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圳水庫

東圳水庫

東圳水庫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8公里許的延壽溪中游(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東圳尾村)。東圳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遊覽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庫之一,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線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圳水庫
  • 行政區類別: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的延壽溪中游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94
  • 郵政區碼:351100
  • 面積:10平方公里
水庫簡介,建設歷史,樞紐工程,大壩,輸水涵洞,溢洪道,渠道工程,水庫閘壩,東圳水電站,旅遊指南,

水庫簡介

東圳水庫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8公里許的延壽溪中游(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東圳尾村)。東圳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遊覽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庫之一,也是莆田市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庫,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線工程。
水庫攔河大壩長360米,高58米,頂寬8米,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橫亘在天馬、地龍兩山峽谷之間,攔住了自仙遊九鯉湖奔流而下的溪水,形成一個面積10平方公里、庫容量達4.35億立方米的人工湖。1962年,郭沫若來莆參觀時,曾賦詩盛讚。今天,東圳水庫已成為一個新興的遊覽區。凌波盪槳,泛舟湖上,其樂無窮。兩岸奇秀的山峰、蓊鬱的樹林,同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湖上置有各種娛樂設施,遊客到此興致倍增。市區有公路通達庫區。

建設歷史

樞紐工程

1958年3月,成立莆田縣東圳水庫工程指揮部,省水電廳晉江工程局劉序文、周連貴任指揮,工程師高寶善、副縣長許子斌任副指揮。1958年6月動工,1960年4月竣工通水,共完成土石方2007萬立方米,投工3643萬工日,總投資4748.92萬元,其中水庫投資3192.07萬元,渠道投資1556.85萬元,淹沒耕地1.17萬畝,移民2666戶;13382人,拆遷房屋14847間。
水庫流域面積321平方公里,河道長40.5公里,總庫容量4.35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80.5米羅零高程(下同),相應庫容量2.827億立方米,死水位高程50米,死庫容400萬立方米,正常水位面積17.756平方公里。 工程由大壩、輸水涵洞、溢洪道3大建築物組成。

大壩

高度58.6米,壩頂寬8米,防浪牆1道,高1米,壩長367米,粘土心牆混合壩型,壩心澆灌一道混凝土齒牆直接兩岸山坡接合槽,迎水坡比自下而上為1∶4.22、1∶3.33、1∶2.94、1∶0.5,中間有平台3道,寬度分別為8米、2米、1.5米;背水坡比自下而上為1∶3;1∶3.30;1∶2.53;1∶75;1∶0.5;中間有平台3道,寬度分別為8米、2米、1.55米,內外壩坡均用大塊石乾砌護坡,壩底最大寬度354米,為石英斑岩基礎。

輸水涵洞

由大壩右側山坡內堅硬岩層開鑿而成,全長332.6米,直徑4米,進水口高程50米,出水口高程38.033米。進水口建1座高35.5米的鋼筋混凝土放水塔,安裝兩道事故閘門,兩台各10噸的卷揚機,出水分叉管4道,輸水量為26立方米/秒。

溢洪道

位於大壩左側山坡上,寬60米、坡長190米,比降為1∶50和1∶7,岩石基礎,進口設開敞式控制閘1座,分5孔,每孔淨寬10米,閘底高程73.5米,閘墩4道,有啟閉房1座和3米寬人行橋1道,安裝5台40噸電動啟閉機。

