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體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名字由來,徐水獅舞,地方特產,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北宋時,東史端為宋遼分界。
清初,屬北路。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隸屬第二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以萍河為界,河西史端改西史端,河東寨籬改東史端。
1953年,分為史端、下河西、北里、南胡渠4個鄉。
1954年,成立初級社。
1958年,歸高林村公社管轄。
1961年,建東史端公社。
1984年,改建東史端鄉。
1993年,鄉政府駐地由東史端村遷至南營村。
2017年3月,河北省民政廳批覆,撤銷保定市徐水區東史端鄉,設立東史端鎮。
行政區劃
2013年末,東史端鎮轄東史端、西史端、北營、下河西、北北里、鄭莊、南營、南北里、徐莊、北胡渠、林莊、梁莊、劉莊、陳莊、南胡渠15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東史端鎮轄1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南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史端鎮位於徐水區東北部,西南距縣城7千米,東臨容城縣
南張鎮,北靠定興縣
固城鎮,西接
高林村鎮,南連
崔莊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5千米,總面積42.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東史端鎮為山前傾斜洪沖積平原地貌,西高東低,最高點海拔58米,東半部6個村地勢低洼。其中陳莊、梁莊為碟形窪地,最低點海拔12米。土質多中壤土,土壤養分含量偏低。
氣候
東史端鎮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3℃,年平均降水575毫米。
水文
東史端鎮境內河流有
萍河、
雞爪河,均為季節性河流。有排乾渠2條。
自然災害
東史端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
人口
截至2013年末,東史端鎮轄區總人口36082人。另有流動人口1896人。其中男性17379人,占總人口的48%;女性18703人,占總人口的52%。14歲以下6349人,占17.2%;15~64歲27153人,占73.7%;65歲以上335人,占9.1%。總人口中漢族人口35959人,占總人口的99.66%,少數民族人口主要是回族、滿族、壯族等123人,占總人口的0.34%。人口出生率12.92‰,人口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長率6.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45人。
截至2017年末,東史端鎮常住總人口37058人。
截至2018年末,東史端鎮戶籍總人口38504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東史端鎮農業總產值218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454元。工業生產總值20.48億元。
2018年,東史端鎮有工業企業40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
第一產業
2013年,東史端鎮耕地48973畝,其中水澆地4107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0%,糧食作物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85%。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甘薯、棉花、豆類、油料等。糧食總產量2.69萬噸,人均778.28千克,其中小麥1.24萬噸,玉米1.45萬噸。蔬菜種植面積0.92萬畝,產量4.45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黃瓜、西紅柿、茄子、四季豆、大蔥等。其中白菜1.84萬噸,西紅柿2.3萬噸。大棚蔬菜種植,集中於南北里、北北里、鄭莊、西史端4個村,主要生產無公害西紅柿,種植面積2800畝。
畜牧業以飼養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6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肉類總產量0.23萬噸。家禽年飼養量13.95萬隻,禽蛋產量0.1萬噸,畜牧業產值8060萬元。
第二產業
2013年,東史端鎮先後引進資金5.3億元,有百萬元以上項目25個,建成6個重點項目和企業。形成水泥、肥料、麵粉加工為點,建築模板、鋁合金門窗加工、廢舊鋼鐵回收、軸承銷售與加工等專業市場為面經濟格局。擁有工業企業112家,職工4712人。
東史端鎮建築模板租賃市場集中於下河西、南營兩村,共有攤點61戶,從業人員1068人,主要業務為建築模板的銷售與租賃,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年交易額2億元左右。鋁合金加工市場集中於南、北胡渠2村,共有攤點18戶,從業人員232人,主要業務為鋁合金加工,業務涉及周邊數省。廢舊鋼鐵回收市場集中於陳莊、梁莊、劉莊3個村,共有攤點54戶,從業人員2135人,主要業務為廢舊鋼鐵回收,年成交額5億元。軸承專業市場集中於東史端、西史端兩村,年交易額8000萬元。
