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位於山東省沂源縣東里鎮東安村。始建置於西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為縣治所,晉改為東安郡,隋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廢。《山東考古錄》載:“東安郡縣城,在邑西北九十里許,今東安莊後……”。舊《沂水縣誌》載:“縣西北九十里,東里店東北五里,沂河北岸有東安莊,西北有石橋二,相傳為東安故城吊橋,此去蓋邑廿余里……此城為東安郡城無疑。”面積約40萬平方米。東部有護城河,北、中部暴露殿宇、城牆遺存。
上面提到這個沂源縣東安郡是現如今沂水縣許家湖鎮(原袁家莊鄉)後城子的故城東安郡廢止後另外安置的(下文:至隋朝初今沂水城仍為東安郡城,開皇初廢東安郡,改置東安縣,為莒州治。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變東安縣為沂水縣,沂水縣名自此始,別置東安縣於古蓋縣(今沂源縣東里店東)),而沂水西南的東安郡故城,比沂水縣還要早。可見沂水西南15公里的東安郡故城早於沂源東里鎮東安村。
詳細見下文
明人公鼐的這首《東安城》詩,描寫了作者去東安故城訪友時所見的景色,首句就說,長得茂盛的莊稼,把故城遺址的矮牆都遮蓋住了。詩中提到的東安城,即東安故城,在沂水縣城南約15公里處。漢置東安縣,三國魏置東安郡,皆以此為治所。
據《水經注》記載:“沂水南逕東安縣故城東,而南合時密水,……密水東流,逕東安城南。漢封魯孝王子強為東安侯。”熊會貞在《水經註疏》中說:“漢縣,屬城陽國,後漢屬琅邪國,建安中,置東安郡,尋省。魏屬東莞郡,晉復屬琅邪國,後廢。在沂水縣南三十五里,今東安社。”
清道光七年《沂水縣誌·卷一·輿地古蹟》云:“東安城,邑南三十五里,沂河西岸,漢城陽國(國邑在今莒縣)東安縣即此,今其地為東安社。《水經注》云:沂水南經東安故城是也。”
戴均良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東安縣”條:“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南。屬泰山郡。東漢末為東安郡治。西晉元康元年(291年)省。隋初改東莞縣為東安縣,治今沂水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東安縣為沂水縣,另置東安縣,治今山東沂源縣東南,屬琅琊郡。唐武德初省入沂水縣。”
今考,漢東安故城遺址位於沂水縣城南15公里,沂河西岸2公里許,許家湖鎮(原袁家莊鄉)的前城子、後城子、黃崖頭三村之間。故城建於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殘址尚存。故城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700米,文化層1~2米。城牆大都坍平成耕地,唯黃崖頭村西北200米處一段猶存:南北長25米,寬3米,高2至3米。
東安城址在春秋時屬莒國地,為鄢陵。《左傳》文公七年(公元前620年):“公孫敖為襄仲逆己氏,及鄢陵,登城見之美,自為娶之。”《中國地名大辭典》:“鄢陵,春秋時莒地。”杜預註:“鄢陵,莒邑,在今山東沂水縣界。”《臨沂地區志·卷一·行政區劃·歷史沿革》:“鄢陵,春秋時邑。舊址在今沂南縣東北部。春秋時莒邑。前619年,魯國穆伯(公孫敖)為襄仲迎娶莒女,在此見莒女美,而自娶之。”查對《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沂水城南,沂河西的鄢陵,與今故城遺址經緯度相符。
戰國時,東安縣地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為楚地。秦郡天下,為琅玡郡地。
西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置城陽國(治莒),屬泰山郡。城陽統縣有四:莒(今莒縣)、東安(今沂水縣西南故城址)、陽都(今屬沂南縣)、盧(今屬蒙陰縣)。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封魯孝王子強為東安侯。此時的東安縣東鄰莒,西接盧,南界陽都,北連東莞。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隨城陽國併入琅琊。據《山東通志·卷十八》所載及東漢時《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東漢時的東安縣屬徐州琅玡國。戴均良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東漢末析琅琊郡置東安郡,治東安縣(今沂水縣西南故城址),屬徐州,建安十九年(214年)省。西晉元康七年(297年)析東莞郡復置東安郡,移治蓋縣(今山東沂源縣東南)。北齊又移治東莞縣(今山東沂水縣東北),隋開皇初省。”