渠道工程

1958年6月成立莆田縣東圳渠道工程指揮部。1959年9月渠系工程全面開工,組成9個民工團,分段包乾,歷時8個月,東圳水庫乾支渠工程於1960年4月竣工通水。
東圳乾渠從輸水涵洞出水口高程38.033米處開始,經大壩右側天馬山蜿蜒南行,繞過南山廣化寺,跨過木蘭溪,經過壺山山麓,直奔沿海。東圳渠系工程有乾渠1條,全長89公里,支渠11條,總長87公里。
渠系沿線有大小建築物24類計325座,其中較大的有下林、山牌渡槽,木蘭倒虹吸管,紅山水庫東湖、上營邊的倒虹吸管等20座。受益的有城郊、渠橋、黃石、笏石、北高、東嶠、埭頭、平海、忠門、東莊等10個鄉鎮的225個行政村,1962年省水電廳核定其灌溉面積為30萬畝,其中自流灌溉22.5萬畝。  1963年冬至1964年春,修建石頂地面渡槽、鋼筋混凝土輸水槽,全長134米,底寬4.10米,高4.0米。
1960年5月,建成木蘭倒虹吸管。為木質結構,雙管並列,橫跨木蘭溪,全長356.3米,架設在22個跨溪排架上,木管內徑2.1米,經10多年時間輸水運行,木管腐爛,1973年冬動工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水管內徑2.4米,壓載跨溪排架上,耗資98萬元。
1978年,吸取河南特大洪水災害大壩被衝垮的嚴重教訓,縣委、縣府決定加高加固保壩工程。同年10月保壩(壩加固擴建)工程開工,壩頂高程由原來84.59米增至88.60米,壩長由原來360米增至367米,投資47.5萬元,1979年12月竣工。
1978年,東圳水庫乾支渠擴建工程開工,渠三面皆用石塊漿砌防滲,提高水的利用率,完成乾渠1條,支渠23條,總長259公里,完成土石方328萬立方米,投資1720萬元,1980年春竣工。
同年冬,筱南隧洞開工,洞長318米,寬、高各6米,輸水能力40立方米/秒,比原渠縮短3444米,完成土石方13760立方米,其中石方11710立方米,投資27.5萬元,1979年底竣工,1981年正式通水。
1981年9月9日溢洪道改建工程動工,堰頂高程由原來75.5米降至73.5米,拆除實用堰壩2米,溢洪道下游築護岸重力牆80米,導流牆27米,拆除10×5米的5扇人工手搖弧形閘門,安裝5扇10×7米升臥式平面鋼閘門,投資193.57萬元,1984年8月竣工,最大泄洪能力4045立方米/秒,相應洪水位88.10米。

