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侍衛總管府改置,掌札剌兒、忙兀、兀魯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馬赤軍。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元朝
- 職能:掌札剌兒、忙兀等五部探馬赤軍
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侍衛總管府改置,掌札剌兒、忙兀、兀魯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馬赤軍。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職。
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侍衛總管府改置,掌札剌兒、忙兀、兀魯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馬赤軍。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職。沿革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
東宮蒙古侍衛總管府 東宮蒙古侍衛總管府,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沿革 東宮蒙古侍衛總管府,設於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其軍士來自蒙古札刺兒、忙兀、兀魯兀、弘吉剌、亦乞列思五部探馬赤軍。隸詹事院。二十二年,改為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職責 侍衛親軍。
東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七月,掌漢軍萬名,隸詹事院。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等職。沿革 東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機構。設於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七月,三十一年八月,改為隆福宮左都威衛使司。職責 掌漢軍萬名,隸詹事院。置都...
隆福宮右都威衛使司,官署名。為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簡稱右都威衛。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八月,由東宮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改立,仍統扎刺兒、忙兀、兀魯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馬赤軍,隸徽政院。沿革 隆福宮右都威衛使司,官署名。為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簡稱右都威衛。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
右都威衛使司,官署名。元代置,為皇太子、皇太后的侍衛軍組織,職能是掌太子、太后侍衛軍。元官署名。職能:掌太子、太后侍衛軍。沿革:世祖中統三年(1262),以五投下探馬赤立總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撥屬皇太子東宮。二十二年,改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後,改隆福宮右都衛威使司...
豎排5行,印面略外鼓,鑄於至治三年(1323年)。背面為梯形鈕,鈕右側刻兩行漢字“宗仁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百戶印”;左側近鈕處刻漢字“中書禮部造”,近邊處刻“至治三年正月日”。“宗仁”當為《元史》所記“宗仁衛”之簡稱,其建立有較複雜的歷史背景,屬地方性質的侍衛軍 。
。印正面陰刻八思巴文篆體“東路蒙古侍衛親軍百戶印”。元代東路蒙古侍衛親軍,是至順二年(1331)正月,由東路蒙古軍萬戶府改建的,改稱後的全稱為“東路蒙古侍衛親軍指揮使司。”至元五年即公元1339年,此印當為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時鑄刻。印邊長6.76、厚1.3、通高6.8厘米。現藏吉林省博物館。
左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官署名。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之一。元官署名。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之一。至元十八年(1281),以蒙古侍衛總管府依五衛之例,置指揮使司。大德七年(1303),改左翊蒙古侍衛總府依五衛之例,置指揮使司。大德七年(1303),改左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
至元二十四年(1287),合丹附叛王乃顏作亂,兵敗投降,次年,復結諸王火魯火孫叛,為皇太孫鐵穆耳率玉昔帖木兒蒙古軍及李庭漢軍討平,合丹逃亡邊境,元廷收其遺眾,於二十六年(1289)置此萬戶府以統之。天曆二年(1329)隸大都督府。至順二年(1331),改東路蒙古侍衛親軍指揮使司。
右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右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官署名,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之一。至元十八年(1281年),以蒙古侍衛總管府依五衛之例,置指揮使司。大德七年(1303年),改右翊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僉事等官。所屬有千戶所十二翼、蒙古學教授及儒學教授。
宗仁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宗仁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是元官署名。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之一。至治二年(1322),以亦乞列思部民一百戶,與所收蒙古子子通三千戶,及清州匠二千戶,屯田漢軍二千戶,立宗仁衛統領。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僉事、經歷等官。
侍衛親軍司,宋代禁軍官司,與殿前司合稱“兩司”。其下屬機構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與殿前司下屬機構殿前都指揮使司合稱“三衙”。 “兩司三衙”體制為宋代禁軍最高指揮機構。沿革 五代後梁太祖時始置侍衛馬步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一職,亦始置於後梁“太祖受禪……授捍侍衛親軍都...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是宋朝的官署名。簡稱侍衛步軍司或步司。北宋時與殿前司及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分統全國禁軍,長官為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步軍都虞候。南宋時僅統侍衛親軍步軍司禁軍,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俗稱"步帥",有時僅為虛銜而常設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統兵。與殿前司及侍衛親軍...
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置達魯花赤一員,都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掌漢軍萬名,負責修造京城城隍及京師內外工役,兼管大都屯田等務。沿革 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置達魯花赤一員,都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多由大都...
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以侍衛親軍一萬戶撥屬太子東宮,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官署名。主要職能:掌太子、太后侍衛軍。建置沿革: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後,改隆福宮左都威衛使司,屬皇太后。有使、副使、僉事等官。武宗至大三年(1310),立一千戶所、八百戶翼統領造作軍士八百人,分屬造作。仁宗延祐三年(...
宣忠斡羅思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秩正三品。文宗至順二年(1331)四月,由宣忠扈衛親軍都萬戶府改立。掌斡羅思軍士。沿革 宣忠斡羅思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文宗至順二年(1331)四月,由宣忠扈衛親軍都萬戶府改立。簡稱宣忠扈衛、斡羅思衛。置營於大都北,衙司在...
右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五衛之一。秩正三品,掌漢軍萬名。沿革 右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五衛之一。置營於永清(今屬河北) ,衙司在大都麗正門內。設都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下轄一鎮撫所,十行軍千戶所,左、右屯田千戶所及弩軍千戶所。職責 掌...
廣武康里衛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置,是由康里人組成的禁衛軍,以中書平章政事康里人阿沙不花為都指揮使。沿革 廣武康里衛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置,是由康里人組成的禁衛軍,以中書平章政事康里人阿沙不花為都指揮使。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後罷。
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五衛之一。秩正三品。掌漢軍萬名。沿革 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朝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五衛之一。置營於東安州(今河北安次西),衙司在大都麗正門內。設都指揮使三員,副都指揮使二員,僉事二員。下轄一鎮撫所,十行軍千戶所,左、右屯田千戶所及...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官署名。簡稱侍衛司。沿革 五代始置,後周世宗時與殿前司共掌禁軍,地位極重。統兵官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北宋初,實際分為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兩衙,馬步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皆...
貴赤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貴赤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元官署名。侍衛親軍指揮機構之一。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主要由貴赤(即貴由赤,意為善跑者)組成。有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僉事等官。所屬有千戶所八翼。
宗仁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 秩正三品。至治二年,以亦乞列思人氏二百戶,與所收蒙古子女通三千戶,及清州匠二千戶,屯田漢軍二千戶,立宗仁衛以統之。定置都指揮使三員,正三品;副都指揮使二員,從三品;僉事二員,正四品;經歷二員,從七品;知事二員,照磨一員,俱從八品;令史七人,知印二人,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