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尺牘》是2024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坡尺牘
- 作者:[宋] 蘇軾 著
- 出版時間:2024年
- 出版社: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 頁數:158 頁
- 字數:130000
- ISBN:9787550333154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東坡尺牘》是2024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東坡尺牘》是2024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東坡尺牘》是宋朝蘇軾的書信集。東坡文名滿天下,書法又傑出,書信自然為世寶重。從書信內容來說,大致是側重日常事務,非關大局,所以宜入別集。後人多稱東坡此種文字...
《蘇軾尺牘名品》是《中國碑帖名品》叢書之一 ,2010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精選宋代著名書法家蘇軾的 著名尺牘作品,包括《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詩帖》、《東武帖》、《邂逅帖》、《次辯才韻詩帖 》、《跋吏部陳公詩帖》、《歸安丘園帖》、《致季 常尺牘》、《北游帖》等。底本注重藝術性,與版本價值相...
《宋蘇軾致季常尺牘》是宋代時期蘇軾創作的書法作品。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創作背景 這幅「致季常尺牘」又名「一夜帖」,是蘇軾謫居在黃州(今湖北黃岡)時寫給朋友陳季常的信札。陳季常是蘇軾老長官陳希亮的兒子,喜談佛法,晚年隱居在黃州、光州之間,因為與當時謫居在黃州的蘇軾時有往來,便成了好友。在這封...
東坡先生翰墨尺牘 東坡先生翰墨尺牘是蘇軾所作的刻本,行款題跋為16行28字,黑口,左右雙邊。版本信息 元(1271~1368)載體形態 1冊 行款題跋 16行28字,黑口,左右雙邊。四部分類 集 別集 宋 文獻類型 善本 館藏書號 07037
《蘇軾尺牘名品》是2014年8月1日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書畫出版社。內容簡介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宋代書家。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蘇洵之子,蘇轍之兄,父子三人史稱『三蘇』。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謐文忠。詩、文、書、書俱成大家。與蔡襄、...
《蘇軾尺牘書懷自敘》是2011年西泠印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西泠印社。內容簡介 《西泠印社精選歷代碑帖-蘇軾尺牘楷書懷素自敘》,本書是蘇軾先生的代表作。蘇軾(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
《歷代名家尺牘精選系列蘇軾》是2016年11月1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鈍之。內容簡介 《蘇軾/歷代名家尺牘精選系列》收錄蘇軾尺牘墨跡二十幀。分別為:“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詩帖”,“東武帖”,“邂逅帖”,“次辯才韻詩帖”,“跋吏部陳公詩帖”,“致於厚宮使正議尺牘”,“致季常”,“北...
宋蔡襄書尺牘,作者蔡襄,作於1063年(北宋仁宗嘉祐八年),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作者簡介 蔡襄字君謨,興化仙遊(今福建仙遊)人,生於1012年-1067年(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於英宗治平四年)。1030年(天聖八年)成進士,卒時任端明殿學士,故人稱蔡端明,謚忠惠。工於書,甌陽修以“君謨書獨步當世。”...
《江上帖》又稱《邂逅帖》,9行,58字,為蘇軾行至金陵寫給世交杜孟堅的書信,散淡,俊逸,剛正,高潔,乃東坡傳世墨寶之絕響。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章特點 落筆如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端莊圓潤,但不做作,筆法精嚴,但不拘束,作者的學問才氣發於筆端,與書札的蕭散風格相吻合。評價 ...
《與程正輔四十七首(之四十一)》是蘇軾寫給其表兄程正輔的尺牘之一。作品原文 軾啓:長[cháng]至俯邇,不獲稱[chēng]觴,祝頌之懷,難以言喻。比日起居增勝。憲掾顧君至,辱手書,感慰倍常。顧君信佳士,伯樂之廄[jiù],固無凡足也。老弟凡百如昨,但痔疾不免時作,自至日便杜門不見客、不看書,凡事...
有些三蘇著述,實從文集中抽出單行,如蘇洵的《蘇氏族譜》、《權書》、《蘇老泉尺牘》;蘇軾的《東坡題跋》、《東坡尺牘》、《天篆記》、《子姑神記》、《廣成子解》、《東坡酒經》、《雜書琴事》等;蘇轍《論語拾遺》、《孟子解》、《詩病五事》之類,已入文集,本書皆不重收。從南宋起,就有一些託名...
本冊書收錄的蘇軾書法小品,十一幅,其中尺牘八幀,詩稿二幀,跋語一則。其中所刊尺牘小行書結字穩密,筆圓韻性,姿態奇逸,不愧以行書見長。蘇軾的書法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他的字的人不在少數。此書供廣大書法愛好者細細品談。*代表草字去掉早字,改成二字 編輯推薦 學術之人貴在用筆,筆法中的細膩秀...
當時系與玄同、尹默包辦國文功課,我任作文、讀書,曾給學生講過一部《孟子》、《顏氏家訓》和幾本東坡尺牘。隅卿則是總務長的地位,整天坐在他的辦公室里,又正在替孔德圖書館買書,周圍堆滿了舊書本頭,常在和書賈交涉談判。……隅卿多年辦孔德學校,費了許多的心血,也吃了許多苦……孔德學校的教育方針,...
蘇軾尺牘考辨 東坡尺牘的版本問題……65 附論:關於《歐蘇手簡》所收歐陽修尺牘……83 蘇軾與雲門宗禪僧尺牘考辨……90 蘇軾與臨濟宗禪僧尺牘考辨……122 “小二娘”考——蘇軾《與胡郎仁修》三簡釋讀……131 蘇軾與滕達道尺牘考辨……142 “烏台詩案”研究 “烏台詩案”的審與判——從審刑院本《烏台詩案...
