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東北財經大學套用金融與行為科學學院於2019年1月由套用金融研究中心和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合併組建而成。其中,套用金融研究中心為遼寧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始建於2002年,在金融科技、大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人工智慧等新興金融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成果豐碩;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是本科教學改革試點單位,始建於2008年,立足於行為金融學專業,具有十餘年跨學科教育探索經驗。
在整合優質教學、科研資源基礎上,2022年8月學院更名為金融科技學院。東北財經大學金融科技學院以金融學為理論核心,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科技為技術支撐,採用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將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本土現實需求相結合,致力於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交叉學科研究平台。
學院優勢
學院秉承“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模式,以金融學為學科核心,以金融科技、大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為技術支撐,以心理學、社會學等行為科學為輔翼,將國際先進辦學理念與本土現實需求相結合,開展尖端科學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促進金融學和計算機技術、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行為科學等學科交叉與融合,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輸送高水平複合型創新人才,產出高質量、國際化的優秀科研成果,以內涵式發展推動東北財經大學“雙一流”建設,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社會經濟轉型發展。
科研條件
學院現有金融科技系和行為金融系兩個教學組織,設有套用金融研究中心(遼寧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社會與行為跨學科研究中心、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重點實驗室三個科研組織。學院擁有一支專業合理、梯隊有序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博士生指導教師2人,碩士生指導教師13人。其中,4人次入選國家級人才計畫、獲得國家級榮譽稱號,3人入選省級人才計畫、獲得省級榮譽稱號。
學院師資團隊科研能力突出,先後中標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含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教育部基金等國家級基金項目20餘項,近年來持續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管理科學學報》《金融研究》《會計研究》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科研論文。
學術交流
學院注重與國內外大學進行學術交流,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美國肯塔基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聘請多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外華裔學者作為特聘兼職教授,在科學研究和人才聯合培養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交流。此外,學院還與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不斷推動學院產學研教融合發展。
專業介紹
金融科技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和跨學科專業背景,系統掌握現代金融學核心理論,具備金融大數據挖掘與處理、程式設計、區塊鏈及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了解國內外金融科技發展前沿與套用實踐,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勝任金融科技領域實際工作的高層次複合型金融人才。
核心課程:金融科技導論、Python程式設計、網際網路金融與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及套用、投資學、公司金融、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衍生品與風險管理、量化投資理論與實踐等。
金融科技屬於理科招生專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金融學(量化金融實驗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系統掌握量化金融理論和量化分析技術手段,具備量化投資實務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勝任證券、銀行、保險、基金、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量化金融實際工作,具有紮實理論功底、精湛專業技能、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創新型高水平量化金融人才。
核心課程:量化投資理論與實踐、量化金融模擬實驗、金融衍生品與風險管理、金融計量、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公司金融、投資學、行為金融學等。
金融學(量化金融實驗班)屬於理科招生專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畢業證書專業名稱為“金融學”。
人才培養
學院擁有完整的本、碩、博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專業方面,學院設有金融科技和金融學(量化金融實驗班)兩個本科專業;碩士專業方面,設有金融學(金融科技方向)學術型碩士專業和金融(金融科技)專業型碩士專業;博士專業方面,設有金融學(金融科技方向)和行為經濟學博士專業。學院借鑑國際著名商學院金融專業的課程設定和培養方式,並充分考慮國內金融業界對複合型人才的現實需求,科學細緻地制定了各專業人才培養具體方案。在強化學生基礎理論與技術手段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跨學科意識與批判性思維,以培養兼具學術競爭力和職業發展潛力的優秀畢業生。
就業方向
學院已經累計培養295名本科畢業生、146名碩士畢業生和15名博士畢業生,就業方向為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等。
學院領導
黨總支副書記、院長: 史永東
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曹寶全
副院長: 李鳳羽
副院長: 王謹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