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史村

東南史村

東南史村,村名,隸屬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簡稱東史。原隸屬山東省武定府蒲台縣,1918年黃河改道,致使蒲台縣境與治所分離,後蒲台縣被撤。東南史歷改隸廣饒、博興等縣。1985年東營市成立,東南史隨龍居鄉改隸東營市牛莊區,後牛莊區東營區合併,改隸東營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南史村
  • 地理位置:東省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
  • 面積:3200畝
  • 人口:457口人
  • 建於:明永樂年間
簡介,新農村建設,

簡介

村建於明永樂年間。時史秉文史秉先兄弟遷徙至此,落戶成家。稍晚有張氏祖張炳自河北省棗強縣遷入,成村內兩大姓氏。而後陸續有遷入遷出,乃有張、史、曲、劉、韓、楊、靳、李、姜、閆諸姓。
抗戰時期東南史地臨渤海軍區指揮部,同時周圍日寇據點密布,時有戰事發生,楊國夫司令員等曾多次親臨考察地勢,軍區青年獨立營曾於村內駐紮。
村西南原有無名烈士墓一座,烈士籍貫、所屬部隊俱已不可考。
東南史村現有126戶,457口人,隸屬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位於鎮東南方四公里處。“228”省道縱貫東南史境地與“205”國道接軌,交界於濱州。南至打漁張灌河“四乾”,北至地下河“廣蒲溝”,總面積3200畝,耕種面積現已達1600畝,具有蓄水灌溉之優勢,亦有排澇泄鹼之條件。
蓄水量超百萬立方的水庫,占地400餘畝,與“四乾”北壩緊緊相連,該水庫曾為東營市的“億、仟、百、萬、十”平原水庫工程的典範。200畝淡水面養殖小區和占地100餘畝的畜禽小區方興未艾。
農業:農田基本建設:溝渠配套,100餘公里的溝、渠、路圍繞田間,把土地方構劃的規格平均、規範,灌、排、行具備,現又納入國土二萬畝開發,溝挖、渠砌更為規範,展示了抗禦自然災害的強力基礎,農作物以水稻、棉花、蓮藕為主要產業,實行水旱田輪作,使得東南史村的糧、棉質優量高。
村莊規劃獨樹一幟,“田”字構形,四戶為一“田”,由街、巷圍繞,戶均靠街、巷,不僅交通方便,更有利於環境綠化、美化。戶均面積738平方,具有發展庭院經濟、增加農戶收入的潛力和優勢,一池三改已達70%按了沼汽,街道一縱三橫長達1700米,全部硬化為柏油路,地溝長達3400米全部襯砌,街道兩旁已植樹1500餘棵,生長良好,為村內美化增加了生機。
東南史村地處油田腹地,是現河採油廠一礦採油八隊駐地,長期以來有著密切工農共建關係,油田的發展對東南史村各項事業及經濟快速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新農村建設

東南史村,早在八十年代上至人民公社時間,雖然土地較多,也屬於打漁張灌區,但因土地條件之劣,重度鹽鹼,打漁的水利條件沒有得到科學利用和發揮,建築設施已經人為破壞和棄用,耕地面積只在1200畝中徘徊耕作,有收入的面積只有800畝,點片零星分布在3000畝土地上,加之勞作模式陳舊,年復一年收入僅靠天“賞賜”。
90年代初,東南史村在村黨支部、村委領導下,團結求實,銳意改革,開拓前進。結合本村實際,全村人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新建水庫兩座,挖溝、修渠、築路長達120公里,共搬動土方超百萬立方,東南史村歷史澇窪鹼變成了片連34畝、量超千斤的糧田,優質水稻如金浪翻滾,五百畝荷蓮爭艷,形成了以種植、養殖、採摘、旅遊垂釣為中心的產業鏈。
東南史村
信步村中,有三秋榴艷;漫行陂上,自十里荷香。人稱“昔日澇窪鹼、今朝小江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