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來柱、朱恩鵬所著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祿的生前身後事》以紀實文學的手法,生動描寫了焦裕祿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跡,以大量罕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描寫了他的家庭、婚姻以及同家人、朋友之間的親情、友情,把一個曾經被政治符號化的人物還原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對同類題材作品的新的突破。在描寫焦裕祿事跡的同時,還生動講述了焦裕祿精神對後人的巨大影響,對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具有重大的實踐價值和深遠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祿的生前身後事
- 出版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4頁
- 開本:16
- 作者:董來柱 朱恩鵬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董來柱、朱恩鵬所著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焦裕祿的生前身後事》是一部生動記述焦裕祿同志的光輝事跡及其深遠影響,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的紀實文學作品,描寫了焦裕祿生前的感人事跡以及焦裕祿逝世以後,他的家人、在他影響下的蘭考人民和廣大基層幹部繼承焦裕祿遺志,繼續艱苦奮鬥,改變蘭考面貌的事跡。同時以大量罕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描寫了他的家庭、婚姻以及同家人、朋友之間的親情、友情,把一個曾經被政治符號化的人物還原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圖書目錄
引子
一 他從這裡出生
二 輟學之後
三 落入虎口
四 參加革命
五 當上副區長以後
六 支援工業建設
七 大連實習
八 回到洛陽
九 重返尉氏支援農業
十 臨危受命奔赴蘭考
十一 治水的故事
十二 孩子得救了
十三 他是怎樣管教子女的
十四 送溫暖
十五 一兩糧票的故事
十六 回鄉探親
十七 焦守鳳報考職員的時候
十八 與病魔作鬥爭
十九 對女兒說的話
二十 他沒有死
二十一 登上天安門城樓
二十二 來蘭考的紅衛兵
二十三 哥哥妹妹都參了軍
二十四 大姐的榜樣
二十五 哥哥妹妹的婚事
二十六 守軍也參軍了
二十七 躍進長大了
二十八 小弟弟個子最高
二十九 焦守風的家事
三十 被記者採訪的焦守雲
三十一 觀後感
三十二 “大蒜”書記
後記
一 他從這裡出生
二 輟學之後
三 落入虎口
四 參加革命
五 當上副區長以後
六 支援工業建設
七 大連實習
八 回到洛陽
九 重返尉氏支援農業
十 臨危受命奔赴蘭考
十一 治水的故事
十二 孩子得救了
十三 他是怎樣管教子女的
十四 送溫暖
十五 一兩糧票的故事
十六 回鄉探親
十七 焦守鳳報考職員的時候
十八 與病魔作鬥爭
十九 對女兒說的話
二十 他沒有死
二十一 登上天安門城樓
二十二 來蘭考的紅衛兵
二十三 哥哥妹妹都參了軍
二十四 大姐的榜樣
二十五 哥哥妹妹的婚事
二十六 守軍也參軍了
二十七 躍進長大了
二十八 小弟弟個子最高
二十九 焦守風的家事
三十 被記者採訪的焦守雲
三十一 觀後感
三十二 “大蒜”書記
後記
文摘
他從這裡出生
山東省博山城外東南的崮山腳下有個小村,名叫北崮山村。這個村土質薄,亂石多,山頂光禿禿的,樹木稀少,一眼望去,從村這頭兒到村那頭兒,從山坡到山腳,農戶們大都住著山洞或茅屋。院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塊壘起來的,屋頂是用雜亂的玉米稈和麥秸鋪蓋後,再壓上石板。
北崮山村有個叫肖富堂的富戶。肖家院落可大得多了,住的是磚瓦房。家中可以說是騾馬成群、豬羊滿圈,還雇有長工、短工。
誰也不會想到,20世紀的20年代,就是在這個小山村,竟出了一位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
1922年8月16日的午夜,大部分人家都已入睡,整個村子靜悄悄的。忽然遠處傳來了一陣狗叫聲,順聲音只見一個中年漢子提著燈籠,一個小腳老太太顫顫巍巍地跟著走進了一家農院。
院子很小,幾棵小樹被風吹得嘩嘩響,糞坑裡的沼氣在不停地散發著,臭氣撲鼻,可誰也不在乎,因為就是靠它種麥子的呀。靠東牆那兒堆了一小堆柴,這是做飯用的。
破茅屋裡傳出了女人的呻吟聲。這座草屋一共三間,坐北朝南。東邊是內堂,一個炕就占去了大半間,西邊屋裡放了些雜亂的東西,中間算是客室吧,還支了一口鍋。中年漢子走進屋,對請來的老太太說:“三嬸,您老先喝口茶吧!”
