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東和鄉是1984年組建的新鄉,位於
凌雲縣東部石山區,東與邏樓接壤,北與加尤毗鄰,凌雲----鳳山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鄉總面積148平方公里,石山面積占98.3%,耕地面積11542畝,人均公0.9畝。
轄8個村民委員會、131個村民小組381個自然屯,境內居住有壯、漢、瑤三種民族3017戶1204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公732元。由於自然界條件異常惡劣,被俗稱為“四無”鄉。
自然資源
東和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廣大人民民眾,堅持走“以種促養,勞務輸出,石材加工”的發展路子,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引導民眾進行生態建設。力爭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
東和鄉民眾素有養殖豬花的傳統習慣,“東和豬花”毛色光亮,體態肥壯在市場中赫赫有名,深受玉林、貴港等地老闆的青睞,已成為全鄉民眾經濟增收的支柱產業。
為了提高豬花的市場競爭力,全鄉大力推廣長白、約克及杜洛克等優良種豬,鼓勵民眾積極飼養母豬發展豬產業,並已形成規模,現全鄉共有母豬3900多頭,實現戶均養母豬1.5頭,年產豬花6萬隻以上,產值達550萬元,在凌雲縣泗城農貿市場豬花交易中“東和豬花”就占市場交易的60%。
經
經濟發展
由於地處大石山區,適宜山羊養殖,鄉黨委、政府在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鼓勵民眾利用世行貸款等辦法大規模養羊,提高家庭收入,現全鄉山羊存欄12300隻,全年山羊出欄19000隻,產值達430萬元。
勞務輸出是東和民眾經濟收入的主要途徑,由於東和民風純樸,民眾素質普遍較高,他們憑著一技之長在勞務輸出市場大顯身手,多從事建築、運輸、餐飲等行業,年輸出3000人以上,占總勞動力的60%,年收入達600萬元。東和石材資源異常豐富,得開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眾多的民間能工巧匠,他們的石雕技術創造出一座座精美的石碑、石條、石桌、石凳。氣勢不凡的百色起義紀念館廣場地面石板,大部分是用東和石材鋪就,現全鄉建有石場五座,石材產品銷往全區各地,美名遠播,而亟待開發的礦產資源金屬鎂、硫磺礦更是價值不菲,蘊藏量十分豐富,有其無限的發展潛力。
近幾年來,東和鄉黨委、政府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轟轟烈烈的“九大會戰”成績斐然,全鄉的基礎設施及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自然環境惡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重而道遠,鄉黨委、政府正與全鄉廣大人民民眾以嶄新的姿態,昂揚的鬥志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共同描繪二十一世紀的發展藍圖,我們相信,東和的未來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