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地景

東坑地景

東坑地景,流行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東坑鎮的民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東坑地景是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東坑鎮的傳統民俗文化。始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東坑上屋村先祖太公彭簡宜從江蘇省蘇州府引進來的,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了,於 2008 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種傳統藝術的民俗活動在繼承、保留的同時,又不斷地被賦予新的精神和藝術內涵。近年來,東坑地景分別在汕尾電視台《生活天地》、《鄉村視點》節目中播出,2005年9月參加了首屆泛珠三角(廣東汕尾)民間藝術的文化藝術大巡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坑地景
  • 非遺級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報地區:廣東省汕尾市
  • 批次:第二批
起源,特色,文化價值,傳承現狀,

起源

東坑地景是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東坑鎮人的鬧元宵巡遊賽會活動,始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東坑上屋村先祖太公彭簡宜從蘇州府引進來的,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特色

東坑地景是村民自覺參加的民眾文化藝術活動,也是當地一年一度的鬧元宵巡遊活動。整個巡遊隊伍是由300餘人組成。以民族英雄人物、傳奇故事、古典文學等為題材罪厚立飾演出一個個栩栩去駝如生的人物,如:花木蘭從軍、金背寒滲山戰鼓、岳母刺字、八仙過海、八仙騎八獸、薛仁貴征東等。巡遊題材主要是以中國歷史人物、傳奇小說等為主,編成的個個戲劇情景節目,如《八仙騎八獸》、《金山戰鼓》、《西遊記》、《天仙配》、《三星拱照》等,輔以串花燈、耍金龍、舞獅、舞大象、挑花籃、扭秧歌、彩旗隊、花環隊,配以八音大鑼鼓的鼓樂隊,加上沿途燃放絢麗多彩的花燈炮(結成十二托,懸於長木上,每托花樣不同)、鞭炮、鐵制的三把連響。
出遊時間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船槳鞏日晚上六點開始,從本村出發,沿著各村各寨依煮射臭厚次遊行表演。

文化價值

東坑地景是中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東坑地景既充分體現了民族氣派、文學取材、服飾製作、審美效果和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又充分體現了客家人酷愛傳統文化藝術的鮮明個性。東坑地景是具有獨特的、濃厚農村氣息的民眾性文化藝術,它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躍鄉村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多熱腿推進“三個文明”建設都具有深遠的歷史和意義。
東坑地景集文學取材、服飾製作、民間藝術表演、民間信仰和地方文化於一體,是傳統中原文化在嶺南地區的傳承和發展,它既充分保留了傳統文化的韻味與內涵,又體現出地域文化特色及當地客家人獨特的精神風貌,具有極高的歷史學和民俗學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地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強勢衝擊,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念轉變,對東坑地景等傳統民俗活動缺乏興趣,而當地地景製作的藝人也煮精充灶僅餘兩位老人,東坑地景傳承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亟待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