“都啥時候了,還喝茶哩!趕快燒水。”老太太說著一拐一拐地進了裡屋。
火燃著了,火光照在中年漢子的臉上。還不到40歲他就滿臉皺紋,頭上長出了不少白髮。他叫焦方田,是個地地道道、老老實實的農民。望著跳動的火苗,他心裡一片空白,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生是喜還是憂,料不到今後的日子該咋過,只好走一步說一步了。
水燒開了,裡屋傳出了哇哇的哭聲。三嬸從裡屋探出頭來對焦方田喊著:“生了,生了,是個男孩!”
焦方田抬起頭,咧了咧嘴,算是笑吧。他沒有說多餘的話,只是說:“謝謝,謝謝!”
三嬸說:“這孩子一落地就乾乾淨淨的,長得多好,將來一準兒有出息。方田啊,給他起個好名字吧。”
焦方田可是作夠了養活孩子的難。如今大的才三歲,又多了這么一口子,得吃得穿呀。他忘不了孩子餓時哭得大人心煩意亂的情景,忘不了孩子病時女人抱著孩子流淚的神情。但人們總還是要傳宗接代的。那時人們普遍認為:還是有人好。他也像常人一樣盼望著時來運轉,夢想著能得兒孫的濟,享兒孫的福,也就早想出了個名字,對三嬸說:“叫裕祿吧。”
“好,好。這個名字好,將來你會大福大貴的。”三嬸讚不絕口。
焦方田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似乎把一切困難全忘了。
借三嬸吉言,焦方田兩口子把裕祿視為珍寶,處處呵護著他。每逢下地幹活他們總是給大兒子交代了又交代,讓他照顧好弟弟。兒時的焦.裕祿天真活潑,脾氣可比哥哥犟得多。五歲那年,他跟著哥哥在一起玩,見樹上有個鳥窩,對哥哥說:“咱上去掏鳥蛋吧,煮熟了可好吃了。”哥哥說:“樹這么高咋上去呀?”焦裕祿說:“爬上去呀!”
“這我可不敢爬,爹娘要是知道了,會打我屁股的。”
“我上去,你可不要跟咱爹咱娘說。”
“不,還是我上吧。”說罷就往樹上爬,但剛爬到半樹腰身上沒勁了,不得不下來。
“看我的。”小裕祿像只小猴子似的很快爬了上去。算他運氣好,還真掏了4個鳥蛋。
這時,焦裕祿的爺爺來了。哥哥喊道:“快下來,爺爺來了。”
焦裕祿聽說爺爺來了,把鳥蛋放在嘴裡,急急忙忙從樹上下來。褲子磨爛了,大腿上磨破了皮,血滲了出來。
爺爺見狀,又氣又心疼,狠狠訓了焦裕祿一頓。可焦裕祿一聲氣也沒吭。爺爺問道:“我說的都記住了?”
焦裕祿只是點了點頭。
“怎么不說話,是嚇著了吧?”爺爺追問著。
焦裕祿從嘴裡吐出那4個鳥蛋,兩隻手捧著送到爺爺跟前:“爺爺,您把它吃了吧。”
爺爺把小裕祿抱在懷裡,淚水滴在了裕祿的小臉上。
焦裕祿九歲那年,爺爺對焦方田說:“咱輩輩瞪眼瞎呀,裕祿都恁大了,我看他是個讀書的料,送他上學吧。”
焦方田低頭不語,心裡想,這些年是怎么熬過來的,生活都難以為繼,哪來的錢呀?
