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縣(山東省東安縣)

東安縣(山東省東安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安縣,西漢始置縣,治所在今臨沂沂水縣、沂源縣一帶。屬城陽國。東漢建武十三年(37)屬琅琊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東安為沂水。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其他歷史地址,

歷史沿革

兩漢
西漢置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水縣的姚家店子鄉前、後城子和黃崖頭3村之間。屬兗州城陽國
東漢建武十三年(37),縣隨城陽國徐州琅琊郡(建武十七年41,琅琊郡改琅琊國,都於)。
漢獻帝建安四年(199年),自琅邪國分設東安郡,以東安縣命名。
註: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殺琅琊王劉熙,琅琊國除,為琅琊郡。
三國

三國曹魏初廢,省入東莞郡魏既分琅邪而置),後省入琅琊郡(265年丁卯,晉武帝封司馬倫為琅邪王)。
西晉
太康元年(280),分琅邪郡置東莞郡(郡治東莞縣)。
西晉元康七年(297年),又分東莞復置東安郡司馬繇封郡王。
西晉永安元年(304年),東安王司馬繇被司馬穎殺,其侄司馬渾繼為東安王以奉司馬繇之祀。司馬渾不久逝世,東安國除。
南北朝
南朝劉宋東安郡,屬青州,治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源縣蓋冶村。漢置蓋縣。北齊省,其地入新泰縣),轄縣:蓋、新泰、發乾。
北魏,東安郡屬南青州,治團城(沂水城),與劉宋東安郡轄縣亦完全相同,即:蓋、新泰、發乾。(蓋縣於今沂源縣境,新泰縣於今蒙陰縣境,發乾縣於今沂水縣境)
高齊文宣帝時期(550~559),罷東莞郡,莒、東莞二縣屬東安郡。此後,莒、沂兩地不再設立東莞郡。
北周滅北齊,改南青州為莒州。東安郡屬莒州
隋朝
開皇初廢東安郡,置東安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水縣沂水城),為莒州治所。
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改東安縣為沂水縣,另在蓋縣故城置東安縣(治所舊址在今沂源縣蓋冶村)。
606年(大業二年),另一說大業三年,改屬琅琊郡。

其他歷史地址

沂水縣許家湖鎮東安城址
東安城址位於許家湖鎮後城子、前城子、黃崖頭三村之間,地處沂河西岸。
《水經注》載:“沂水南經東安故城是也”。清道光七年《沂水縣誌》記載:“邑南三十五里,沂河西岸漢城陽國(國邑在莒縣)東安縣即此”。根據史料記載,及今在黃崖頭村西殘留的一段城牆,其該遺址地表分布有大量磚瓦殘塊,多年來遺址中出土陶豆、罐、壺、瓦當、盆、碗,銅壺、五銖錢、大布黃千、軍假司馬印,鐵鼎、焦斗、犁鏵等等,以及城址周圍分布的漢磚石墓、畫像石墓和出土刻有“建武元年”的青磚,以及分布範圍等。充分證實了此地是一處東漢時期城址,此也與史料記載相符,當應為東安城址也。
沂源縣東里鎮東安故城址
位於山東省沂源縣東里鎮東安村。《山東考古錄》載:“東安郡縣城,在邑西北九十里許,今東安莊後……”。舊《沂水縣誌》載:“縣西北九十里,東里店東北五里,沂河北岸有東安莊,西北有石橋二,相傳為東安故城吊橋,此去蓋邑廿余里……此城為東安郡城無疑。”面積約40萬平方米。東部有護城河,北、中部暴露殿宇、城牆遺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