水庫閘壩

水庫大壩最大壩高58.6米(含1978年擴建加高4.01米),壩頂寬8米,砌防浪石牆1道,高1米,壩頂長367米,壩型為粘土心牆混合壩,內外坡均用沙石堆砌,外乾砌塊石護坡。有輸水隧洞1條,位於大壩右側山坡中,直徑4米,除進口段23米和出口段19米用砼襯砌外,其餘均是完整基岩不襯砌。隧洞全長332.6米,洞底縱坡為3.97%,進口處建1座高達35.5米的鋼筋砼放水塔,安裝事故閘門2道,出口分叉管4道(水庫擴建時增設1道發電),灌溉專用針閥閘門1道,直徑1.2米,後改為錐閥啟閉,正常輸水量26立方米/秒。溢洪道位於大壩左側山坡上,寬60米,長190米,均為石英斑岩基礎,未作襯砌,進口段建1座開敞式控制水閘,計5孔,每孔淨跨10米,原有砼溢流匯1道,高2米,1981年擴建時拆平,改建水閘,採用7×10米升臥式鋼閘門(原為弧型木閘門),安裝5台各40噸電動啟閉機。設計溢洪量為1990立方米/秒,校核溢洪量為4045立方米/秒。
水庫總庫容4.35億立方米,正常庫容2.827億立方米,死庫容400萬立方米。1975年,河南省出現罕見水災後,國家水電部對大中小型水庫的防洪標準重新確定,東圳水庫按“千年一遇”標準設計,“萬年一遇”加20%進行校核,其洪峰流量由4770立方米/秒提高為9340立方米/秒。壩後利用壓力水頭修建1座水力發電站,原為2台,計裝機容量3120千瓦,後擴大1台3200千瓦,合計6320千瓦。水庫以灌溉為主,農業用水灌溉26萬畝,結合防洪、發電、養殖、航道等綜合利用。
乾支渠工程由省水電廳勘測設計,總長176公里,其中乾渠1條長89公里,支渠11條長87公里。渠首輸水流量20立方米/秒,經城郊、華亭、渠橋、黃石、笏石、東嶠、埭頭等鄉鎮,輸水量遞次減少,渠末為0.8立方米/秒,渠底縱坡1.5/1萬~1/1.5萬(其中開鑿石渠2公里,階段縱坡1/1000),支渠流量6~0.2立方米/秒,渠底縱坡為1/3000~1/5000,大中小建築物計24類325座,較大的有下林、山牌渡槽,木蘭、東湖、上營邊等倒虹吸管,以及“長藤結瓜”的紅山水庫等共20座。原規劃包括新圍墾地灌溉面積50萬畝,1973年“五查四定”時調整為30萬畝,其中自流灌溉面積22.5萬畝,是全省自流灌溉面積最大的工程。受益10個鄉鎮,225個村,1個農場,平原片占35%,沿海片占65%。平原片以水田為主,地質多屬粘土,滲透性較弱,年平均畝用水量700~800立方米。沿海以農地為主,多屬沙壤土,透水性強,年平均畝用水量900~1000立方米。
東圳水庫
壩區和渠道工程分別於1958年3月和6月成立工程指揮部。省水電廳設計院派出設計組駐工地及時修改工程設計,並設立“土工試驗室”,對有關材料進行物理試驗。大壩於6月下旬正式破土動工。11月10日壩基開始填土,上場勞力達5萬人,其中婦女勞力占65%,最艱巨的隧洞開炸任務由部隊施工。1959年4月6日土壩合龍堵口,於7月底達到預定計畫的70米高程。1961年全省大中小型水庫檢查評比時,根據大壩沉陷量,位移以及施工中檢驗記錄,證實大壩質量優良,評為全省第一名。
左側的溢洪道,大部分是山坡岩石開炸,土石方共91萬立方米,工程艱巨,邊開炸邊利用築壩。5孔溢洪閘門,孔寬10米,1960年3月建成。
經過2年的緊張施工,東圳水庫於1960年4月通水。灌溉12個公社共26萬畝旱地和沿海10萬畝海塗圍墾地。通過水庫攔洪,又可減少北洋片洪澇災害,在大旱缺水時可補充南北洋溝網水源,同時結合發電,水庫養殖,航運交通,並為30多萬人提供飲水水源,水庫綜合效益顯著。
1978年,提高防洪標準,擴建大壩,重建溢洪道閘門,改裝電動啟閉,於1984年8月擴建配套完成,提高蓄水能力,由以前汛期限制水位75.5米提高為79.5米,增加蓄水量6400萬立方米,同時利用外度引水水源,充分發揮水庫效益。
東圳水庫渠道工程指揮部於1958年6月成立,有關公社按軍事化組成城郊、涵江、渠橋、華亭、黃石、笏石、埭頭、忠門、北高等9個民工團(後改為工段),生產大隊為民工營,生產隊為民工連。渠道工程線長面廣,建築物多,工程相當艱巨。除木蘭倒虹吸管、山牌等渡槽由省水電廳直接負責施工外,其他技術工作概由縣水電局負責。是年秋收後,全面動工。到12月間勞力最多上場達7.6萬人,紅山水庫5000人。經過8個月的緊張施工,176公里長的乾支渠工程全面完成,1960年4月通水。乾渠完成後,還新開泗華、寺山、錦亭、溪北、溪南、龍泉、紅山、東郊、東埔、梅山、嶺下、東嶠、古汀、靈川等14條支渠,長91.5公里,以及1000多公里的分斗毛渠,並在渠頂以上高地安裝26台980匹馬力抽水機,使灌溉面積逐年增加,最高時灌溉面積達到26萬畝。
1978年乾支渠全面擴寬和石渠化,1979年完成,有效地減少渠道滲漏損失,增強輸水能力,縮短流程4小時以上。
1991年乾支渠長度達到243.2公里,分斗毛渠計1461條,長1059.9公里,有大中小建築物共1923座,形成較為完整的渠道網路。

