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壩民居

東壩民居

東壩民居外觀仿佛是一座宏偉的寺廟,莊嚴氣派,建築大氣而不失藝術造詣。進入民居內,如同走進古代達官貴人的宮殿,內部繪畫、裝飾精美絕倫,富麗堂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壩民居
  • 位置:西藏昌都左貢怒江峽谷沿岸東壩鄉
  • 海拔:2840米
  • 歷史:600多年
簡介,建築外觀,建築裝飾,建築特點,建築價值,建築精妙的原因,

簡介

東壩民居地處怒江峽谷之中,距左貢縣城82多公里,海拔2600餘米。四周山巒疊嶂,形如蓮花,周圍的山川形成了姿態各異的動物形狀。東為獅形,南為龍形,西為鳳形,北為龜形。沿怒江一線山勢陡峭,如刀劈斧砍一般,山腰上有一相對平坦之地為觀江台,立足其上,可鳥瞰怒江全景。
東壩民居集漢、藏、印度、雲南納西族等風格,並自成一體,建築面積龐大,選料考究,設計精細、精雕細縷,外觀雄偉壯觀,內部富麗堂皇,一座座依山、依道、依水、依果園而建,放眼望去,宛如古代的宮殿群,氣勢磅礴。房屋圖案活靈活現,且有顯著藏民族文化特點,同時布局又似麗江;流水、村道、民居有序相依,讓人眼前不覺一亮,在全區乃至全國也為數不多。
沿怒江河谷的崎嶇山路穿行,在大山深處,忽見一片開闊之地,草木青蔥,鳥鳴清脆,東壩民居坐落在其間,如同盛開蓮花中心的一片世外桃源。
東壩民居,位於西藏昌都地區左貢縣怒江峽谷沿岸的東壩鄉境內,有600多年歷史。東壩鄉是茶馬古道眾多支線上的重要驛站,因茶馬古道促進了該地商業的發展,使其一度繁榮。
東壩民居東壩民居

建築外觀

民居建成後,都要進行粉刷和彩繪,使用黃、綠、紅、白、藍五色。五色在西藏文化中象徵著藏傳佛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可以形象地解釋為:白色表示純潔的心靈,象徵白雲;黃色表示功德廣大、知識淵博,象徵大地;紅色表示權力,象徵火焰;藍色表示天空;綠色表示江河。以白色為主調的建築外牆,襯映著藍天白雲的背景,在陽光照射下,耀眼奪目。牆體經過夯築之後,塗抹上白色粉漿,建成後每年冬季擇吉日再上一次白灰,出一次新。在建築牆體頂部檐口,層層出挑的檐椽,通常會做彩繪裝飾,有些建築檐椽整體用白色塗飾,或以白色、紅色、藍色為底,上做花卉圖案等彩繪裝飾,檐椽下部有時會做兩三條彩繪雕刻,以累卷疊函凹凸方格木雕、蓮花瓣與藍色底白色圓形象徵太陽的圖案為主。彩繪雕刻下的牆體上有時繪製布幔的裝飾。牆面整體白色與檐口和門窗五彩的裝飾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非凡。
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在有些重要的室內房間的牆體中下部貫穿三條彩帶,以紅、藍、黃為主,彩帶下部常塗飾綠色牆體,彩帶上部留白牆,有時重要的房間在牆上繪製彩畫,以宗教故事和宗教圖案為主。有些重要的臥房也做整體粉刷,常用兩色拼接,如紅、黃等,牆上繪滿蓮花等吉祥圖案。
民居頂棚的木椽多塗成藍色,頂棚下部有時繪彩色拼接格紋裝飾,牆壁與頂棚交界處畫成紅藍、紅綠或二色相間的布幔狀花飾,這種裝飾源於藏族苯教宗教祭祀活動時使用的飄簾,後發展為掛於檐、梁、門、窗上的多種形制、色彩的軟裝飾物——飛簾圖。
代表宗教信仰的符號——“雍仲”出現在建築中,但旋轉方向不同,信奉苯教的家庭與信奉黃教的家庭有所區別。我們調研的軍擁村全村信奉苯教,其作為裝飾的“雍仲”符號為逆時針方向,而格瓦、普卡和巴雪村信奉黃教,裝飾的“雍仲”符號為順時針方向民居的柱頭、橫樑裝飾也十分考究。在藏族居室中柱子、橫樑位置顯要,因此對這部分的裝飾在整個室內裝飾中至關重要。東壩鄉的居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對這一部分進行了重點的裝點,以求莊嚴、堂皇、富麗的效果。椽子至大梁之間夾著兩道橫枋,上層用累卷疊函凹凸方格木雕處理,下層用蓮花瓣依次排列的雕刻或彩繪完成,這種裝飾方式約定俗成,上下圖案不能隨意調換。橫樑上的裝飾大多採用填充連線長方格來進行。橫樑表面劃分大小等同的長方格,這些連線的長方格內繪製各種花卉、蓮瓣、流雲、八仙、吉祥八寶等圖案,技法上或平塗或暈染,線條勾勒,形式多樣。在天井部分通常會置兩至三層層層出挑的小椽,與檐口形式相同。
東壩民居東壩民居

