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古往今來
於1975年建東壩頭公社,1984年改鄉。面積74平方千米,現人口3.2萬。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地形
氣候
總體規劃
1. 鄉域即東壩頭鄉的全部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為74平方公里。
2. 集鎮區鄉人民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規劃建設發展區:東至官莊村,西至黃河大堤,南至前雷集村,北至雷新莊村,總面積約2.08平方公里。
東壩頭產業空間發展戰略為“中心輻射、軸向發展、片區聯動”。
根據東壩頭鄉產業發展目標及現狀產業分布特徵,規劃提出鎮域未來產業發展布局為:“一心、四區、一帶、多基地”即構建城鎮現代綜合服務中心,培育四個特色產業區,建立多個優勢種植養殖基地。
1.一心:現代綜合服務中心,即東壩頭鄉集鎮區,構建以農副產品深加工、商貿服務為先導,生態旅遊、貨物流通、勞務輸出、社區服務、農業服務等為支撐,功能完善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2.四區:
1)北部高效農業示範區:依託大宋農業觀光園、晉開農牧園、開封包公食品馬鈴薯及花生種植基地,發展高校農業,設施農業和生態農業觀光。
2)中部綜合經濟發展區:以東壩頭集鎮區為中心,構建商貿服務、旅遊接待、貨物流通等綜合經濟發展區。3)中南部特色農業種植區:以小麥、玉米、大豆高效種植和肉牛、肉羊養殖為主
4)東南部新型建材工業區:依託黃河創業園區現狀產業基礎,發展板材加工、新型建材製造等產業。
(3)一帶:沿黃休閒旅遊帶。
(4)多基地: 綠色蔬菜種植基地、菸葉種植基地、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優質肉牛肉羊養殖基地、柿子種植基地等
根據東壩頭鄉鎮域空間發展現狀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依託發展軸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商貿物流、旅遊等產業,帶動東壩頭鄉鎮域經濟的全面發展,最終形成“一心、兩副、多點;一主、兩次、四區”的村鎮體系空間結構。
一心:東壩頭鄉集鎮區,鄉域綜合服務中心;
兩副:以張莊、魏莊形成的兩個功能片區副中心,服務周邊村莊;
多點:鄉域基層村;一主:依託蘭壩路形成的城鎮綜合發展主軸;
兩次:依託閆壩路和南韓路形成的兩條城鎮發展次軸,串聯鎮區和中心村;
四區:沿黃農業觀光區、城鎮綜合商貿服務區、特色農業種植區、新型建材工業區。
根據東壩頭鄉域空間結構和現實條件,東壩頭鄉鎮村體系確定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結構。
確立鎮區的絕對優勢,以鎮區和中心村為輻射源,重點帶動發展部分基層村,完善鎮域內部的產業經濟、設施建設,集約有效的進行各項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等級規模:1個鎮區、2箇中心村、20個基層村。
(1)具有人文和自然風貌特色,環境效益突出的生態宜居發展區;
(2)具有高度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及工程設施的商貿服務集聚區;
(3)城鎮風貌特色顯著,內涵深刻的紅色文化展示區;
(4)功能複合,設施便利的高端沿黃旅遊接待區。規劃確定東壩頭城鎮職能為蘭考縣縣域旅遊副中心、東壩頭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鎮性質是以旅遊休閒、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生態宜居小城鎮。