爺爺似乎看出了焦方田的心事,從口袋裡掏出一些零錢:“這是我攢的一點錢,拿去吧。”
P8-11
山東省博山城外東南的崮山腳下有個小村,名叫北崮山村。這個村土質薄,亂石多,山頂光禿禿的,樹木稀少,一眼望去,從村這頭兒到村那頭兒,從山坡到山腳,農戶們大都住著山洞或茅屋。院落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塊壘起來的,屋頂是用雜亂的玉米稈和麥秸鋪蓋後,再壓上石板。
北崮山村有個叫肖富堂的富戶。肖家院落可大得多了,住的是磚瓦房。家中可以說是騾馬成群、豬羊滿圈,還雇有長工、短工。
誰也不會想到,20世紀的20年代,就是在這個小山村,竟出了一位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
1922年8月16日的午夜,大部分人家都已入睡,整個村子靜悄悄的。忽然遠處傳來了一陣狗叫聲,順聲音只見一個中年漢子提著燈籠,一個小腳老太太顫顫巍巍地跟著走進了一家農院。
院子很小,幾棵小樹被風吹得嘩嘩響,糞坑裡的沼氣在不停地散發著,臭氣撲鼻,可誰也不在乎,因為就是靠它種麥子的呀。靠東牆那兒堆了一小堆柴,這是做飯用的。
破茅屋裡傳出了女人的呻吟聲。這座草屋一共三間,坐北朝南。東邊是內堂,一個炕就占去了大半間,西邊屋裡放了些雜亂的東西,中間算是客室吧,還支了一口鍋。中年漢子走進屋,對請來的老太太說:“三嬸,您老先喝口茶吧!”
“都啥時候了,還喝茶哩!趕快燒水。”老太太說著一拐一拐地進了裡屋。
火燃著了,火光照在中年漢子的臉上。還不到40歲他就滿臉皺紋,頭上長出了不少白髮。他叫焦方田,是個地地道道、老老實實的農民。望著跳動的火苗,他心裡一片空白,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生是喜還是憂,料不到今後的日子該咋過,只好走一步說一步了。
水燒開了,裡屋傳出了哇哇的哭聲。三嬸從裡屋探出頭來對焦方田喊著:“生了,生了,是個男孩!”
焦方田抬起頭,咧了咧嘴,算是笑吧。他沒有說多餘的話,只是說:“謝謝,謝謝!”
三嬸說:“這孩子一落地就乾乾淨淨的,長得多好,將來一準兒有出息。方田啊,給他起個好名字吧。”
焦方田可是作夠了養活孩子的難。如今大的才三歲,又多了這么一口子,得吃得穿呀。他忘不了孩子餓時哭得大人心煩意亂的情景,忘不了孩子病時女人抱著孩子流淚的神情。但人們總還是要傳宗接代的。那時人們普遍認為:還是有人好。他也像常人一樣盼望著時來運轉,夢想著能得兒孫的濟,享兒孫的福,也就早想出了個名字,對三嬸說:“叫裕祿吧。”
“好,好。這個名字好,將來你會大福大貴的。”三嬸讚不絕口。
焦方田臉上露出了笑容,他似乎把一切困難全忘了。
借三嬸吉言,焦方田兩口子把裕祿視為珍寶,處處呵護著他。每逢下地幹活他們總是給大兒子交代了又交代,讓他照顧好弟弟。兒時的焦.裕祿天真活潑,脾氣可比哥哥犟得多。五歲那年,他跟著哥哥在一起玩,見樹上有個鳥窩,對哥哥說:“咱上去掏鳥蛋吧,煮熟了可好吃了。”哥哥說:“樹這么高咋上去呀?”焦裕祿說:“爬上去呀!”
“這我可不敢爬,爹娘要是知道了,會打我屁股的。”
“我上去,你可不要跟咱爹咱娘說。”
“不,還是我上吧。”說罷就往樹上爬,但剛爬到半樹腰身上沒勁了,不得不下來。
“看我的。”小裕祿像只小猴子似的很快爬了上去。算他運氣好,還真掏了4個鳥蛋。
這時,焦裕祿的爺爺來了。哥哥喊道:“快下來,爺爺來了。”
焦裕祿聽說爺爺來了,把鳥蛋放在嘴裡,急急忙忙從樹上下來。褲子磨爛了,大腿上磨破了皮,血滲了出來。
爺爺見狀,又氣又心疼,狠狠訓了焦裕祿一頓。可焦裕祿一聲氣也沒吭。爺爺問道:“我說的都記住了?”
焦裕祿只是點了點頭。
“怎么不說話,是嚇著了吧?”爺爺追問著。
焦裕祿從嘴裡吐出那4個鳥蛋,兩隻手捧著送到爺爺跟前:“爺爺,您把它吃了吧。”
爺爺把小裕祿抱在懷裡,淚水滴在了裕祿的小臉上。
焦裕祿九歲那年,爺爺對焦方田說:“咱輩輩瞪眼瞎呀,裕祿都恁大了,我看他是個讀書的料,送他上學吧。”
焦方田低頭不語,心裡想,這些年是怎么熬過來的,生活都難以為繼,哪來的錢呀?
