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地景是廣東省的傳統民俗文化。始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東坑上屋村先祖太公彭簡宜從江蘇省蘇州府引進來的,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種傳統藝術的民俗活動在繼承、保留的同時,又不斷地被賦予新的精神和藝術內涵。近年來,東坑地景分別在汕尾電視台《生活天地》、《鄉村視點》節目中播出,2005年9月參加了首屆泛珠三角(廣東汕尾)民間藝術的文化藝術大巡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坑地景
- 外文名:無
- 解釋:廣東省的傳統民俗文化
- 省份:廣東陸河東坑上屋村
特色,現狀,
特色
東坑地景是當地一年一度的鬧元宵巡遊活動。主要是以中國歷史人物、傳奇小說等為題材,編成的個個戲劇情景節目,如《八仙騎八獸》、《金山戰鼓》、《西遊記》、《天仙配》、《三星拱照》等,輔以串花燈、耍金龍、舞獅、舞大象、挑花籃、扭秧歌、彩旗隊、花環隊,配以八音大鑼鼓的鼓樂隊,加上沿途燃放絢麗多彩的花燈炮(結成十二托,懸於長木上,每托花樣不同)、鞭炮、鐵制的三把連響。活動中爆竹聲震耳欲聾、巨型煙花騰空而起,把山村夜晚裝點成一個五彩繽紛的夜世界,景像尉為壯觀。
現狀
東坑地景是村民自覺參加的民眾文化藝術活動,整個巡遊隊伍是由300餘人組成。以民族英雄人物、傳奇故事、古典文學等為題材飾演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花木蘭從軍、金山戰鼓、岳母刺字、八仙過海、八仙騎八獸、薛仁貴征東等。出遊時間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晚上六點開始,從本村出發,沿著各村各寨依次遊行表演。其時,喧天的鑼鼓聲、鞭炮聲、樂奏聲和歡笑聲交織成一支歡快的田野交響樂,迴蕩於村寨的天地間,呈現出一派天、地、人一體同春、和諧共融的大平盛世景象。而地景的服裝、道具都是出自本村老藝人指導下製作而成。此中,老藝人們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把服裝、道具工藝製作得更切貼戲劇的藝術造型的要求,又賦於其獨特的個性,讓每一個傳統藝術造型都煥發出無限魅力。
東坑地景是中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它既充分體現了民族氣派、文學取材、服飾製作、審美效果和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又充分體現了客家人酷愛傳統文化藝術的鮮明個性。東坑地景是具有獨特的、濃厚農村氣息的民眾性文化藝術,它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躍鄉村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推進“三個文明”建設都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