城鎮規模:
近期(2015年—2020年):鎮區人口11350人,鎮區建設用地1.36公頃,人均建設用地119平方米/人。
遠期(2021年—2030年):鎮區人口18600人,鎮區建設用地2.08公頃,人均建設用地111.8平方米/人。
規劃確定鎮區建設向東、南兩個方向發展,北部和西部重點以生態保育和旅遊觀光為主要用地類型。
在完善現狀建成區、協調東壩頭景區與新鎮區融合、最佳化用地布局的基礎上,實施“近期建設向南、遠期建設向東發展”的城鎮發展方向。
鎮區用地布局在對東壩頭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及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生產與生活用地,規劃形成多組團布局結構,即“一心、兩副、兩軸、三組團”的布局結構。
一心:即鎮區綜合服務中心。城鎮中心的建設是強化中心城鎮的集聚與輻射功能、提升城鎮整體形象的關鍵;兩副:東部生態宜居組團的服務副中心和西部旅遊綜合服務組團的商業服務副中心
兩軸:分別是沿府前街的東西向城鎮綜合服務軸和金融大街的城鎮空間發展軸,其中東南北向的空間發展軸是城鎮與外部經濟聯繫的主要方向,城鎮空間拓展主軸;
三組團:西部旅遊綜合服務組團、東部生態宜居組團、南部的工業組團。
風景名勝
銅瓦廂決口
明崇禎十五年九月,面對李自成義軍圍攻開封,踞城頑抗的河南巡按高名衡見解圍無望,遂責人決朱家寨河堤水淹圍兵;此舉為義軍所察,移營高阜,反決馬家口河堤以灌城。兩口並決,加之大雨連旬,十數萬人沉入水底。兩年之後的清順治元年,開封之口門堵復,黃河回歸故道,“由開封經蘭、儀(今蘭考境)、商(商丘)、虞(虞城),迄曹(縣)、單(縣)、碭山、豐(縣)、沛(縣)、蕭(縣)、徐州、靈璧、睢寧、邳(縣)、宿遷、桃源(今泗陽),東經清河(今淮陰)與淮合,歷雲梯關入海”(《清史稿·河渠志》)。後經康雍乾三代修治,黃河兩岸堤防逐步完善,雖時有決口,旋決旋堵,直到鹹豐五年河決銅瓦廂以前,再未發生大的改道。
銅瓦廂河段是明清兩代河防之險要,黃河西來,到這裡漫轉東南。此地東北地形低洼,加之以下河道淤積嚴重,史上曾多次由此決溢,是典型的“豆腐腰”河段。據《黃河水利史述要》,河道灘面一般高出背河地面七八米,臨河看兩岸堤防只一兩米高,對背河來說卻已在10米上下了。
鹹豐五年(公元1855)農曆六月中旬,河發大水,銅瓦廂段水位猛漲一丈以上,又遇大雨,水勢更為洶湧,“一望無際,間多堤水相平之處”。六月十八日(陽曆7月31日),銅瓦廂三堡以下無工堤段,塌掉三四丈,“僅存堤頂丈余”。晚上又颳起南風,風卷狂瀾,浪拍危堤,崩塌迅速加劇。六月十九日(陽曆8月1日),這段堤防終於潰決,翌日全河奪溜,一河狂濤由決口傾瀉而下。
署理河東河道總督蔣啟揚於決口前一日向朝廷奏報,“黃河水勢異漲,下北廳銅瓦廂,大溜下卸,無工處所,堤工萬分危險,現在竭力搶辦”,“臣在河北道任數年,該工歲歲搶險,從未見水勢如此異漲,亦未見下卸如此之速。目睹萬分危險情形,心膽俱裂”。關於決口情形,他事後奏報,“道廳文武員弁,於黑夜泥淖之中,或加邦後戧,或札枕擋護,均竭盡心力”;“所加之土,不敵所長之水,適值南風暴發,巨浪掀騰,直撲堤頂,兵夫不能站立,人力難范”;“十九日漫溢過水”,“於二十日全行奪溜,下游正河,業已斷流”;“口門刷寬七八十丈”,自己“心驚膽裂,淚汗交流”。
到七月初(陽曆8月中旬),堤壩潰垮已擴大到一百七八十丈寬。河南蘭儀、祥符、陳留、杞縣一片汪洋,“遠近村落,半露樹梢屋脊,即漸有涸出者,亦俱稀泥嫩灘,人馬不能駐足”。山東東明縣城被洪水圍困長達兩年。除河南、山東之外,還淹及河北等地,共波及10州、40餘縣,受災面積達3萬多平方公里,總計災民700萬人。
銅瓦廂決口後,溜分三股:南股由今山東菏澤趙王河東注,另兩股由東明縣南北分注,至張秋穿運河後複合為北股,以後北股漸淤,南股成為幹流,奪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