爺爺似乎看出了焦方田的心事,從口袋裡掏出一些零錢:“這是我攢的一點錢,拿去吧。”
P8-11
後記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蘭考人,國中時期,曾兩次見過焦裕祿;高中時期,參加過焦裕祿的葬禮。由於是蘭考人,走到哪裡都被人們所關注。1968年入伍後,入了黨,提了乾,並就讀於國防大學,取得了更高的學歷。1989年底作為處級幹部轉業到蘭考縣委宣傳部工作,正趕上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的高潮時期,並積極地參與其中。
1990年初,我被派到山東齊魯石化公司、勝利煉油廠等單位作了4場焦裕祿事跡報告,後又到一些駐軍和地方單位作巡迴演講20多場,每一次的演講都使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每一次的演講都讓自己心靈震動和激盪,強烈的使命感促使自己去掌握更多的焦裕祿的事跡,去鼓舞人。
1990年至1991年我又參與了電影《焦裕祿》和電視劇《焦裕祿》在蘭考的拍攝協助工作。長期在宣傳部門的工作使我有機會了解並掌握了有關焦裕祿生平事跡的大量素材,曾與杜玉彬等同志合作編寫了《焦裕祿的故事》這本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多年來,我參加過多次各級別的焦裕祿精神理論研討會,撰寫發表論文6篇。2009年應邀編撰了《弘揚焦裕祿精神論文集》。理論上的提高,使我對焦裕祿這個典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全國各地又一次掀起了學習焦裕祿事跡、做人民好公僕的熱潮。 經過一個月認真不懈的努力,我們將原稿進行了補充整理,本書講述了一些焦裕祿同志鮮為人知的故事,與廣大讀者共饗。
在撰寫此書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上有關人士的大力支持,聽取並採納了他們的不少建議,同時也參考了已出版的有關焦裕祿書籍中的部分內容。
出版過程中,河南大學出版社原社長宋應離教授、袁喜生編審、劉小敏編審、薛巧玲主任、盧志宇編輯對本書的成稿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董來柱朱恩鵬
2014年4月
1990年初,我被派到山東齊魯石化公司、勝利煉油廠等單位作了4場焦裕祿事跡報告,後又到一些駐軍和地方單位作巡迴演講20多場,每一次的演講都使我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每一次的演講都讓自己心靈震動和激盪,強烈的使命感促使自己去掌握更多的焦裕祿的事跡,去鼓舞人。
1990年至1991年我又參與了電影《焦裕祿》和電視劇《焦裕祿》在蘭考的拍攝協助工作。長期在宣傳部門的工作使我有機會了解並掌握了有關焦裕祿生平事跡的大量素材,曾與杜玉彬等同志合作編寫了《焦裕祿的故事》這本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多年來,我參加過多次各級別的焦裕祿精神理論研討會,撰寫發表論文6篇。2009年應邀編撰了《弘揚焦裕祿精神論文集》。理論上的提高,使我對焦裕祿這個典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全國各地又一次掀起了學習焦裕祿事跡、做人民好公僕的熱潮。 經過一個月認真不懈的努力,我們將原稿進行了補充整理,本書講述了一些焦裕祿同志鮮為人知的故事,與廣大讀者共饗。
在撰寫此書的過程中,得到了社會上有關人士的大力支持,聽取並採納了他們的不少建議,同時也參考了已出版的有關焦裕祿書籍中的部分內容。
出版過程中,河南大學出版社原社長宋應離教授、袁喜生編審、劉小敏編審、薛巧玲主任、盧志宇編輯對本書的成稿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董來柱朱恩鵬
2014年4月
序言
春風送暖,草長鶯飛,蘭考大地生機盎然,滿眼儘是新綠。在這香飄田野的季節里,17日上午10時許,他一下飛機就直奔蘭考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這是他時隔五年之後又一次來到這裡。在參觀紀念館時,總書記說,再次踏上蘭考土地,依然心情很不平靜。剛才,儘管看的聽的都比較熟悉,但我還是想多看一看、多聽一聽。因為這裡的每一件實物、每一個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靈共鳴。他看了焦裕祿親自製定的《幹部十不準》後,感慨地說,“十不準”內容非常有針對性。就拿“看白戲”這條說,除了規定一律不準送戲票之外,還強調不能把前十排的票光賣給機關和幹部,這就教育領導幹部如何針對身邊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具體舉措。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學習什麼?弘揚什麼?總書記進行了精準的概括: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上述四點,“情懷、作風、精神、情操”是對焦裕祿精神更為精闢的概括。我們大家都知道,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4月1日,曾對焦裕祿精神作過科學而精闢的概括,他講了五點:第一,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牢記宗旨、心繫民眾、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大興服務民眾之風。第二,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大興艱苦奮鬥之風。第三,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第四,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大興知難而進之風。第五,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大興敬業奉獻之風,第一是焦裕祿精神的本質所在,第二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第三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第四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第五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點。習總書記這次來講的焦裕祿精神的四個方面,同上次講的五種精神,本質是一樣的,這次講得更為形象和具體,更能人腦入身人心。比如情懷二字,講的是心境、心情,也就是對人民民眾的感情,強調的是首先要有為人民服務的一顆心。
