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窪區(Northeast China diwa region)屬於華夏期地窪區。包括東北諸省(松遼平原除外)及內蒙古北部,南以白雲鄂博—赤峰—開原深大斷裂與華北地窪區分界。古生代時原為一個地槽區,在海西期地槽封閉形成褶帶(包括那丹哈達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地窪區
- 外文名:Northeast China diwa region
經歷中生代短暫的地台階段(以地槽褶皺帶廣泛遭受剝蝕達到普遍準平原化為標誌)後至侏羅紀(主要為中侏羅世;那丹哈達嶺開始較早,在晚三疊世)轉入地窪階段。地窪沉積除那丹哈達嶺有上三疊統—中侏羅統海相雜屑岩建造(厚12000米)外,其餘為陸相。地槽褶皺帶主要屬北疆—興安弧形構造系的東翼,後期受東北構造系的疊加和改造,形成地窪斷褶帶。花崗岩類、超鎂鐵岩類等侵入岩多見,並有火山岩類以及有關礦產,除屬於海西期地槽階段者外,還有中、新生代地窪階段者廣泛分布。地窪岩漿岩(包括那丹哈達嶺者)一般偏鹼性,在全區範圍內具有從酸性到基性的大體相似的演化順序。