東安在三國魏時仍為縣,屬徐州東莞郡。東安縣城仍在東莞郡城南15公里,沂河西岸。
西晉時(公元265年至316年)東安仍為縣,屬徐州琅玡國。《晉書·地理志上》:“琅邪國,秦置郡。統縣九,……東安。”西晉元康元年(291年)省東安縣。經東晉十六國,又歷南北朝270多年間之東安縣在諸史書中已無此名。此時期有東安郡名,這是西晉惠帝時東莞郡移治於莒,復於郡城(即今沂水城)所置的東安郡。清道光《沂水縣誌·輿地古蹟》雲“晉元康七年(297年),分東莞置東安郡,東安為郡自此始。”
至隋朝初今沂水城仍為東安郡城,開皇初廢東安郡,改置東安縣,為莒州治。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變東安縣為沂水縣,沂水縣名自此始,別置東安縣於古蓋縣(今沂源縣東里店東)。大業二年莒州廢,沂水、東安二縣俱屬沂州琅玡郡(據《續山東考古錄卷二十一·沂水縣》載)。今沂水城南15公里處的漢東安縣城,自東晉以後已不復存在了。
漢東安故城歷年出土文物較多,有銅壺、盤、陶豆、鐵器鼎、焦斗、鏵、五銖錢等。早年出土的銅壺、銅盤等已流失不能鑑別屬何時期。就近幾年出土的陶、鐵器鑑定,大都是漢代文化。從徵集到當地人在耕地中所出土的古貨幣:“五珠”、“大布黃千”來看俱屬漢幣。1974年春發現一方銅印,印文陰刻“軍假司馬”四字,亦屬兩漢遺物。後城子村北是一片漢代墓葬,“文革”中大都被挖掘破壞。墓群多數是畫象石墓,少數為磚石墓。從一座被破壞的磚石墓中出土了一塊刻有“建武元年三[月]二日製作”的紀年磚。有人認為此磚的“建武”不是劉秀的年號,而是後趙石虎行用的“建武”年號。據《晉書·石季龍》記載,季龍私謂其子邃說:“二十餘年,南擒劉岳,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剋殄十有三州。成大趙之業者,我也。”鹹康元年,石季龍廢掉石勒的兒子石弘,自己即位,改年曰建武。石虎在東晉成帝鹹康元年(335年)正月間改元“建武”,而沂水縣後城子村發現的“建武元年三[月]二日製作”的紀年磚,也正反映出後趙割據政權“東平齊魯”一帶以後的社會史實,使歷史記載與出土文物符合。如是這樣的話,這座墓就屬晉墓了。(見《山東沂水縣現發現“軍假司馬”印》,載《考古》1986年第1期、胡順利《山東沂水後城子村“建武元年”字磚商榷》,載《考古》1986年第9期)自東晉以後“東安”之名仍有,或郡或縣,但已非指此地了。
故城北有“九女墩”、“八角墓”漢墓群,傳說為隋代皇親藩王的墓地。清康熙《沂水縣誌·卷一·古蹟》記載:“東安故城,在城南三十里。城之北二舍許,八角墓、九女墩在焉,蓋隋之親藩貴主葬處也。墩之東北有地百武,赤日暴於其中門顯無影。”清道光《沂水縣誌·人物墓冢》錄劉紹武《東安城北墓》文:“東安城,在沂水縣南三十五里。《青州府志》云:‘城之北僅二舍,八角墓、九女墩在焉。蓋隋之親藩葬處也。墩之東再轉而北,有地百武,赤日暴其中杳然無影,其理不可解。與平陵城西北之陰地數畝,天晴霽亦若雲陰相似。’”“九女墩”,高8米,周長300米,上面有一棵枯槐樹,土堆呈四十五度角,傳說該墩曾是古代名將司馬的點將台。“八角墓古墓葬區”,八角墓墓穴東西排列,四壁由石板砌成。石板上刻有兵傭列隊前進、馬拉駒車等圖案,中有一聖旨龍柱,前後兩院。穴頂上下石板砌成八角。八角墓連通“九女墩”,並連線周圍的四個小墓。墓群出土有漢畫像石,磚刻“建武元年”。從出土文物看,“九女墩”、“八角墓”為漢代墓葬無疑,劉紹武就曾斷言:“墓不知所自始,傳之為隋親藩貴主葬處,未足為據也。”境內原有“天齊廟”,占地10畝,正堂3間,分別設有“老母奶奶”泥塑像。今境內袁家莊村前又發現一古墓,墓主及年代不詳。1978年10月沂水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8月原袁家莊鄉政府立保護碑一塊,載明東至水渠,西至黃崖頭、埠子,南至前城子,北至袁家莊湖為控制地帶。
兒童記憶:本人1974年,少年的時候,去姥姥家就路過黃崖頭和城子村,村西南有一個高高的土坯圍牆。高6米的樣子。圍牆西有條南北溝,據說溝的東岸有古城牆。這個6米的牆是不是古城牆不得而知。最近我再去看看上圖。臨沂大學戚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