對於焦裕祿精神怎樣學習、怎樣弘揚的問題,總書記作出了明確指示:“深學、細照、篤行。”深學,就是要組織黨員、幹部一點一滴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字一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言論,重點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細問不明白,沒有觸及靈魂。學習要同黨的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相互融通中把握黨的民眾路線的本質要求,把握改進作風的重點。細照,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差距中增強動力和措施。篤行,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民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總書記深刻指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和弘揚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希望通過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
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沒有條件也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他指著牆上張貼的“不知道,你問我,我問誰”、“還沒上班,誰叫你來這么早”等“服務忌語”說,跟民眾沒有感情才會出現這樣的忌語,如果把民眾看成我們的父母,看成我們的兄弟姐妹,那態度肯定就會不一樣。他特別指出,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和視窗服務單位都要把為民服務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滿意不滿意為標準改進工作、改善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先後走進東壩頭鄉張莊村村委會辦公室、焦裕祿幹部學院教學樓1號教室,和蘭考鄉村部分基層幹部、普通共產黨員進行面對面交流、長時間座談,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兩場座談會的會場都布置得簡單樸素,沒有鮮花,沒有橫幅,這也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做的。按照他的要求,房間沒有作任何改造和裝修,不放鮮花,不擺水果,和其他宿舍沒什麼不一樣的。他吃的是普通飯菜,臨行前還專門委託工作人員按照學院的規定標準,交了兩天共160元錢的一伙食費。由此可見,習總書記在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方面給我們帶了個好頭。
18日上午,總書記參加了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在會上,他多次提到,焦裕祿同志生活簡樸、勤儉辦事,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他多次強調,有規定就要執行,否則規定就成了“稻草人”。
筆者認為下面這幾句話更為重要,一個是總書記的提醒——和過去艱苦時代比一比,看一看,要有感恩知足之心,二是總書記的告誡——奢靡享樂是無底洞,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把得嚴才能防微杜漸;三是總書記的囑託——蘭考是焦裕祿戰鬥過的地方,在秉承焦裕祿精神、弘揚黨的作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希望繼續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中起好帶頭作用。
17日傍晚,太陽快落的時候,習總書記來到東壩頭,走進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並逐字閱讀了碑文。他站在黃河岸邊,望著滔滔河水,不時向有關人員詢問黃河的防汛狀況。
我們知道,作為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可以說是日理萬機,選擇一個縣作為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繫點,說明中央對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視,表明掃除“四風”、端正黨風的決心。那么為什麼把蘭考縣作為聯繫點呢?習總書記說,選擇蘭考作為我在第二批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繫點,是因為這裡有焦裕祿精神。我們就住在焦裕祿幹部學院,出門就看得見焦裕祿當年種的泡桐,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談起學習焦裕祿精神,說到動情處,總書記不由得深情吟讀起自己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於1990年7月15日填寫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
魂飛萬里,
盼歸來,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誰不愛好官?