東圳水電站

東圳水電站有壩後式廠房面積291平方米。設計裝機2×1560千瓦,設計水頭34.6米,單機流量5.15立方米/秒。選用保加利亞進口的立式法蘭西斯式(PC-BM-84型)水輪機(相當國產HL240-LJ-84型),調速器為W-800型,發電機為BOP-218/49-12型,機端電壓6.3千伏,功率1560千瓦,升壓站主變壓器選用瀋陽電機廠製造的SJ-5600-6.3/35型,容量5600千伏安。水電站主體工程1960年動工,均於1962年底完成土建任務。
1963年2月由省機電安裝公司和省電力中心試驗所完成1號機組安裝和調試工作。4月29日正式成立福建省東圳水電站,隸屬省水利電力廳。6月完成2號機組安裝和調試工作,9月24日1號機試運轉。11月1日,1號機組1560千瓦投產,以6.3千伏線路5公里和15.2公里供電城關和涵江。11月18日,2號機組開始試運轉,12月1日投產。至此,總裝機容量2台合計3120千瓦。總投資199萬元。同月24日經啟動驗收交接委員會驗收,東圳水庫工程指揮部將2台水輪發電機組正式移交給東圳水電站運行管理,該站實行站、場、班組三級管理制。
1965年4月1日,35千伏東(東圳)涵(江)線(15.49公里)和35千伏1800千伏安涵江變電站投入運行,並歸該站管理。
1966年1月1日,東圳水電站正式下放莆田縣,劃歸東圳水庫管理局管轄。
1971年9月11日,東圳水電站與莆田縣供電所合併,成立莆田縣電力管理總站。
1977年3月3日,該電站經35千伏東涵和朱(山)涵(江)線與110千伏福清朱山變電站連線,併入閩北電網運行。
1978年9月,恢復東圳水電站建制。根據新的防洪標準,東圳水庫大壩加固加高,擴建溢洪道,加大排洪量。為充分利用放水量,成立東圳水電站擴建指揮部,進行單機容量3200千瓦3號機組籌建工作,由東圳水電站自行設計、施工和安裝調試。廠房面積為372平方米,設計水頭30.5米,流量12.6立方米/秒。選用天津水力發電設備總廠製造的立式輻向軸流式水輪發電機組,HL240-LJ-140型水輪機,CT-40型機械液壓自動調速器,TS-325/36-20型,電壓6.3千伏,功率3200千瓦發電機。升壓站改造增容,主變壓器選用江蘇泰州變壓器廠製造的SFL-4200-6.3/35型2台,總容量8400千伏安。電站擴建總投資204萬元,其中省撥款40萬元,其餘自籌。
1980年5月1日,3號機組投產,至此,總裝機容量3台計6320千瓦。7月1日35千伏筱塘至麻風院線路(4.5公里)建成,該電站改由經東麻線和莆涵線接入110千伏筱塘變電站306饋線,併入福建電網運行。
至1990年12月31日,實現連續安全發電1619天,年發電量達2949.4萬千瓦時,兩項均創建廠以來最高紀錄,累計發電量38885.9萬千瓦時,其中輸送福建電網20620.4萬千瓦時,占53.03%。該站擁有固定資產原值450萬元,職工153人,4次獲省水利電力廳、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先進單位稱號,並被國家水利部授予小水電優秀電站稱號。

旅遊指南

門票價格:免費
景區分類:名山勝水
開放時間:全天
景點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東圳尾村
最佳時間:四季皆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