東坡先生翰墨尺牘……… 169 王梅先生會稽三賦……… 172 拜環堂文集……… 175 佚笈姑存……… 179 河渭間集選……… 183 菀青集……… 184 祓園集……… 187 南山堂自訂詩……… 190 香草箋……… 194 睫巢後集……… 197 姜畦詩集……… 200 二樹山人寫...
《洞庭春色賦》《人來得書帖》《答謝民師論文帖》《赤壁賦》《江上帖》《黃州寒食詩帖》《李白仙詩帖》《次韻秦太虛詩帖》《渡海帖》《祭黃幾道文卷》《梅花詩帖》《新歲展慶帖》《寶月帖》《令子帖》《東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辯才韻詩》《一夜帖》《宸奎閣碑》《致若虛總管尺牘》《...
所刻之詩文尺牘,或與現存詩集、文集互有異文,或為詩集、文集所未收,這對研究、考證唐宋詩文史事提供了珍貴資料。作品特點 集中展現宋代一流書家書藝 帖中收入了李建中、蔡襄、蘇軾、黃庭堅及宋徽宗趙佶等書家書作,尤以蘇、黃為主,集中展現了宋代一流書家書藝。所收蘇軾諸帖就占上冊三分之二的篇幅,內容...
行楷作品。取法《蘭亭序》而又參以顏魯公敦厚沉穩的成分,繼而宏大了 宋代行書尺牘書法的藝術內涵,使書法藝術發展到一個新時期。陶生帖 草書翰札。瀟灑勁逸。結體欹正大小,重輕疏密,隨心所至,一氣呵成。 黃庭堅說:“君謨真行簡札甚秀麗,能入永興(虞世南)之室”是很正確的。蘇軾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
《安道帖》,蔡襄,尺牘,1055年,紙本,縱26.8厘米,橫35.5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 襄再拜。自安道領桂管,日以因偱,不得時通記牘,愧詠無極。中間辱書,頗知動靖。近聞儂寇西南夷,有生致之請,固佳事耳。永叔、之翰已留都下,王仲儀亦將來矣。襄已請泉麾,旦夕當遂。智短慮昏,無益時事...
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皇帝的詢問書法,米芾自稱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
《答李端叔書》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謫居黃州一年後寫給李端叔的一封回信。蘇軾在文中陳說了自己對世事的看法,解釋了世人對自己的一些誤解,記述了謫貶後自己的處境、世態的炎涼,以及對自我的反省。這是一封內容豐富,感情複雜的書信,真實地反映了蘇軾在貶謫黃州以後的生活和思想情況,寫得真摯動人,推心置腹。作品原文...
乃“水”之“適”性也;單先生又時時以一種不為“光暈”蒙寐的心眼,廣益多師,臨古察今,由發現至表現再到創造,寓法度於理性,吐露著鬱勃之士氣,乃“水”之“變”性也;“耳順”之年的單先生,將最鐘情的行草書推向“真寫”的釋然境地,不再有一絲的詰屈,敞開著君子坦蕩的真性,盡展文人“尺牘”書法...
明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製紙工藝日臻完美,加上廳堂式的建築,書法的幅式開始由手卷尺牘小品向中堂巨幛大幅發展,而大幅的作品要有雄渾的筆力、揮斥八極的氣勢和形式對比強烈的章法布局為依託,這種創作觀念構成了明人尚勢的時代特色,而行草書體正好適合了這種變化的需要,馬宗霍《書林藻鑒》謂:“明人類能行草,雖絕...
《澄心堂紙帖》,尺牘,紙本,1063年作,北宋蔡襄書,行楷,縱24.7cm,橫27.1cm。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作品釋文 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作品鑑賞 精緻的紙質,配上蔡襄秀致...
顏騰之、賀道力並便尺牘。康聽學右軍草,亦欲亂真,與南州釋道人作右軍書贊。孔琳之書,放縱快利,筆道流便,二王后略無其比。但工夫少,自任過,未得盡其妙,故當劣於羊欣。謝靜、謝敷並善寫經,亦入能境。居鐘毫之美,邁古流今,是以征南還即所得。版本 黃庭堅《論書》見諸《山谷集》,歷代刊印...
他留下的尺牘,秀麗而又有氣度,行筆自然大方,橫向取勢的撇、捺、橫都很生動有致。字的大小,粗細變化自然。他這種富於抒情性的行草書對祝允明也有很深的影響。祝允明自己談幼年時學習書法,說前輩不讓他學習近代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晉唐人的字帖。所指的應該是楷書的學習。應該說祝允明幼年在兩位前輩的指導下,打...
他與張元濟尤為摯友,從新近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張元濟傅增湘論書尺牘》一書,可窺見二人關係的密切。二人往返信札,大多是談論收書、印書、借書之事。清末的端方、盛昱、徐坊、楊氏海源閣、景朴孫、李鴻裔、唐翰題、吳重熹、繆荃孫、費念慈等藏書家的書均先後歸入雙鑒樓。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熱心於收書,猶如“蟻...
【釋文】襄:示及新記,當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筆頗精,河南公書非散卓不可為,昔嘗惠兩管者,大佳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純遂物故,殊可痛懷,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須還,草草奉意疏略。五月十一日,襄頓首。家屬並安。楚掾旦夕行。《陶生帖》尺牘,1051年,紙本,縱29.8厘米,50.8厘米。台北...
這時,國家禁止讀蘇軾文,他的書信在人世間的人都毀掉了,梁師成告訴皇帝說:“首先我犯了什麼罪?“從這,蘇軾的文章才逐漸出現。以筆墨為己任,四方俊秀名士一定招致門下,往往受玷污。梁師成設定了很多書畫捲軸在外舍,邀請賓客盡情觀看,找到自己合意的題記,就密加吸引,執政、侍從可以階而上。王黼待他像對待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