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膽長如洗。
路漫漫其修遠矣,
兩袖清風來去。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綠我涓滴,
會它千頃澄碧。
讀了總書記這篇深情感懷、直抒胸臆、宣示理想之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作為多年來宣傳焦裕祿事跡、研究焦裕祿精神的我,應當堅決回響習總書記的號召,進一步做些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遂將多年積累的資料,晝夜進行整理,寫成這本書,謹以此書紀念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
讀詞淚似雨澆,
思君澎湃心潮。
晝夜整理書稿,
追思書記情操。
董來柱
2014年4月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學習什麼?弘揚什麼?總書記進行了精準的概括: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上述四點,“情懷、作風、精神、情操”是對焦裕祿精神更為精闢的概括。我們大家都知道,五年前,也就是2009年4月1日,曾對焦裕祿精神作過科學而精闢的概括,他講了五點:第一,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牢記宗旨、心繫民眾、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精神,大興服務民眾之風。第二,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大興艱苦奮鬥之風。第三,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第四,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大興知難而進之風。第五,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大興敬業奉獻之風,第一是焦裕祿精神的本質所在,第二是焦裕祿精神的精髓,第三是焦裕祿精神的靈魂,第四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內容,第五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點。習總書記這次來講的焦裕祿精神的四個方面,同上次講的五種精神,本質是一樣的,這次講得更為形象和具體,更能人腦入身人心。比如情懷二字,講的是心境、心情,也就是對人民民眾的感情,強調的是首先要有為人民服務的一顆心。
對於焦裕祿精神怎樣學習、怎樣弘揚的問題,總書記作出了明確指示:“深學、細照、篤行。”深學,就是要組織黨員、幹部一點一滴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事跡,一字一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言論,重點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不能大而化之,粗看都知道,細問不明白,沒有觸及靈魂。學習要同黨的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相互融通中把握黨的民眾路線的本質要求,把握改進作風的重點。細照,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差距中增強動力和措施。篤行,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民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志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總書記深刻指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和弘揚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希望通過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
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沒有條件也會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他指著牆上張貼的“不知道,你問我,我問誰”、“還沒上班,誰叫你來這么早”等“服務忌語”說,跟民眾沒有感情才會出現這樣的忌語,如果把民眾看成我們的父母,看成我們的兄弟姐妹,那態度肯定就會不一樣。他特別指出,鄉鎮社區、企事業單位和視窗服務單位都要把為民服務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滿意不滿意為標準改進工作、改善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先後走進東壩頭鄉張莊村村委會辦公室、焦裕祿幹部學院教學樓1號教室,和蘭考鄉村部分基層幹部、普通共產黨員進行面對面交流、長時間座談,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兩場座談會的會場都布置得簡單樸素,沒有鮮花,沒有橫幅,這也是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做的。按照他的要求,房間沒有作任何改造和裝修,不放鮮花,不擺水果,和其他宿舍沒什麼不一樣的。他吃的是普通飯菜,臨行前還專門委託工作人員按照學院的規定標準,交了兩天共160元錢的一伙食費。由此可見,習總書記在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方面給我們帶了個好頭。
18日上午,總書記參加了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在會上,他多次提到,焦裕祿同志生活簡樸、勤儉辦事,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他多次強調,有規定就要執行,否則規定就成了“稻草人”。
筆者認為下面這幾句話更為重要,一個是總書記的提醒——和過去艱苦時代比一比,看一看,要有感恩知足之心,二是總書記的告誡——奢靡享樂是無底洞,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把得嚴才能防微杜漸;三是總書記的囑託——蘭考是焦裕祿戰鬥過的地方,在秉承焦裕祿精神、弘揚黨的作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希望繼續在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中起好帶頭作用。
17日傍晚,太陽快落的時候,習總書記來到東壩頭,走進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並逐字閱讀了碑文。他站在黃河岸邊,望著滔滔河水,不時向有關人員詢問黃河的防汛狀況。
我們知道,作為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可以說是日理萬機,選擇一個縣作為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聯繫點,說明中央對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視,表明掃除“四風”、端正黨風的決心。那么為什麼把蘭考縣作為聯繫點呢?習總書記說,選擇蘭考作為我在第二批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繫點,是因為這裡有焦裕祿精神。我們就住在焦裕祿幹部學院,出門就看得見焦裕祿當年種的泡桐,睹物思人,感慨良多。
談起學習焦裕祿精神,說到動情處,總書記不由得深情吟讀起自己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時於1990年7月15日填寫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
魂飛萬里,
盼歸來,
此水此山此地。
百姓誰不愛好官?
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
毋改英雄意氣!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
肝膽長如洗。
路漫漫其修遠矣,
兩袖清風來去。
為官一任,
造福一方,
遂了平生意。
綠我涓滴,
會它千頃澄碧。
讀了總書記這篇深情感懷、直抒胸臆、宣示理想之作,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作為多年來宣傳焦裕祿事跡、研究焦裕祿精神的我,應當堅決回響習總書記的號召,進一步做些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遂將多年積累的資料,晝夜進行整理,寫成這本書,謹以此書紀念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
讀詞淚似雨澆,
思君澎湃心潮。
晝夜整理書稿,
追思書記情操。
董來柱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