縣城,放眼望去,東二里處有一座山叫走馬山(又名清明山,今城東中學校址),山頂上有座塔叫鎮國塔(相傳為康熙年間邑紳徐萬安所建,可惜毀於1966年圍溪造田),走馬山對岸是石鼓山(因地處縣城以東,習慣稱為東山),山頂上高高聳立的那座石塔就是東山塔,俗名東渡塔,山腳下有座東山寺。兩山之間夾著一條木蘭溪,一彎碧水自西而東緩緩流過。走馬山以北也有一條小溪匯大飛、小飛二山之水沿九龍巖潭流經水磨坑諸澗注入木蘭溪。關於這兩條溪水和兩座塔,歷史上還曾留下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傳說兩座塔建成之後,有好事者在木蘭溪渡口豎著一塊大石,上書:“兩溪兩塔,兒孫坐八座”(八座即八抬大轎,形容兒孫大富大貴)。有一年,自稱“十全老人”的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時特地來到巡幸,途經過木蘭溪看到渡口擺放的那塊石碑頓時心生妒意,這老頭兒就故意把句子倒過來讀,讀作“兩塔兩溪,兒孫做溜子”(溜子意為不務正業的流氓、混混),就這樣仙遊的風水被這位滿族血統的皇帝一口給破了。但是老皇曆過失了,乾隆也早已化為灰燼,如今東山依舊,仙溪常綠,仙遊人傑地靈,代代不乏棟樑才俊,如今的國務委員陳至立的祖籍就在坐落在蘭溪之濱、東山之麓的南埔里。
東山塔雄踞石鼓山頂,與走馬山上的鎮國塔隔水相望,扼仙遊咽喉之要塞。歷史上人們常將石鼓山和走馬山稱為仙遊“水口之捍蔽”,這兩座山峰上原先都造有兩座寶塔,宛如鎮守在水道門口的護法神將。其實,早在清代之前與走馬山鄰近的塔埔山上亦建有一塔,名為“寶纓塔”,傳為黃瑞鶴倡建,寶纓塔與走馬山、石鼓山三塔並峙,形成鼎足之勢。“三塔”又與仙遊縣城門前的“三湖”(東湖、西湖、南湖)相映成趣,可惜寶纓塔不知毀於何年,於今僅剩下一處舊址(今鯉城街道萬福村塔埔),始建年代痛莫考矣!

歷史考證

據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