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生物科學院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的前身是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系,該系由韋鈺院士創建於1984年10月。2006年8月,為適應學科發展需要,經東南大學研究決定,成立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學院的科學研究及學生培養方向瞄準21世紀主導學科——生命科學與電子信息科學,強調這兩個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綜合套用電子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解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發展現代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養面向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涵蓋本科、本碩七年一貫制、碩士、博士、博士後等多個層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南大學生物科學院
  • 院長:顧寧
  • 黨委書記:何林
  • 黨委副書記:洪宗訓
學院簡介,黨政領導,學科介紹,

學院簡介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的前身是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系,該系由韋鈺院士創建於1984年10月。2006年8月,為適應學科發展需要,經東南大學研究決定,成立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學院的科學研究及學生培養方向瞄準21世紀主導學科——生命科學與電子信息科學,強調這兩個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綜合套用電子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解決生物醫學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發展現代生命科學技術。人才培養面向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涵蓋本科、本碩七年一貫制、碩士、博士、博士後等多個層次。
該學院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研究與套用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目前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生物醫學工程,該學科參加了2006年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最終排名全國第一;擁有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五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有一個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該流動站於2005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博士後流動站;擁有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國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唯一的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還擁有生物材料江蘇省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已建成一支多學科交叉、以優秀中青年博士為主、擁有多名國家專家的高水平學術梯隊,現有專職教師60餘人,其中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5人,8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2002年該梯隊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省級優秀學科梯隊,同年,以陸祖宏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科學研究團隊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的資助,2005年,該團隊通過國家組織的評估,又得到了三年的滾動資助。

黨政領導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 顧寧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何林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洪宗訓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副院長 孫嘯 汪豐

學科介紹

一、 歷史沿革
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由韋鈺院士創建於1984年10月,1993年獲準建立“生物電子學”博士點,1994年“生物電子學”學科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學科,1997年 “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1998年獲準設立“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該流動站於2005年被評為國家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2年,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6年該學科通過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全國第一。經過二十餘年的建設,現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立了多個重要科學研究基地,包括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材料江蘇省高技術重點實驗室,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如東南大學納米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等。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測序與生物信息分析
研究基於生物晶片的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研究測序晶片相關的生物信息分析技術,發展高效的微陣列晶片螢光背景處理方法等,開發DNA序列可視化分析工具;研究個體基因組信息的收集以及疾病相關信息分析方法和技術。
2、生物與醫學納米技術
在生物醫學納米材料與器件研究方面,重點研究生物醫學納米材料的製備與表征,研究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納米粒子與細胞及亞細胞器相互作用的方式、特點,生物大分子的分析與套用;納米生物醫學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套用;納米材料與器件的計算模擬。
3、生物醫學材料與器件
研製若干新型的植入式/非植入式生物電子器件,開展人類器官的功能修復和拓展技術研究,研究相關的生物電信號採集、分析和控制技術;開展基於微電子晶片的神經元信號傳遞機理研究;研究與生物材料和植入器件相關的生物相容性評價新技術、新方法。並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生物材料與機體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
4、醫學影像與醫學電子學
研究高速醫學超聲回波信號的物理學屬性,生理學屬性。進一步提高醫學超聲圖像的時間和解析度;擬研製和建設多用途高速醫學超聲信號採集系統;研究與發展微型醫學儀器,如微型CT/PET等;研究OCT雙折射成像技術、CT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套用。
5、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
兒童發展與學習科學方向是一個理工文醫多學科綜合交叉、微觀和巨觀多層次結合、基礎研究和套用實踐並舉的腦科學研究領域。已建成“兒童發展和學習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已經初步建成了一批先進的、在國際上有自己特色的學習科學研究平台。這些研究平台包括:功能基因篩選平台、生物信息學研究平台、神經遞質檢測平台、兒童情感實驗室(Baby Lab)、大腦活動檢測和分析研究平台、表情分析和情感計算實驗室、心理測評研究室、以及兒童情緒發展數據中心等。這些研究平台一方面承擔了中心的研究任務,同時也對外開放,開展合作研究,擴大了中心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
三、學術隊伍情況
至2005年末,已建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於創新精神、團結合作、以青年博士為主體的高水準學術梯隊,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1人,副教授18人,講師15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團隊1個;新世紀人才7人,高校青年教師獎1人。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80%。
四、科研及成果情況
十五期間共承擔科研項目120餘項,其中973項目子課題3個,863項目1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餘項,科研經費到款總額9592萬元。發表論文總數490餘篇,其中被SCI和EI、ISTP等收錄263篇。批准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美國專利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中西醫學會科技獎等多項。
在國際合作方面,“十五”期間舉辦國際學術會議5次,國內學術會議5次;承擔國際合作項目5項;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每年10人次;教師到國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進行國際合作研究30多人次。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日本神奈川科學技術院、日本大阪大學雷射工程研究所簽訂了長期合作協定。江蘇省生物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與美國紐奧良大學先端技術研究中心簽定了合作研究協定等。
五、培養研究生情況
十五期間培養出博士後11 名、博士61名、碩士157名;招收博士119名,碩士264名;有2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1篇提名,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3人。
六、優勢與特色
學科特色——多學科交叉,且關注新的學科生長點;即注重在已有優勢上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支持新的研究方向的發展,已獲得協調與可持續的發展。
隊伍特色----建設起多學科交叉、結構合理以及富有朝氣的創新團隊。
科研特色——瞄準和把握生物醫學工程的國際前沿領域,如生物醫學微納技術、生物信息學與技術等方面開展具有成效的研究與發展。
人才培養特色——工醫複合型人才培養的特色,包括探索7年一貫的工醫結合人才的培養途徑;雙學位人才的培養已經獲得社會的好評和極大的需求。在建生物醫學工程省級品牌專業。編寫、參與編寫專著譯著五部。200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