建築裝飾

柱頭、坐斗和雀替之間用榫卯連線。清代雀替,從“托木”或“替木”的形式演變而來,安置在梁與柱交點,具有穩定和裝飾的功能,從力學上的構件,發展成美學的構件,像一對翅膀在柱的上部向兩邊伸出,其結構作用仍很明顯,分為兩層,上為長弓、下為短弓。短弓長0.46——0.6米左右,其下墊以木坐斗。長弓長度不等,為柱距的l/2—2/3,隨著柱間框格而改變。東壩鄉傳統民居建築對雀替的裝飾要求尤其講究,以雕刻結合彩繪的方式進行,裝飾元素與中原地區裝飾內容類似,有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在坐斗下方是長城箭垛式圖案,下面是代表自家宗教的圖案、布幔圖案,以及短簾垂鈴式圖案,所有柱頭裝飾圖案基本上按此模式製作。柱身以塗飾紅色為主,通常包裹織物,如白色哈達,重要的建築在柱身的l/3處有三條彩帶作為裝飾,並繪有蓮瓣、流雲、卷草等圖案,彩繪或直接雕刻,也有些是將雕好的木刻飾件直接貼在構件上。入戶的門扇為木質門,以單扇和雙扇為主。門扇作為門的重要功能組成部件,上面的裝飾主要有塗飾,是在門扇上塗色,色彩以紅、黑兩色較常見,有時加入別的顏色,也有許多普通民居未上色,門板上掛裝金屬製成的門環及門環座等。門框的木構件多則五六層,少則兩三層,室內門框亦有三四層,分為內門框和外門框。內門框有兩根框柱,上面一根平枋組成一個框架來固定門扇。內門框較粗,外門框較細,門框均有雕刻彩繪。內門框雕刻、彩繪的圖案主要有堆經和各種吉祥八寶圖案,外門框雕刻、彩繪的圖案比較豐富,有蓮花花瓣、經文、宗教符號、宗教圖案、累卷疊函凹凸方格木雕、象徵星辰的底白色圓形圖案、長城箭垛圖案以及動物等,並且在最靠門的牆邊再飾一道黑色。
門楣的作用相當於雨棚,主要是防止雨水對門及門環上裝飾的損壞,位置在門過樑上方,用兩層或兩層以上的短椽層層挑出而成。室內的門一般也設定門楣,起到裝飾美觀的作用,其上下層對齊,短椽個數相等。一般在門楣上進行雕刻與彩繪,通常以彩繪為主,在大門上短椽之間常見雕刻,普通門楣短椽多以簡單色彩塗飾。門斗棋在東壩鄉所見並不多,只有在家境比較富裕的家庭門口可以見到,一般用於院門,起裝飾作用。
東壩鄉傳統民居建築開窗與一般藏式建築不同,其特點是洞口尺寸比較大,窗台高度低,窗上裝飾較多,窗框的裝飾雕刻與門楣、門框大致相同,正立面二層的窗扇通常為3扇或5扇,三層經房的窗扇較多,為5——6扇,長方形,窗格形式多樣,花卉、卷草和吉祥八寶圖案,靠天井北部的一排窗扇上部分雕刻成弧形圖案,四周分布一圈較小的長方形木板小窗扇,色彩組合依然以紅、藍、黃、綠為主。建築風格
東壩民居外觀仿佛是一座宏偉的寺廟,莊嚴氣派,建築大氣而不失藝術造詣。進入民居內,如同走進古代達官貴人的宮殿,內部繪畫、裝飾精美絕倫,富麗堂皇。
東壩民居的建築,融合了不同民族元素。整個建築,以天井作為組織中心,四周呈封閉狀,部分兩邊傾斜的屋頂鋪上了琉璃瓦,屋頂上臥著栩栩如生的雙龍雕塑。同時,建築的內外牆體繪畫裝飾中,內地常見的仙鶴、花鳥、鳳、金蟾等在這裡都可以見到。屋內窗戶相比一般藏式建築要大很多,窗框的裝飾雕刻也堪稱精美。
作為藏區建築,其一貫的總體布局基本沒變,一層一般設立為儲藏室,二層布局為客廳、臥室、廚房等,三層通常為佛堂和經堂,保持了藏式特色。但東壩藏族民居有滇西民居一顆印式的建築布局,有比其他藏式建築更精緻細膩的彩繪,有來自西域的波斯圖案,也有明清風格的紋樣圖案,有漢式風格精緻的木雕窗戶,也有尼泊爾木窗窗框的木雕造型,建築外形則不失藏式建築的渾厚。
據西藏昌都地區文化局長張青介紹,在茶馬古道興盛時,由於本地和雲南、四川等地貿易往來頻繁,也促進了西藏和內地民族文化藝術的交流融合,東壩民居借鑑並吸收了內地的建築風格和設計技巧。