第三產業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商業店鋪89個,集貿市場11個,年商品零售額820萬元。郵政電信網通服務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9000門,固定電話用戶6600戶,電話普及率79.34%;行動電話用戶5539戶,網際網路用戶3102戶。村級代辦點10個。
交通運輸
2013年,東史端鎮有縣級公交10路車,橋涵1座。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412人,專職教師38人。國小5所,在校學生1893人,專職教師98人;幼稚園5所,在校學生1316人,專職教師5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國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體育事業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學校體育場1個,戶外健身場所15個,全部配置了戶外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6.8%。
文化事業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農村圖書室15個,藏書2萬餘冊,村級文化活動中心7個。西史端、下河西、北北里、北湖渠、南胡渠、陳莊村村民自發成立了文娛隊伍,主要開展唱歌、跳舞、扭秧歌等。
醫療衛生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21名,醫療床30張,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設有B超、X光、心電圖等醫療設備。村級門診部29所,農村醫生55人。全鄉建立全民健康檔案,15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基礎設施
2013年末,東史端鎮萍河下游建有陳梁莊揚水機站1座。
2013年末,東史端鎮有供電所1處,建有2個3.5萬伏變電站,每個變電站2台主變,其中農用變壓器191台,18670千伏安。企業變壓器74台。低壓用戶11751戶。10千伏線路10條,1條專線,9條公用。
社會保障
2013年末,東史端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65戶,人數603人,月人均60元,年支出43.426萬元。醫療救助42人次,救助資金7.82萬元。優撫對象27人,優撫事業費支出9.8萬元。農村合作醫療投保率98%。養老保險投保率97%,建設農村幸福互助院3所。
歷史文化
名字由來
東史端鎮因鎮政府原駐東史端村得名。
徐水獅舞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獅舞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獅舞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獅舞的生動描寫。現存獅舞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神態矯健兇猛;北獅嬌憨可愛,多以嬉戲玩耍為表演內容。
徐水獅舞為北獅。
東史端鎮北里村素有舞獅的傳統,素有“南有佛山,北有北里”之說,是中國北方舞獅的代表。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最初用簡陋的柳筐糊上彩紙作獅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發展。
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舞獅的基本特徵是外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1953年,北里村農民帶著獅子舞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榮獲嘉獎。隨後多次被選出國演出,參加國際比賽。自20世紀60年代,北里村分成南北里和北北里兩村之後,兩村的獅舞在相互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經過多年的歷練,北里獅舞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武獅”表演風格,模仿獅子的行為舉止,形成了獅吼、獅跳、獅臥等四十多種獅舞招牌動作,被業內人士稱為“北獅之宗”。
2001年10月,北里村被河北省雜技家協會授予“中國北方獅舞雜技之鄉”稱號。
地方特產
驢肉火燒
徐水漕河
驢肉火燒,為圓形火燒,是徐水區特色小吃,也是東史端鎮地方小吃。火燒為一種麵食,一般為
死面(死面為未經發酵的麵粉)做成,將其在餅鐺里烙熟後,架在灶頭裡烘烤,使其外焦里嫩,趁熱用刀劈開,加入熟驢肉,還可加入辣椒和香菜。驢肉湯加澱粉熬制的燜子,也可夾入火燒佐食。
據史料記載,驢肉火燒在清康熙年間便已聞名於世,起源於明代徐水區漕河鎮,那時是以馬肉火燒的形態出現的。
明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
朱允炆開始著手削藩。燕王
朱棣對削藩心存不滿,便以尊祖訓、誅“奸臣”為名正式起兵造反。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朱棣所率的部隊跟李景隆所率的建文帝軍在河北保定雄縣的白溝河展開了一場大戰。燕王軍被建文帝軍打敗,被迫引軍退到了徐水。糧草被毀,軍中廚師把烹製馬肉夾在火燒中送給燕王食用,戰士得以飽腹,並最終取得了白溝河之戰的勝利。在朱棣稱帝世道太平之後,徐水漕河當地人開始效仿朱棣,殺馬做馬肉火燒。一直到清代,因為康熙皇帝重農桑,禁止屠戮牛馬,人們便以驢肉替代,驢肉火燒從此誕生。
榮譽稱號
2019年2月2日,東史端鎮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