建築特點

1、建築物大多面朝南,有統一的單體基本原型,平面布局相對靈活,從而組成橫向伸展的有均質的界面和有韻律感的群體;
2、利用天井和院落,作為組織空間的中心;
3、融合了漢式、雲南納西的建築風格;
4、精緻而多變的細部雕刻及彩繪裝飾。
東壩民居東壩民居

建築價值

東壩民居的壯麗需要雄厚的財力做支撐。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需用到大量木料,以松樹為主,一根的市場價格目前在2000元左右。
東壩鄉軍擁村嘎松旺加家,僅支撐樓層之間的豎立松樹木乾就有70多根,這一項花費就達十幾萬元,還不包括其他建築材料費以及人工費。據當地百姓說,一棟東壩民居目前市場價值一般會在七、八十萬元左右。
東壩人對選料,達到了一種近乎苛刻的地步,寧願不遠萬里從尼泊爾等地運來,都絕不辜負內心對一座建築的品質要求和期待。在欣賞這一座座用來居住的“工藝品”時,偶見沒有完全竣工的、但已有居住和有生活痕跡的“半成品”。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東壩人對自己居住的房屋建築要求非常高,更是不惜成本。當家中拮据,則停工罷料,待到繼續修建所需的費用充足,再行續建。一座3、4層高的民居,有的從開工到建成需要經歷幾十年,甚至跨代。藏民族一生追求平安和健康,再而求得智慧之本,視為生命之圓滿。

建築精妙的原因

一是由於東壩人善經商、走南闖北、見識頗廣。二是由於常年在外賺錢,回家後都建造新房以攀比,幾代人逐年加蓋,年年翻新。三是東壩人善於學習他人之長,往往利用自家建房之機,吸引外地工匠參與建設,借鑑別人的技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